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廷巳詞作鑒賞
鵲踏枝 誰道閑情①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舊日花前常病酒②,敢辭鏡里朱顏瘦③。 河畔青蕪④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樓風滿袖,平林新月⑤人歸后。 【注釋】 ①閑情:閑愁,閑散之情。 ②病酒:飲酒沉醉如病,醉酒。 ③敢辭:豈敢辭,這里有"聽任"的意思。敢,一作"不"。朱顏:這里指紅潤的臉色。 ④青蕪:叢生青草。 ⑤新月:陰歷每月初出的彎形月亮。 【譯文】 誰說閑情意致被忘記了太久?每到新春來到,我的惆悵心緒一如故舊。為了消除這種閑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飲,讓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體消瘦,對著鏡子自己容顏已改。 河邊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樹成蔭。見到如此美景,我憂傷地暗自思量,為何年年都會新添憂愁?我獨立在小橋的橋頭,清風吹拂著衣袖。只有遠處那一排排樹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綽綽,與我相伴。 【鑒賞】 這首《鵲踏枝》,把"閑情"寫得纏綿悱惻,難以排遣。詞的上片著重寫愛情。詞中人物為相思所苦,憔悴不堪;下片著重寫景。而楊柳依依牽愁,畔草青青惹恨。全詞情景交融,意蘊深婉。這首詞并不著意刻畫人物的外在形象,也不經心描寫具體景物或情事,而是把筆墨集中在創造纏綿凄惻的感情境界上,形成了馮詞的獨特風格。
采桑子 花前失卻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譯文】 游覽花間卻失去了游春的伴侶,只有獨自探尋芬芳。入目的盡是滿滿悲涼,即使有美麗的笙歌亦使我愁斷了腸。林間蝴蝶相戲,簾間燕子紛飛,各自都是成雙成對。想止住思念卻忍不住反復思量,抬眼望去,青苔漫漫,綠樹森森,半落的夕陽引得我更加悲傷。 【鑒賞】 此首觸景感懷,文字疏雋。上片,逕寫獨游之悲,笙歌原來可樂,但以無人偕游,反增凄涼。下片,因見雙蝶、雙燕,又興起己之孤獨。"綠樹"句,以景結,正應"滿目悲涼"句。
喜遷鶯 宿鶯啼,鄉夢斷,春樹曉朦朧。殘燈吹燼閉朱櫳。人語隔屏風。 香已寒,燈已絕。忽憶去年離別。石城花雨倚江樓。波上木蘭舟。 【鑒賞】 此首寫曉來夢覺之所思。上片點景。起三句,言啼鶯驚夢,簾外樹色朦朧未辨。"殘燈"兩句,寫簾內之殘燈、殘香猶在,人語分明。下片,言燈絕香寒之際,忽憶去年故鄉送別之情景,宛然在目,故不禁凄動于中。
清平樂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鑒賞】 這首詞寫的是一個少婦在暮春時節的一個黃昏,思念親人并等待他歸來的情景。詞中表露的是女主人公那種淡淡的哀怨與悵恨,于微婉的格調中流動著絲絲思情。此類寫女子獨居傷懷、望夫歸來的題材,在《花間集》詞作中常見。作者大多善于攝取微細的生活鏡頭,融入特定的自然景象,來表現女主人公的感受。這首詞也體現了花間派的這種創作特色。 上片寫明節候、環境以及這位少婦所見的景物特色。雨后放晴,夕陽殘照,煙靄空蒙一片,暮色中但見新池綠水盈盈,這景色春意盎然。這是女主人公乍一放眼就看到的自然美,與一般人的賞春并沒有什么不同,還未充分顯現出她觀景的獨特感受。作者在寫景中表現主人公觀景有一個心理過程。她乍一看春色挺美,但繼而看到暮色中歸來的雙燕在種著垂柳的庭院中翻飛盤旋,她的心弦就被觸動了,與前面兩句不自覺地感到春景之美就有些不同。燕子尚能在傍晚雙雙歸巢,那么人呢,作者沒有明說,只是寫這位少婦把閣中畫簾高高卷起。她的卷簾,既是為了更清楚地看雙飛燕,也是為了使燕子進入畫梁棲宿。這一無言的卷簾動作,蘊含著她的獨特而微妙的心情,既有對成雙晚歸的燕子的羨慕,也有只見歸燕而不見歸人的怨悵。雙燕在這里有鮮明的映襯作用,微露了她的復雜心境。在詞中,用雙飛燕、雙鷓鴣、雙飛蝶、雙鴛鴦等形象來襯托女子的孤獨感,是常見的,這里也是如此。至此讀者看到春色雖美,但在女主人公眼中卻有一個轉折,從一般的觀賞到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賞景中那種希望成雙團聚的潛意識覺醒了。下片"黃昏獨倚朱闌",說明她在等待歸人,也可以理解前面她為什么那樣凝神于雙燕了。從"雨晴煙晚"到黃昏,再到眉月斜掛西南,夜色漸深,她等待歸人已有好長一段時間了。在這靜夜,望月思人的情懷也更濃更深了。從卷簾望飛燕到倚闌盼歸人而望月,地點是不斷移動的。此刻人依然未歸,她又來到了階砌再佇立等待。她真是心緒不寧,在住所凡是可看到歸人的地方多次徘徊。直到夜風卷起階前的落花,拂動她的羅衣時,她才感到春寒襲人。"
三臺令 春色,春色,依舊青門紫陌。 日斜柳暗花蔫,醉臥誰家少年。年少,年少,行樂直須及早。 【鑒賞】 這首小令,以清麗的詞采和委婉的手法,觸景生情,以表達詞人的某種寄托,具有濃厚的感傷情調,體現了馮詞的基本風格。表面看來似乎淺顯易懂,了無余韻,細細體味卻是景中含情,寓意深沉。這首由于作者看似毫不經意的信手攝入筆底的景物,實際上都是經過選擇和精心安排的,含蓄而巧妙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思。
