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發明之前,我國古人寫書以竹為紙,稱竹簡,書寫之前,要選青竹簡火烤,令其“出汗”脫水,這樣竹簡干后易書寫又不易為蟲蛀,故稱竹簡為汗青,引申為書冊、史籍。
著書時,據說初稿往往草擬于青竹的表皮上,待定稿后,將竹剮去青皮,再書于竹白上,字跡吃入竹白不易磨滅,“殺”字意為削、剮,故后世泛稱著書之定稿為殺青。 “丹青”本指丹砂礦石顏料,因其不易褪色,故史家以此比喻一個人業績昭著,又因為丹冊多記勛,青冊多記事,故“丹青”意同史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