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典油畫的定義 古典油畫是油畫中最具有貴族氣息的一種,它屬于純手工制作,且是少數可由一人獨立完成的制作的技藝之一。 古典主義與學院主義——古典主義是以尊重古希臘、羅馬的審美原則,構圖上對稱、均衡,氣勢上莊嚴、輝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刻畫深入。這也是學院主義的奉行的原則。正如學院派奠基者法契諾所講“美是所有藝術品的最高目標,它是事物的一種客觀性質,由秩序、和諧、比例、規矩所組成”。其代表作家有拉斐爾、安格爾安格爾被譽為歐洲最后的一位古典主義大師。
關于古典油畫的技法:坦培拉 坦培拉是英語 Tempera 的音譯,來源于古意大利語,意為“調和”“攪拌”,后泛指一切由水溶性、膠性顏料及結合劑組成的繪畫,也常單用于雞蛋等乳性膠結合劑組成的繪畫。中國有“蛋培拉”“丹培拉”等多種譯音。也有根據使用媒介譯作“蛋清膠粉畫”“蛋清畫”“蛋白畫”“蛋彩畫”等。坦培拉并非只使用蛋液,也使用其它材料做媒介,所以音譯較為恰當。純凈蜂蠟(應為白色或淡黃)按體積蜂蠟與松節油1;3.5或1;4溶解成膏狀, 把完全干透的油畫(潔凈)平放好把臘膏放在手掌的球部(小指側手掌的最根部)輕,勻,揉到畫面. 得 到的上光可以很好的保護畫面但是啞光的,要亮點的可以等干后用絨布拋光. 配制的方法非常的多比如: 一個雞蛋,等體積的油,2份等體積的水,依次裝到瓶子里,每次都要充分搖勻,注意次序,否則就會失敗.(雞蛋可以是全蛋也可以是只要蛋黃.)古代歐洲畫家們在諳熟和熱衷于坦培拉繪畫技法的同時,也漸漸發現并意識到了它的不足,主要表現為:顏色之間難于融合暈接以及使用小筆排線過于費力等。于是有人嘗試著用油脂調和顏料作畫,并與坦培拉顏料交替使用。后來,凡·愛克兄弟創造了坦培拉與油畫的混合技法。 混合技法是以坦培拉顏料作單色素描,然后涂上一層透明底色,在此基底上進行油性樹脂顏料的多層暈染。在獲得飽和的色彩之后,再用坦培拉顏料在油性顏料上面進行精細刻畫。這種混合技法既利用了坦培拉顏料干得快,堅固、又有一定油性、描繪精細的特性,又結合了油畫顏料融合迅速、色彩飽和、再現顏色快、易于暈接的特點。 什么是新古典主義油畫,它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新古典主義油畫作品 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新古典主義取代了羅馬藝術而占統治地位。這一時期的法國成為西方文化藝術的中心和西方近代美術主要流派的發源地,一些重要畫家均在法國產生,法國的藝術發展成為歐洲藝術的主流。 新古典主義油畫作品 古典主義藝術從廣義上講,是指以古希臘羅馬藝術為典范,并加以推崇、摹仿的藝術。在歐洲藝術史上曾出現過幾次“復興”古代藝術的藝術思潮。第一次是文藝復興,第二次則是在17世紀的法國,以普桑為代表的學院派美術及其美術思潮,被特指為“古典主義”美術。而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流行于法國的古典主義思潮則被稱為新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油畫作品 新古典主義的繪畫產生于法國大革命前夕,法國資產階級推崇古典風格,推行古希臘、羅馬的藝術語言、樣式、題材、風格,是為其達到喻古諷今的目的。由于與法國大革命的密切關系,賦予了古典主義以新的內容,使得許多藝術家能夠突破古典主義的程式束縛,創造出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作品,因而新古典主義又常被稱為“革命的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油畫作品 新古典主義繪畫以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作為創作的指導思想,崇尚古風、理性和自然,其特征是選擇嚴肅的題材;注重塑造性與完整性;強調理性而忽略感性;強調素描而忽視色彩。新古典主義繪畫的代表人物是路易·達維特和安格爾。 新古典主義油畫作品 新古典主義美術的特征是:選擇嚴峻的重大題材(古代歷史和現實的重大事件),在藝術形式上,強調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現;在構圖上強調完整性;在造型上 重視素描和輪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對色彩不夠重視。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從維安、達維德到安格爾,取得了最優秀的成就,并達到高峰。 古典油畫技法的補充說明 古典油畫技法跟畫風景油畫有什么技法里的這篇文章是一樣的,在這里主要講三個畫風景油畫有什么技法里沒有講到的內容:拉、擦、抑。 拉 拉是指油畫中有時需要畫出堅挺的線條和物體邊緣如畫鋒利即劍或玻璃的側面等,這時可用畫刀調準顏色后用刀刃一側將顏色在畫面上拉出色線或色面,畫刀畫出的形體堅實 肯定,是畫筆或其它方法難以達到的。 擦 擦是把畫筆橫臥,用畫筆的腹部在畫面鼓擦,通常擦時用較少的顏色大面積進行,可形成不很明顯的筆觸,也是鋪底層色的常用方法。在干了的底色或起伏的肌理上用擦的筆 法可畫出類似國畫飛白的效果,使底層肌理更為明顯。 抑 抑是用刀的底面在濕的顏色層上輕輕向下壓后提起,顏色表面會產生特殊的肌理。在有些需要刻畫特殊質感的地方用抑技法可達到預期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