三臺令 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 更深影入空床,不道幃屏夜長。長夜,長夜,夢到庭花陰下。 【鑒賞】 這首小令,寫春天月夜離人愁絕難眠。開頭"明月"二字疊用,與上首"春色"二字疊用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使人捉摸不定,下句:"照得離人愁絕"方纔使人明白,詞人不是在賞月,而是對"明月"懷著一種恐懼心理,因為它是惹起"離人愁絕"的星星之火,這星火已經點燃,大有燎原之勢。徑直到了更深夜半,還要影射到空床之上,致使"離人","不道幃屏夜長"。
三臺令 南浦。南浦。翠鬢離人何處人當時攜手高樓。 依舊樓前水流。流水。流水。中有傷心雙淚。 【鑒賞】 此首懷人詞。南浦別離之處,今空見其處,而入則不知何往矣。"當時"句逆入,回憶當年之樂。"依舊"句平出,慨嘆今日之物是人非。末句,即流水而抒真情,語極沈著。其后小晏云"樓下分流水聲中,有當日憑高淚";李清照云"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稼軒云"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皆與此意相合。
長命女 春日宴,綠酒①一杯歌一遍。 再拜陳三愿: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注解】 ①綠酒:古時米酒釀成未濾時,面浮米渣,呈淡綠色,故名。 【鑒賞】 詞寫春日開宴,夫婦雙方祝酒陳愿。詞以婦人口吻,用語明白如話,帶有民歌情調。末兩句以梁燕雙棲喻夫妻團圓,天長地久。全詞淺近而又含蓄。
醉桃源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①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②解羅衣,畫梁雙燕歸。 【注解】 ①日長:春分之后,白晝漸長。 ②慵困:懶散困乏。 【鑒賞】 前人謂"馮詞如古蕃錦,如周、秦寶鼎彝,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此詞寫仲春景色,豆梅絲柳,日長蝶飛,花露草煙,秋千慵困,畫梁雙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物踏青時的心情,則僅于"慵困"、"雙燕棲"中略予點泄,顯得雍容蘊藉。
虞美人 玉鉤鸞柱調鸚鵡,宛轉留春語。云屏冷落畫堂空,薄晚春寒無奈、落花風。 搴簾燕子低飛去,拂鏡塵鸞舞。不知今夜月眉彎,誰佩同心雙結、倚闌干。 【鑒賞】 這首令詞描寫一位少婦寂寞的心境。此詞超越了這種一般化的主題而突現其內心的孤寂,因而頗具特色。 上闋寫的是薄暮時分的情景",玉鉤鸞柱",點出女主人公閨房與用物的華貴富麗",宛轉留春語"寫的是女主人公調弄鸚鵡的眼前景,身邊事。"云屏冷落畫堂空"二句從正面點出女主人公所在環境的冷落空寂。調弄鸚鵡,已暗示出她無人陪伴的孤獨",留春語"已透露出她春光流逝的悵惘,而"云屏"與"畫堂"的冷落空寂更突現出她身在金絲籠中的難耐和凄楚。加之卷著落花的晚風一陣陣從窗外吹來,春夜的寒意愈加襲人,她心中的愁緒真是無可奈何、無法排解呵。下闋寫的是新月臨窗時分的情境:女主人公不耐錦屋畫堂的冷落而搴(掀)簾出門,這時樓上的燕子也乘機飛出簾去,不顧屋外已經夜影憧憧。詞人以梁上燕子不耐室中的寂寞而翩然飛走的細節,襯托女主人公的心境和處境,孤寂凄獨之神情已溢之于言外。"拂鏡塵鸞舞"此句也寫得比較朦朧,由于女主人公心緒落寞,長期不拭鏡照容,已落滿灰塵,而今拂鏡顧影,當為形容憔悴而倍加傷情。最后二句寫女主人公望著天際一鉤宛如娥眉的彎彎新月,不禁心中暗暗發問:不知今夜誰人佩著同心雙結而倚欄望月呢?同心雙結象征著情人對愛情的堅貞,他們雖身處異地互相思念,千里共望明月而寄托各自忠貞不渝的感情,女主人公以"不知""誰"句的設問,包含著兩層意蘊:一是佩著同心雙結的遠方的他不知今夜倚欄望月沒有;一是自己對愛情已經絕望,而天下總有這樣倚欄望月互相思念的情侶戀人,詞人以他人之相思反襯女主人公無相思可言的悲哀和幽獨。
玉樓春 雪云乍變春云簇,漸覺年華堪縱目。北枝梅蕊犯寒開,南浦波紋如酒綠。 芳菲次第①長相續,自是情多無處足。尊前百計見春歸,莫為傷春眉黛蹙。 【注解】 ①次第:依次。 【譯文】 突然間,雪云消失,幻變成春云朵朵,漸漸覺得,這樣的大好時光,正好極目遠眺。 北山的梅枝冒著嚴寒發芽吐蕊,南湖的春水如同新釀的美酒蕩漾泛藍。 各種花卉次第開放接連不斷,真的是情意綿綿灑滿天地間。 面對酒盞千呼萬喚盼到了春天歸來,切莫為春天感傷而緊蹙黛眉。
鵲踏枝 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 樓上春山寒四面,過盡征鴻,暮景煙深淺。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 【鑒賞】 這首詞是一首寫思婦閨怨的艷詞,從全詞的內容看,也的確如此。而除了閨怨之外,這首詞還提供了獨特的審美聯想。 這首詞的開頭三句,似乎是在寫景。梅花似雪,隨風飄飛,這景象是很美的。但是",猶自多情"一句,更加重了濃厚的悲劇氣氛。如果再進一步,把這自然生命的悲劇與人生的種種悲劇聯系起來看,這三句就更具有了深廣的意蘊。這種聯想,并不是捕風捉影,而是由作品的上下文之間的聯系而來:"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大自然中的花落飄零,與人生中的良辰易逝、生命無常,是如此的相似,人們執著地企圖在徹夜笙歌、沉酣美酒中去追求去把握生命,可是轉瞬之間,能把握的一切全都消失在虛空之中,正如同繁枝梅落,似雪隨風一樣。梅離枝頭,尚且流連"多情";人生中的好景不長、笙歌散去,又怎不讓人感到可悲可嘆、無可奈何!作者在這首詞中的感慨,似乎是飄忽無端、不可確指的。但通過合理的聯想,讀者似乎又可以窺見作者的內心世界,理解他的痛苦和悲哀,想象"昨夜笙歌"這個詞所凝聚的人生失落的悲涼,懂得"梅落繁枝"所代表的多情生命之隕落的意義。而這些,正體現了馮延巳詞意蘊深廣、"堂廡特大"的特點。
