上海軌道交通上海軌道交通,又稱上海地鐵,其第一條線路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運營,是繼北京地鐵、天津地鐵建成通車后中國大陸投入運營的第三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上海軌道交通由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負責運營,按照上海市物價主管部門批復的軌道交通網絡票價體系計價,有多種票價優惠情況和車票種類。上海軌道交通的標徽由字母S和字母M變形組合,吉祥物是來自未來的小機器人暢暢。 截至2018年3月,上海軌道交通共開通線路15條(1-13號線、16-17號線、浦江線),上海軌道交通全網絡運營線路總長673公里(地鐵644公里+磁浮29公里),車站數395座(地鐵393座+磁浮2座),換乘車站53座。并有5條線路延伸規劃、4條線路新建計劃。2018年5月27日起,上海地鐵啟用微信支付乘坐地鐵的功能。 基本信息
折疊 編輯本段 建設歷史折疊 設想階段1956年8月,上海根據中央關于防止帝國主義突然襲擊的指示,提出建造地下鐵道。23日,上海市政建設交通辦公室根據戰備要求編制提交《上海市地下鐵道初步規劃(草案)》,同時成立上海市地下鐵道籌建處。蘇聯城市規劃專家穆欣與上海市政府負責市政交通的李干成秘密討論了地下鐵道規劃,用鉛筆畫出了橫貫東西和縱穿南北的兩條地鐵線。[1] 1958年,蘇聯專家表示上海處軟土地層,含水量多,因此不宜建設隧道工程。 折疊 試驗階段1963年,于浦東塘橋,進行了最早的最早的地鐵建設摸索和試驗。一片農田采用結構法用鋼筋混凝土管片襯內試挖了直徑4.2米的盾構,推了100多米的隧道,用于驗證粉沙性土質和淤混質粘土質中建設隧道的可行性。[1] 1964年,在[1] 70年代末,在漕溪公園的地底下,嘗試了第二條試驗隧道的掘進,投資4000多萬人民幣,上下行總長1290米。這段線路采用結構法修筑地下連續水泥墻的方形隧道,與此后采用盾構機掘進的圓形隧道有明顯不同。這段線路作為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的正式路線使用。 折疊 建設階段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于1993年1月10日南段錦江樂園站至徐家匯站上行線建成。此后,先后開通南段線路、南延伸段、北延伸段、北北延伸段。 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于2000年6月11日正式通車。此后,先后開通東延伸段、西延伸段、東延伸段、西西延伸段、虹橋火車站站、張江高科站地下車站。 上海軌道交通3號線于2000年12月26日一期通車。2006年12月18日,北延伸段通車。 上海軌道交通4號線于2005年12月31日投入運營形成C字型線路。2007年9月21日,全線貫通形成O字形。 上海軌道交通5號線于2003年11月25日試運營。 上海軌道交通6號線于2007年12月29日試運營。2011年4月12日,東方體育中心站開通運行。 上海軌道交通7號線于2009年12月5日部分車站通車。此后,先后開通后灘站、北延伸段、祁華路站。 上海軌道交通8號線于2007年12月29日北段通車。此后,先后開通南延伸段、東方體育中心站、中華藝術宮站(原周家渡站)。 上海軌道交通9號線于2007年12月29日一期通車。此后,先后開通一期遺留段、二期、二期遺留段、南延伸段。 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于2010年4月10日試運營。2010年11月30日,主線龍溪路站到虹橋火車站站開通。 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于2009年12月31日北段一期開通。此后,先后開通支線段、2011年4月26日昌吉東路站開通、2013年8月31日南段二期開通、2013年10月16日支線花橋延伸段。先后開通秀沿路站、康新公路站、迪士尼站。(由迪士尼站2016年4月26日開通) 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于2013年12月29日東段開通。此后,先后開通曲阜路站、曲阜路站至七莘路站區段。 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于2012年12月30日一期西段運行。此后,先后開通大渡河路站、祁連山南路站、金沙江路站至長壽路站區段、江寧路站到世博大道站區段。 上海軌道交通16號線于2013年12月29日南段開通。2014年12月28日,羅山路站至龍陽路站北延伸段開通。[2] 上海軌道交通17號線于2017年12月30日開通。 上海軌道交通浦江線于2018年3月31日開通運營。 2018年5月27日起,上海地鐵啟用微信支付乘坐地鐵的功能,乘客可以通過上海地鐵官方應用“Metro大都會”App,使用微信支付掃碼乘車了。[22]? 折疊 編輯本段 運營線路折疊 開通線路
展開 注:
(表格參考資料:[3] ) 折疊 在建線路2015-2020年上海軌道交通延伸線路規劃:[4]
2015-2020年上海軌道交通新建線路規劃:[4]
折疊 規劃線路上海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7-2025):[5]
折疊 編輯本段 地鐵形象折疊 標志
折疊 吉祥物