謁金門 風乍①起,吹縐一池春水。閑引②鴛鴦香徑里,手挼③紅杏蕊。 斗鴨④闌干獨倚,碧玉搔頭⑤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注釋】 ①乍:忽然。 ②閑引:無聊地逗引著玩。 ③挼:揉搓。 ④斗鴨:以鴨相斗為歡樂。斗鴨闌和斗雞臺,都是官僚顯貴取樂的場所。 ⑤碧玉搔頭:即碧玉簪。 【鑒賞】 馮延巳擅長以景托情,因物起興的手法,蘊藏個人的哀怨。寫得清麗、細密、委婉、含蓄。這首膾炙人口的懷春小詞,在當時就很為人稱道。尤其"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是傳誦古今的名句。詞的上片,以寫景為主,點明時令、環境及人物活動。下片以抒情為主,并點明所以煩愁的原因。
舞春風 嚴妝才罷怨春風,粉墻畫壁宋家東。 蕙蘭有恨枝猶綠,桃李無言花自紅。 燕燕巢時簾幕卷,鶯鶯啼處鳳樓空。 少年薄幸知何處,每夜歸來春夢中。 【鑒賞】 馮延巳詞的特點,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因循出新。所謂"因循",是說他的詞繼承花間詞的傳統,創作目的還是"娛賓遣興",題材內容上也沒有超越"花間詞"的相思恨別、男歡女愛、傷春悲秋的范圍。所謂"出新",是說他的詞在繼承花間詞傳統的基礎上,又有突破和創新。如馮延巳在表現愛情相思苦悶的同時,還滲透著一種時間意識和生命憂患意識。他在詞中時常感嘆人生短暫、生命有限、時光易逝。表現人生短暫的生命憂患意識,成為詩歌中常見的主題。但在詞中,是馮延巳第一次在詞中表現這種生命的憂患。人生本來就短暫,因此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享受愛情的幸福,在短暫的青春期及時享受愛情的歡樂,可偏偏"別離多,歡會少"。愛情失落的苦悶中又包含著一層生命短暫的憂患,這既強化了愛情失落的苦悶,也表現出了人生的悲劇,從而豐富了詞作的思想內涵,提升了詞的思想境界。
鵲踏枝 幾日行云何處去,忘卻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飛來,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里無尋處。 【注解】 ①行云:喻指流浪的男子。 ②寒食:在清明的前兩天。 ③陌:田間小路。 【鑒賞】 別離之后,一屢屢相思不知托付與誰?只留得倚樓凝望,千言萬語無處傾訴,頻頻獨語,亦無怨辭。只是含愁連連問來,一層一層深入,愈想愈覺得思情恍惚、凄苦欲絕,愈想愈見得其情甚大癡,其情甚濃。春已暮,花已殘,流水依舊,獨不見離人還。
鵲踏枝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又飛去。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譯文】 對于現實生活中無法相會的戀人來講,一場哪怕是十分短暫的好夢,也能聊慰其相思的饑渴。但夢畢竟是只是夢,何況夢醒之后的失落滋味就越加難受。其心緒之紊亂,更可想而知!故無論是明媚亮麗的春色,還是落花粘絮的雨景,全都成了激惹她陣陣愁緒的觸媒。 【鑒賞】 這首詞在畫面的連接和時間的跨度上均有較大的跳躍性,抒寫了作者春日的閑愁。 上片寫早春三月之景,有富貴之象,格調清麗,色彩明快,"細箏移玉柱",則使讀者聽到了畫外之音。后兩句是寫主人公的活動,在意念上有倒裝,作者看到海燕雙飛,而自己孤獨傷心,面對芳春美景而觸動春愁,故彈箏以抒情。下片傷春歸去,"游絲"、"落絮"等暮春之景與上片初春景致形成反差,暗寓主人公的情緒變化,結語"好夢無尋處",既是生活哲理,也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抒發作者送春之意,詞意含蓄蘊藉,只表現主人公的一種情緒。該詞語言明麗,用意婉曲。
謁金門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①。十二欄干倚遍,愁來天不管。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②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注釋】: ①此情無限:即春愁無限。 ②輸與:比不上,還不如。 【賞析】 這是一首寫閨中春愁的小詞。上片寫仲春時節,眼前景色,觸目生愁。雖"十二欄干倚遍",也無法排遣春愁。下片寫閨中人在這風和日暖的大好春光中,想起了自己所懷念的人,不禁愁緒萬端,感到還不如成雙成對的鳥兒,因此不愿再看見滿院落花和斷腸芳草。通篇哀婉細膩,愁思無限。 在這首詞中作者抒發因所嫁非偶而婚后日日思念意中人卻無法相見的痛苦之情。開端兩句:"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通過女主人公的視覺和對暮春景象的感受,道出了她的無限傷感之情。"此情"究竟指的是什么?這里并未明說,從詞的下文及作者婚事不遂意來看,是思佳偶不得,精神孤獨苦悶;是惜春傷懷,嘆年華消逝。"無限"二字,有兩層意思:一是說明作者此時憂郁心情的濃重,大好春色處處都觸發她的憂思;二是表明作者的隱憂永無消除之日,有如"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勢。
臨江仙 冷紅飄起桃花片,青春意緒闌珊。畫樓簾幕卷輕寒。酒余人散后,獨自憑欄桿。 夕陽千里連芳草,萋萋愁煞王孫。裴回飛盡碧天云。鳳笙何處,明月照黃昏。 【鑒賞】 首句片片飄落的桃花點明是暮春時節,春光將逝引發了主人公青春易逝的感傷。酒余人散后,由喧鬧歸于寂靜,更增添了主人公索寞孤寂的心緒,獨自憑欄以解愁憂,然而,夕陽下芳草綿綿,那萋萋的芳草牽動了主人公心靈最深處的一根弦,是相思?是離愁?是懷鄉?抑或是人生的感嘆!此時復雜的心緒層層交織,剪不斷理還亂。最后兩句"鳳笙何處,明月照黃昏"點明時間已由夕陽轉為明月,主人公在欄前憑望的時間就可想而知了。溶溶的月光下,不知何處傳來的幽幽笙咽,欄前佇立著的無語人。整個境界是那么的靜謐、孤凄、又帶著難以言說的感傷。
菩薩蠻 畫堂昨夜西風過,繡簾時拂朱門鎖。驚夢不成云①,雙蛾枕上顰②。 金爐煙裊裊③,燭暗紗窗曉。殘月尚彎環,玉箏和淚彈。 【注釋】 ①驚夢句:謂夢中沒能與戀人相會。 ②雙蛾:雙眉。顰:皺。 ③金爐:指華美的香爐。 【鑒賞】 馮延巳的《鵲踏枝》共十四首,《菩薩蠻》共九首,前面已分別引用了其中的"庭院深深"與"嬌鬟堆枕"。這里摘錄的《鵲踏枝》(一作歐陽修詞)主要寫難以捉摸的"閑情",把十分復雜的情感以深沉的詞境表現出來,曲折回環,凄楚動人,是馮詞中以情勝、開北宋風氣的作品。《菩薩蠻》寫閨中思婦纏綿悱惻之情,構造孤凄幽絕的環境來襯托思婦的難眠傷感。結句是名句,在風格上與《花間》詞相近,辭藻艷麗。在賞鑒時要把握兩首詞的不同處,回應王國維對馮延巳的一系列評論。
南鄉子 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煙鎖鳳樓無限事,茫茫,鸞鏡鴛衾兩斷腸。 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繡床,薄幸不來門半掩,斜陽,負你殘春淚幾行。 【鑒賞】 馮廷巳,唐五代詞人中之大家,他的詞對北宋早期詞壇產生了直接影響,他在詞中創造了一種"深美閎約"的藝術風格。其詞多寫思婦懷人但又不落窠臼,本詞亦然。 詞在開篇以草起興,用通感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思婦春恨無限,極度哀傷之情狀。春雨如細絲在空中隨風飄飛,芳草亦在風中搖曳,碧綠的葉兒上面掛滿了晶瑩的水珠,在風的吹拂下,閃動著陣陣流動的白光。芳草年年生,離恨日日長,微雨如煙,籠罩在妝樓。樓上有一俏麗少婦終日獨處,幽怨傷恨,抬頭遠望,往事悠悠,宛如這眼前茫茫煙雨,漫無際涯,一望無垠。百無聊賴之際,欲對鏡梳妝,卻見鏡中之人,娥眉緊蹙,愁容滿面,欲擁衾而臥,更覺衾冷枕寒,異常孤獨,真是坐也哀愁,臥也傷心。如此臥也思君,坐也思君,想他,不如干脆夢中尋,旖旎舊歡,自由翱翔,一覺醒來,看見床上飄滿了楊花,尚惝恍迷離,尚有飄飄欲仙之感,不禁嬌嗔:"薄情郎還不歸來!",但有愛之深,方有恨之壞,她面對暮春的繁華芳草,又不禁落下了憂憤\委屈的淚水。
采桑子 小堂深靜無人到,滿院春風,惆悵墻東,一樹櫻桃帶雨紅。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語還慵,日暮疏鐘,雙燕歸棲畫閣中。 【鑒賞】 庭院深深,人跡罕至,春風撩人,墻東的一樹櫻桃雨后越發紅得鮮艷。面對這滿園春色,主人卻是惆悵難言;這時的心思象是醉酒又象是生病。不知覺間,暮色降臨,晚鐘聲里,雙燕歸來。 馮延巳是南唐的一位宰相,那麼他為什麼用女性的口氣來寫詞呢?這是因為詞在那個時代,主要是作為宴席上歌女演唱的歌詞,所以作者往往用女性的口氣來寫詞,詞的風格也大都是綺麗婉轉、纏綿悱惻。后來,由于一些學問地位都很高的作者也參與了詞的創作,詞的境界自然也就擴展了;一些詞雖然還是用女子的語氣,卻寄予了作者自己的種種情懷。比如馮延巳的這首《采桑子》,評論者大都認為是借女子春愁,抒發自己對南唐小王朝內憂外患的憂慮。這種深閨中的小姐,由于缺少正常的交際而萌發的"春愁";或是官僚雅士借女性的幽怨,來表達自己憂愁的筆法,對于今天的讀者來說,都已經很難體會和理解了。然而現代人讀到馮延巳的這首詞時,仍然可以直接感受到詩意和美:如果我們在一處幽靜的院落,春風徐來、人跡罕至,花開花落,這時人們也會陷入詞中說的那種"惆悵"——其實惆悵并不等同于憂愁或是悲傷,它微苦而又有些甘甜,它迷茫而又有些悵惘。春風秋雨,花前月下,人們往往會感受到這樣莫名的惆悵。 近代學者王國維曾經評論說:馮延巳的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也就是說,馮延巳的詞作雖然還帶著五代詞的綺麗風格,但是它的內涵和意境已經大大地擴展了。這正是我們可以不去體會深閨小姐和當朝宰相的處境,卻依然可以欣賞詞意的原因。這也正是許多優秀的古代詩詞可以超越時空,為不同時代的各種讀者所熱愛的原因。
歸自謠 春艷艷,江上晚山三四點,柳絲如剪花如染。 香閨寂寂門半掩。愁眉斂,淚珠滴破燕脂臉。 【鑒賞】 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言情,以艷艷純色反襯女子的凄涼孤寂,以麗景寫哀情。詞篇語麗思深,韻逸調新,是馮延巳-詞的一貫風格。至于它的主旨究竟是代閨中女子立言呢,還是托閨情以抒己意,未便妄言。但這里應該說明的是,馮詞中頗多"旨隱詞微"之作,在不同體裁的作品中又每每流露出凄涼愁苦、憂傷寂寞的感情,一望便知是他所處時代和自身的經歷給作品打上的烙印。