名稱寓意: 歡"暢",寓意著上海地鐵給城市和生活帶來的歡樂;"暢"通,體現出地鐵遍布城市的密集網絡和暢通無阻的發展態勢;"暢"想,以無限的可能迎接多元化的未來,描繪出上海地鐵美好的發展遠景。[6] 設計理念:頭盔,象征科技與速度,體現上海地鐵的現代化和科技化。向上揚起的頭盔,寓意上海地鐵與上海這座日新月異的城市一起,以更快的速度迎向美好的未來。頭盔上的地鐵標志,體現了吉祥物的身份。面罩,以地鐵駕駛室為原型,代表運營的概念,同時也要引領的寓意。微笑的眼睛,體現上海地鐵的親切、熱情,寓意上海地鐵的微笑服務和運載溫馨。揚起的雙臂、伸開的雙手,象征著地鐵作為上海重要的交通工具,以熱忱的服務歡迎來自國內外的乘客。穩健的雙腳立足大地,代表上海地鐵的安全與舒適,同時也象征著幾代人的前赴后繼、無私奉獻。腳上的腳輪,寓意地鐵的科技與快速。[7] 折疊 編輯本段 票價規定折疊 基本定價
由于上海軌道交通5號線客流較小,僅乘坐5號線的內部票價較原票價體系優惠1元;如一旦涉及到跨線票價,則采用路網票價計算方法進行計價。[9] 折疊 優惠情況公交軌道聯乘優惠:除外省市卡的持公共交通卡乘客,地鐵進站時間距離前次公交乘坐POS機刷卡時間在120分鐘內,本次出站時享受公交軌道聯乘優惠,聯乘優惠金額為定值1元,出站計費時享受1元的優惠。[10] 公共交通卡地鐵乘坐滿70元累積優惠:當月除外省市卡外的公共交通卡在地鐵乘坐滿70元享受累積優惠,累積優惠金額為出站扣款金額的10%,即出站扣款實際金額為原扣款金額的90%。[10] 出站換乘票價連續計算:持除外省市卡外的公共交通卡乘客可在上海軌道交通三組出站換乘站點,且出站換乘車站出站后再進站間隔在30分鐘內可享受出站換乘連續計費,即在出站換乘車站刷卡出站后再刷卡進站乘坐不同的線路,票價可連續計算。[10] 注:換乘指乘客在不同線路之間通過設于付費區內的聯絡通道跨線乘坐地鐵的行為,乘客不需要出站重新購票,乘坐里程連續計算;轉乘是指相近的車站尚不具備換乘條件,乘客跨線乘坐地鐵需要通過設于非付費區的聯絡通道或地面道路轉乘其他線路軌道交通的情況。 折疊 車票種類單程票:單程票指被車站售票設備賦予一定金額,在規定的時間和車站,可在軌道交通網絡中使用一次。單程票利用薄型IC卡制作,并采用"照進插出"的方式,出站時被出口檢票機回收的車票,回收的車票可在車站售票設備上再次發售。[11] 一日票:上海軌道交通所有車站均有出售一日票,票價18元,在首次使用起24小時運營時段內無限次乘坐所有軌交線路(除磁懸浮線路)。[11] 三日票:上海地鐵所有車站有三日票出售,票價45元,首次使用起72小時運營時段內無限次乘坐所有軌交線路(除磁懸浮線路)。[11] 紀念票:使用方法為照進照出,出站不回收;若遺失、人為損壞即視為無票或持無效票乘車、處理規同單程票。[11] 上海公共交通卡:使用方法為照進照出,出站不回收。普通卡收取押金20元,可反復充資使用,不記名,不掛失,退卡時返還押金。充資以10元為單位,最高儲值額不超過1000元。[12] 手機卡:照進照出。[13] 磁浮地鐵一票通:磁浮單程55元/張、磁浮雙程85元/張,照進照出,出站不回收,有效期內分別可乘坐一次(或兩次)上海磁浮列車單程普通席,并可在首次刷卡進站后24小時的運營時段內無限乘坐軌道交通的所有線路。[14] 免費乘車憑證:本人持有《上海市盲人乘坐車船有軌交通免費證》、《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干部離休榮譽證》、《中國人民解放軍離休干部榮譽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傷殘人民警察證》、《上海市革命烈士家屬優待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由工作人員驗證后經專用通道免費進出站。革命傷殘軍(警)人、烈士家屬、離休干部、盲人憑證免費乘坐地鐵,對殘障人士提供特殊服務。普通"殘疾人證"不能免費乘車,只有盲人才可去所在街道殘聯申請"盲人免費乘車證"。[15] 敬老服務卡(2016年6月26日0時起取消):取消前,持卡人在工作日的非高峰時段(高峰時段為7:00-9:00,17:00-19:00)和法定節假日全天,可免費乘坐上海市軌道交通(磁懸浮線除外)。[16] 取消后,所有原持有社會保障卡副卡(敬老服務專用)享受免費乘車優惠的70周歲以上滬籍老年人,乘坐地鐵時需購買車票。 折疊 編輯本段 運營管理折疊 運營機構上海地鐵由上海申通地鐵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管理。上海地鐵運營有限公司隸屬申通地鐵集團公司,是上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的骨干企業。2009年2月,上海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體制進行改革,撤消了原上海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的編制,新組建了4家運營公司(上海地鐵第一至第四運營有限公司)和1家運營管理中心,形成"4+1"的管理格局,適應上海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的戰略舉措。 折疊 管理條例上海地鐵實行的管理條例有四:
磁浮交通的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參照《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執行。[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