浣溪沙 轉燭①飄蓬一夢歸,欲尋陳跡悵②人非,天教③心愿與身違。 待月池臺空逝水④,蔭花樓閣漫斜暉。登臨不惜更沾⑤衣。 【注解】 ①轉燭:風吹燭火。這里用來比喻世事變幻莫測。 ②陳跡:過去事情遺留下來的痕跡。悵:悵惘,不如意。 ③教:讓,令。 ④待月:這里暗指夜深人靜時情人私下約會。池臺:池苑樓臺。逝水:逝去的流水,常用來比喻已過去的時間或事情。 ⑤沾:沾濕,浸潤。 【鑒賞】 心愿難遂,悵恨難消,這一切看來似乎天意,自己只能在這凄苦寂寞的現實中徒喚奈何了。上片三句是句句感慨,字字關情,總把自己的懷想和殘酷的現實對照起來寫,反差明烈,充分地烘托出作者愁恨難泯、無可奈何的悲痛心情。詞的下片以寫景起,即景抒懷。"待月池臺"既是眼前之景,更是心中之境,作者心如"池臺",有"待月"之思,思之不得,所以有"空逝水"之嘆,一個"空"字,道出了作者滿懷的寂寞和凄涼。"蔭花樓閣"是所見之景,大概也是所懷之夢,一切美好的景色都被夕陽斜照映出滿目的慘淡凄傷,這大概也是夢回歸國的心中景況。"登臨"二字是詞眼,一切的感傷也許是"登臨"造成的,登高望遠,懷思故國,故國已失,悵恨無已,各種各樣的憂思、煩懣紛至沓來,于是"淚沾衣"。可是作者這里又用了"不惜"二字,有深意,既寫出作者亡國失家后必然的愁苦,也寫出作者悔恨自責、寧愿多承受些這錐心之痛的復雜情懷,所以"登臨"也許是已"登臨",正"登臨",但恐怕更多是還要"登臨",苦也"登臨"之意。作者的復雜心境以一句帶之,更婉轉凄切,至真至到。全詞前直后曲,直筆如平常白話,曲筆如林間幽徑,搭配得當,相得益彰。雖情調稍顯低沉,但情意真摯,有相當的藝術感染力。
浣溪沙 春到青門柳色黃,一梢紅杏出低墻,鶯窗人起未梳妝。 繡帳已闌離別夢,玉爐空裊寂寥香。閨中紅日奈何長。 【鑒賞】 這首小令寫春日少婦的寂寞。上闋前二句以瑰麗的彩筆描繪出姹紫嫣紅的滿園春色:鵝黃的新柳,嬌紅的桃杏,映著青青的芳草,織就一幅美不勝收的圖畫。前二句對于"鶯窗人起未梳妝"來說是一種反襯,即以大自然的生機勃勃與萬紫千紅來反襯人物的慵懶無緒與黯然寂寞。黃鶯兒真的驚破了麗人的好夢了嗎?她悻悻地、懶懶地起了床,卻懨懨地、遲遲地不去梳妝打扮。"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悅己者遠在他鄉,是沒有心思去拭容飾貌的。下闋緊承上闋第三句,描寫少婦起床后呆呆地出神、默默地癡想的神態:方才在繡帳中縈回的別夢已成為依稀的碎影,而玉爐中裊裊香篆更增添了心境的寂寥。"玉爐空裊寂寥香"一句,把女主人公寂寥的心境形象化:她那落寞心緒正象裊裊香篆悠悠地舒卷、輕輕地飄散著。詞人在這里找到了一個最能外化主人公心境的意象。尾句"閨中紅日奈何長"乃點題之筆,良辰苦短,愁日倍長,這是人的心理時間在起作用。對于一個無所事事只盼良人歸來的閨中少婦來說,她肯定感到時間是無可奈何的漫長。這也正是有閑階級的婦女不幸之所在。
上行杯 落梅著雨消殘粉,云重煙輕寒食近。羅幕①遮香,柳外秋千出畫墻。 春山顛倒釵橫鳳,飛絮入檐春睡重。夢里佳期,只許庭花與月知。 【注解】 ①羅幕:絲羅帳幕。
如夢令 塵拂玉臺①鸞鏡②,鳳髻不堪重整。 綃帳泣流蘇,愁掩玉屏人靜。多病,多病,自是行云③無定。 【注解】 ①玉臺:玉飾的鏡臺;鏡臺的美稱。 ②鸞鏡:裝飾有鸞鳥圖案的銅鏡。鸞鳥是古代傳說的神鳥。據《異苑》載"鸞睹鏡中影則悲"。后人在詩中多以鸞鏡表示臨鏡而生悲。 ③行云:流動的云;亦用以比喻女子頭發。
更漏子 金剪刀,青絲發,香墨蠻箋親札。和粉淚,一時封,此情千萬重。 垂蓬鬢,塵青鏡,已分今生薄命。將遠恨,上高樓,寒江天外流。
更漏子 秋水平,黃葉晚,落日渡頭云散。抬朱箔①,掛金鉤,暮潮人倚樓。 歡娛地,思前事,歌罷不勝沉醉。消息遠,夢魂狂,酒醒空斷腸。 【注解】 ①朱箔(bó):紅色的簾子。
更漏子 風帶寒,秋正好,蕙蘭無端先老。云杳杳①,樹依依,離人殊未歸。 搴②羅幕,憑朱閣③,不獨堪悲寥落。月東出,雁南飛,誰家夜搗衣。 【注解】 ①杳杳(yǎo):昏暗貌。 ②搴(qiān):拔取 ③朱閣:紅色的樓閣。
更漏子 夜初長,人近別,夢斷一窗殘月。鸚鵡睡,蟪蛄①鳴,西風寒未成。 紅蠟燭,半棋局,床上畫屏山綠。搴②繡幌,倚瑤琴,前歡淚滿襟。 【注解】 ①蟪(huì)蛄(gū):蟬的一種。體短,黃綠色,有黑色條紋,翅膀有黑斑,雄的腹部有發音器,夏末自早至暮鳴聲不息。 ②搴(qiān):拔取。 ③瑤琴:用玉裝飾的琴。
更漏子 雁孤飛,人獨坐,看卻一秋空過。瑤草短,菊花殘,蕭條漸向寒。 簾幕里,青苔地,誰信閑愁如醉,星移后。月圓時,風搖夜合枝。 【鑒賞】 全詞只用了一些最引人愁思的自然意象,通過主人公的視線變換、心理活動,傳達了一種寂寞苦澀的心境。
拋球樂 酒罷歌余興未闌,小橋秋水共盤桓。 波搖梅蕊當心白,風入羅衣貼體寒。且莫思歸去,須盡笙歌此夕歡。
拋球樂 盡日登高興未殘,紅樓人散獨盤桓。 一鉤冷露懸珠箔,滿面西風憑玉闌。歸去須沉醉,小院新池月乍寒。
拋球樂 逐勝歸來雨未晴,樓前風重草煙輕。 谷鶯語軟花邊過,水調聲長醉里聽。款舉金觥勸,誰是當年最有情。
拋球樂 坐對高樓千萬山,雁飛秋色滿闌干。 燒殘紅燭暮云合,飄盡碧梧金井寒。咫尺人千里,猶憶笙歌昨夜歡。
拋球樂 梅落新春入后庭,眼前風物①可無情。 曲池波晚冰還合,芳草迎船綠未成。且上高樓望,相共憑欄②看月生。 【注解】 ①風物:風景和物品。喻指大氣候。 ②憑欄:身倚欄桿。
拋球樂 霜積秋山萬樹紅,倚簾樓上掛朱櫳。 白云天遠重重恨,黃草煙深淅淅風。彷佛梁州曲,吹在誰家玉笛中。
拋球樂 莫怨登高白玉杯,茱萸微綻菊花開。 池塘水冷鴛鴦起,簾幕煙寒翡翠來。重待燒紅燭,留取笙歌莫放回。
拋球樂 年少王孫有俊才,登高歡醉夜忘回。 歌闌賞盡珊瑚樹,情厚重斟琥珀杯。但愿千千歲,金菊年年秋解開。
芳草渡 梧桐落,蓼花秋。煙初冷,雨才收,蕭條風物正堪愁。人去后,多少恨,在心頭。 燕鴻遠,羌笛怨,渺渺澄江一片。山如黛,月如鉤。笙歌散,魂夢斷,倚高樓。
采桑子 中庭雨過春將盡,片片花飛。獨折殘枝,無語憑闌只自知。 玉堂香暖珠簾卷,雙燕來歸。后約難期,肯信韶華得幾時。
采桑子 笙歌放散人歸去,獨宿紅樓。月上云收,一半珠簾掛玉鉤。 起來點檢經由地,處處新愁。憑仗東流,將取離心過橘洲。
采桑子 風微簾幕清明近,花落春殘。尊酒留歡,添盡羅衣怯夜寒。 愁顏恰似燒殘燭,珠淚闌干。也欲高拌,爭奈相逢情萬般。
采桑子 馬嘶人語春風岸,芳草綿綿。楊柳橋邊,落日高樓酒旆懸。 舊愁新恨知多少,目斷遙天。獨立花前,更聽笙歌滿畫船。
采桑子 昭陽記得神仙侶,獨自承恩。水殿燈昏,羅幕輕寒夜正春。 如今別館添蕭索,滿面啼痕。舊約猶存,忍把金環別與人。
采桑子 畫堂昨夜愁無睡,風雨凄凄。林鵲單棲,落盡燈花雞未啼。 年光往事如流水,休說情迷。玉箸雙垂,只是金籠鸚鵡知。
采桑子 寒蟬欲報三秋候,寂靜幽齋。葉落閑階,月透簾櫳遠夢回。 昭陽舊恨依前在,休說當時。玉笛才吹,滿袖猩猩血又垂。
采桑子 洞房深夜笙歌散,簾幕重重。斜月朦朧,雨過殘花落地紅。 昔年無限傷心事,依舊東風。獨倚梧桐,閑想閑思到曉鐘。
采桑子 櫻桃謝了梨花發,紅白相催。燕子歸來,幾度香風綠戶開, 人間樂事知多少,且酹金杯。管咽弦哀,慢引蕭娘舞袖回。
采桑子 西風半夜簾櫳冷,遠夢初歸。◇過金扉,花謝窗前夜合枝。 昭陽殿里新翻曲,未有人知。偷取笙吹,驚覺寒蛬到曉啼。
采桑子 畫堂燈暖簾櫳卷,禁漏丁丁。雨罷寒生,一夜西窗夢不成。 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不語含情,水調何人吹笛聲。
采桑子 酒闌睡覺天香暖,繡戶慵開。香印成灰,獨背寒屏理舊眉。 朦朧卻向燈前臥,窗月徘徊。曉夢初回,一夜東風綻早梅。
金錯刀 日融融,草芊芊,黃鶯求友啼林前。柳條裊裊拖金線,花蕊茸茸簇錦氈。 鳩逐婦,燕穿簾,狂蜂浪蝶相翩翩。春光堪賞還堪玩,惱煞東風誤少年。
金錯刀 雙玉斗,百瓊壺,佳人歡飲笑喧呼。麒麟欲畫時難偶,漚鷺何猜興不孤。 歌宛轉,醉模糊,高燒銀燭臥流蘇。只銷幾覺懵騰睡,身外功名任有無。
長相思 紅滿枝,綠滿枝,宿雨厭厭睡起遲。閑庭花影移。 憶歸期,數歸期,夢見雖多相見稀,相逢知幾時。
南鄉子 細雨泣秋風,金鳳花殘滿地紅。閑蹙①黛眉慵不語,情緒,寂寞相思知幾許。 玉枕擁孤衾,挹恨還同歲月深。簾卷曲房誰共醉,憔悴,惆悵秦樓彈粉淚。 【注解】 ①蹙(cù)︰局促不安。
思越人 酒醒情懷惡,金縷褪,玉肌如削。寒食過卻,海棠零落。 乍倚遍欄桿,煙澹薄,翠幕簾櫳籠畫閣。春睡著,覺來失秋千期約。
相見歡 曉窗夢到昭華,阿瓊家。欹枕殘妝一朵,臥枝花。 情極處,卻無語,玉釵斜。翠閣銀屏回首,已天涯。 【鑒賞】 前四句會有很亂很糾結的情緒,(情極處,卻無語)情到最深處,卻無法說出口,不只是害羞還是無奈還是用言語已無法表達清對意中人的愛慕之情,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一個人相思相念,時光匆匆流逝,一下子回頭望望曾經,那位意中人已走遠。這個有點像從一開始就在回憶自己曾經對別人的愛慕,茶不思飯不想,后來在一個人的生活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秋,有了自己的生活,再來回首那時的感情,兩人早已各奔天涯。。
酒泉子 庭下花飛,月照妝樓春事晚。珠簾風,蘭燭燼,怨空閨。 苕苕何處寄相思,玉箸零零腸斷。屏幃深,更漏永,夢魂迷。
酒泉子 云散更深,堂上孤燈階下月。早梅香,殘雪白,夜沉沉。 欄邊偷唱系瑤簪,前事總堪惆悵。寒風生,羅衣薄,萬般心。
酒泉子 庭樹霜凋,一夜愁人窗下睡。蕭幃風,蘭燭焰,夢遙遙。 金籠鸚鵡怨長宵,籠畔玉箏弦斷。隴頭云,桃源路,兩魂銷。
酒泉子 春色融融,飛燕乍來鶯未語。小桃寒,垂楊晚,玉樓空。 天長煙遠恨重重,消息燕鴻歸去。枕前燈,窗外月,閉朱櫳。
酒泉子 深院空幃①,廊下風簾②驚宿燕。香印灰,蘭燭小,覺來時。 月明人自搗寒衣,剛愛無端惆悵。階前行,欄畔立,欲雞啼。 【注解】 ①幃(wéi):帳子、幔幕。 ②風簾:指遮蔽門窗的簾子。
酒泉子 芳草長川,柳映危橋橋下路。歸鴻飛,行人去,碧山邊。 風微煙澹雨蕭然,隔岸馬嘶何處。九回腸,雙臉淚,夕陽天。
清平樂 深冬寒月,庭戶凝霜雪。風雁過時魂斷絕,塞管數聲嗚咽。 披衣獨立披香,流蘇亂結愁腸。往事總堪惆悵,前歡休要思量。
清平樂 西園春早,夾徑抽新草。冰散漪瀾生碧沼,寒在梅花先老。 與君同飲金杯,飲余相取徘徊。次第小桃將發,軒車莫厭頻來。
莫思歸 花滿名園酒滿觴,且開笑口對穠芳。 秋千風暖鸞釵嚲,綺陌春深翠袖香。莫惜黃金貴,日日須教貰酒嘗。
菩薩蠻 金波遠逐行人去,疏星時作銀河渡。花影臥秋千,更長人不暝。 玉箏彈未徹,鳳髻鸞釵脫。憶夢翠蛾低,微風涼繡衣。
菩薩蠻 沉沉朱戶橫金鎖,紗窗月影隨花過。燭淚欲闌干,落梅生晚寒。 寶釵橫翠鳳,千里香屏夢。云雨已荒涼,江南春草長。
菩薩蠻 欹鬟墮髻搖雙槳,采蓮晚出清江上。顧影約流萍,楚歌嬌未成。 相逢顰翠黛,笑把珠珰解。家住柳陰中,畫橋東復東。
菩薩蠻 梅花吹入誰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欹枕不成瞑,關山人未還。 聲隨幽怨絕,云斷澄霜月。月影下重簾,輕風花滿檐。
菩薩蠻 嬌鬟①堆枕釵橫鳳,落溶春水楊花夢。紅燭淚闌干,翠屏煙浪寒, 錦壺催畫箭,玉佩天涯遠。和淚試嚴妝,落梅飛曉霜。 【注解】 ①鬟(huán):古代婦女梳的環形發髻。
菩薩蠻 西風裊裊凌歌扇,秋期正與行人遠。花葉脫霜紅,流鶯殘月中。 蘭閨人在否,千里重樓暮。翠被已消香,夢隨寒漏長。
菩薩蠻 回廊遠砌生秋草,夢魂千里青門道。鸚鵡怨長更,碧籠金鎖橫。 羅幃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圓,寶箏悲斷弦。
賀圣朝 金絲帳暖牙床穩,懷香方寸。輕顰輕笑,汗珠微透,柳沾花潤。 云鬟斜墜,春應未已,不勝嬌困。半欹犀枕,亂纏珠被,轉羞人問。
虞美人 畫堂新霽情蕭索,深夜垂珠箔。洞房人睡月嬋娟,梧桐雙影上朱軒,立階前。 高樓何處連宵宴,塞管吹幽怨。一聲已斷別離心,舊歡拋棄杳難尋,恨沉沉。
虞美人 碧波簾幕垂朱戶,簾下鶯鶯語。薄羅依舊泣青春,野花芳草逐年新,事難論。 鳳笙何處高樓月,幽怨憑誰說。須臾殘照上梧桐,一時彈淚與東風,恨重重。
虞美人 春山拂拂橫秋水,掩映遙相對,只知長坐碧窗期,誰信東風吹散,綠霞飛。 銀屏夢與飛鸞遠,只有珠簾卷。楊花零落月溶溶,塵掩玉箏弦柱,畫堂空。
壽山曲 銅壺滴漏初盡,高閣雞鳴半空。催啟五門金鎖,猶垂三殿簾櫳。階前御柳搖綠,仗下宮花散紅。鴛瓦數行曉日,鸞旗百尺春風。侍臣舞蹈重拜,圣壽南山永同。
醉花間 獨立階前星又月,簾櫳偏皎潔。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 夜深寒不徹,凝恨何曾歇。憑欄桿欲折。兩條玉箸為君垂,此宵情,誰共說。
醉花間 月落霜繁深院閉,洞房人正睡。桐樹倚雕檐,金井臨瑤砌。 曉風寒不啻,獨立成憔悴。閑愁渾未已。人心情緒自無端,莫思量,休退悔。
醉花間 晴雪小園春未到,池邊梅自早。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風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卻老。相逢莫厭醉金杯,別離多,歡會少。
醉花間 林雀歸棲撩亂語,階前還日暮。屏掩畫堂深,簾卷蕭蕭雨。 玉人何處去,鵲喜渾無據。雙眉愁幾許。漏聲看卻夜將闌,點寒燈,扃繡戶。
醉桃源 角聲吹斷隴梅枝,孤窗月影低。塞鴻無限欲驚飛,城烏休夜啼。 尋斷夢,掩香閨,行人去路迷。門前楊柳綠陰齊,何時聞馬嘶。
憶江南 去歲迎春樓上月,正是西窗,夜涼時節。玉人貪睡墜釵云,粉消香薄見天真。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一夢經年瘦。今宵簾幕揚花陰,空余枕淚獨傷心。
憶江南 今日相逢花未發,正是去年,別離時節。東風吹第有花開,恁時須約卻重來。 重來不怕花堪折,只怕明年,花發人離別。別離若向百花時,東風彈淚有誰知。
憶秦娥 風淅淅,夜雨連云黑。滴滴,窗下芭蕉燈下客。 除非魂夢到鄉國,免被關山隔。憶憶,一句枕前爭忘得。
謁金門 圣明世,獨折一枝丹桂。學著荷衣還可喜,春狂不啻◇。 年少都來有幾,自古閑愁無際。滿盞勸君休惜醉,愿君千萬歲。
謁金門 楊柳陌,寶馬嘶空無跡。新著荷衣人未識,年年江海客。 夢覺巫山春色,醉眼花飛狼籍。起舞不辭無氣力,愛君吹玉笛。
應天長 石城山下桃花綻,宿雨初收云未散。南去棹,北歸雁,水闊天遙腸欲斷。 倚樓情緒懶,惆悵春心無限,忍淚蒹葭風晚,欲歸愁滿面。
應天長 朱顏日日驚憔悴,多少離愁誰得會。人事改,空追悔,枕上夜長只如歲。 紅綃三尺淚,雙結解時心醉,魂夢萬重云水,覺來還不睡。
應天長 石城花落江樓雨,云隔長洲蘭芷暮。花草岸,和煙霧,誰在綠楊深處住。 舊游時事故,歲晚離人何處,杳杳蘭舟西去,魂歸巫峽路。
應天長 蘭房一宿還歸去,底死謾生留不住。枕前語,記得否,說盡從來兩心素。 同心牢記取,切莫等閑相許。后會不知何處,雙棲人莫妒。
應天長 當時心事偷相許,宴罷蘭堂腸斷處。挑銀燈,扃珠戶,繡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和淚語,驚覺玉籠鸚鵡,一夜萬般情緒,朦朧天欲曙。
臨江仙 秣(mò)陵江上多離別,雨晴芳草煙深。路遙人去馬嘶沉。青簾斜掛,新柳萬枝金。 隔江何處吹橫笛,沙頭驚起雙禽。徘徊一晌幾般心。天長煙遠,凝恨獨沾襟。
臨江仙 南園池館花如雪,小塘春水漣漪。夕陽樓上繡簾垂。酒醒無寐,獨自倚欄時。 綠楊風靜凝閑恨,千言萬語黃鸝。舊歡前事杳難追。高唐暮雨,空只覺相思。
點絳唇 蔭綠圍紅,夢瓊家在桃源住。畫橋當路,臨水雙朱戶①。 柳徑春深,行到關情處。顰②不語,意憑風絮,吹向郎邊去。 【注解】 ①朱戶:指富貴人家。 ②顰(pín):皺眉。
歸自謠 何處笛,終夜夢魂情脈脈,竹風檐雨寒窗滴。 離人數歲無消息。今頭白,不眠特地重相憶。
歸自謠 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遠送瀟湘①客。 蘆花②千里霜月白。傷行色③,來朝便是關山隔④。 【注解】 ①瀟湘:湘江與瀟水的并稱,多借指今湖南地區。 ②蘆花:蘆絮,蘆葦花軸上密生的白毛。 ③行色:行旅出發前后的情狀、氣派。 ④來朝:明早。關山:關隘山嶺。 【鑒賞】 全詞以白、青為主要色調,勾勒出一幅江上送客圖。山碧水清,蘆花含霜,月色皎潔,沒有花間詞人的金碧艷紅色彩,卻正與別離時的愁苦心境相應;末句從送客拓開一層,遙想到明天將遠隔萬水千山,更令人平添惆悵。這種色彩、意象、語言與境界,在宋詞中常常可以看到。
鵲踏枝 煩惱韶光能幾許,腸斷魂銷,看卻春還去。只喜墻頭靈鵲語,不知青鳥全相誤。 心若垂楊千萬縷,水闊花飛,夢斷巫山路。開眼新愁無問處,珠簾錦帳相思否。 【譯文】 美好的時光能有多少呢?想想不過是徒增煩惱罷了!悲傷愁苦讓我柔腸寸斷,魂魄飛散,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春光消逝歸去。惟有聽見墻頭上的喜鵲叫聲才會高興,卻不知報信的青鳥已完全耽誤了你的音信。我的心就像垂下的楊柳千千萬萬縷,愁絮紛亂纏綿。水湖廣闊,落花飄飛,我的魂夢已消斷在曾經歡愉美好的巫山之路上。滿眼的新愁無人可問,也無處可問,看那珠簾錦帳是否還與當年的相似呢?
鵲踏枝 霜落小園瑤草短,瘦葉和風,惆悵芳時換。懊恨年年秋不管,朦朧如夢空腸斷。 獨立荒池斜日①岸,墻外遙山,隱隱連天漢②。忽憶當年歌舞伴,晚來雙臉啼痕滿。 【注解】 ①斜日:傍晚時西斜的太陽。 ②天漢:天河。
鵲踏枝 幾度鳳樓同飲宴,此夕相逢,卻勝當時見。低語前歡頻轉面,雙眉斂恨春山遠。 蠟燭淚流羌笛怨,偷整羅衣,欲唱情猶嬾。醉里不辭金盞滿,陽關一曲腸千斷。 【鑒賞】 詞中女主人公當為一歌姬。上闋著重寫"相見",下闋著重寫"別",而"恨"之一字貫穿其中。 詞從灰谷昔時歡聚起筆。"幾度"者。聚而又別,別而又逢,詞中女主人公早已多次品嘗了離別的苦酒。唯其如此,故"此夕相逢",其歡愛遂勝"卻勝當時見"。人們常說新歡不如久別,這里用"幾度"、"此夕"、"卻勝"三詞組前后勾連,委婉曲折地表現離人所共有的感情心理。重逢則必憶訴前時的歡愛",前歡"照應前文"鳳樓同飲宴",這本應充滿著柔情蜜意,為何女主人公在切切低語中,卻由頻頻轉面,春山般淡遠的眉峰間流露出怨恨之情呢?這是因為她正處在乍逢而又將別的情境之中,既有舊夢重溫的喜悅,又有長期暌隔的怨嗔,而更多的,則是對即將再度到來的別離的悵恨,作者細致入微地把握住人物感情流動的脈搏,把無形的感覺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刻畫出主人公復雜難言的心理。過片換頭",蠟燭淚流",以燭形人,照應上闋末句:"斂恨"兩字,過渡處天衣無縫,而這句又暗示出長夜將盡,重別的時分又迫在眼前。后四句顯示了作者以動作表現人物曲折心理的高超技巧",偷整羅衣"有兩層深意:也許她出于愛美的天性,不愿在臨別之際給情人留下衣衫不整的印象;也許她更怕自己的失態增加情人心頭的哀傷。因此強作精神,整頓衣衫;又怕情人覺察她強顏歡笑,故而只能"偷整"。然而心中如濤的哀愁又何能抑遏?她整衣欲歌,猶未啟唇,又覺腸斷,欲唱還休。沒奈何,只得以酒消愁,將金盞頻頻引滿。"醉里不辭金盞滿",看似豪語,實為悲語,將酒和淚,一起強咽下去,至此一曲《陽關》終于從肺腑間迸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哀哀離歌,句句都是女主人公斷腸的心聲。
鵲踏枝 粉映墻頭寒欲盡,宮漏長時,酒醒人猶困。一點春心無限恨,羅衣印滿啼妝粉。 柳岸花飛寒食近,陌上行,杳不傳芳信。樓上重檐山隱隱,東風盡日吹蟬鬢。
鵲踏枝 秋入蠻蕉風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繞砌蛬聲芳草歇,愁腸學盡丁香結。 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來時,塞管聲嗚咽。歷歷前歡無處說,關山何日休離別。
鵲踏枝 叵耐為人情太薄,幾度思量,真擬渾拋卻。新結同心香未落,怎生負得當初約。 休向尊前情索莫,手舉金罍,憑仗深深酌。莫作等閑相斗作,與君保取長歡樂。
鵲踏枝 蕭索清秋珠淚墜,枕簟微涼,展轉渾無寐。殘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練天如水。 階下寒聲啼絡緯,庭樹金風,悄悄重門閉。可惜舊歡攜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鵲踏枝 花外寒雞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坐渾無緒。檐際高桐凝宿霧,卷簾雙鵲驚飛去。 屏上羅衣閑繡縷,一晌關情,憶遍江南路。夜夜夢魂休謾語,已知前事無尋處。
鶴沖天 曉月①墜,宿云②披,銀燭錦屏幃。建章鐘動玉繩③低,宮漏出花遲。 春態淺,來雙燕,紅日初長一線。嚴妝欲罷囀④黃鸝,飛上萬年枝⑤。 【注解】 ①曉月:拂曉的殘月。 ②宿云:夜晚的云氣。 ③玉繩:星名,常泛指群星。 ④嚴妝:整妝,梳妝打扮。囀(zhuàn):鳥宛轉地鳴叫。 ⑤萬年枝:樹名,即冬青。
浣溪沙 醉憶春山獨倚樓,遠山回合暮云收,波間隱隱仞歸舟。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秋。晚風斜日不勝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