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絮痹癥治驗:
1、桂枝加術附苓湯:汗出怕風、四肢冷、口中和、苔薄白、脈弦。腰、膝、肘關節痛,頭項強痛,或心悸、或胃脘痛。方:桂枝15、白芍15、炙甘草15、生姜15、大棗4枚、蒼術15、茯苓15、制附子15克。 加減::1、汗多、特別惡風的長期關節痛、手足涼或身熱,或者肢體麻木不仁,苔薄白、脈緩,桂枝加術附+黃芪(不用防已加黃芪湯);2、惡風特別厲害,脈不虛也不沉,挺浮的,沒有附子證,不用附子也好使,就用桂枝加黃芪;3、有小便不利、心悸——桂枝湯增量桂枝再加苓、蒼術、附、茯苓:桂枝加量12克(正常10克)+加茯苓(利尿);4、心悸嚴重,或者身上有顫抖:桂枝湯加苓、術、附;5、骨質增生、頸椎脊椎的骨質增生、壓迫神經啊、一半的身子疼:加大黃。 2、葛根加術湯證:發熱惡寒、無汗惡風、苔白、脈弦滑。急慢性關節炎、項背強痛、拘急、肩膀疼、頭運轉不自由、結核性的脊髓炎、腰肌勞損、凡是腰疼、與脊髓有關系。
3、越婢湯加術(蒼術可能性大、白術):腳腫、腳氣、腳腫關節疼、治水腫、風水、續自汗出,身腫,古人叫風水。 主治: A、腎炎腹水(用治肝硬化腹水的法子不行):麻黃12—18克,效果很好。 B、越婢加苓術附(去水、去濕、去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有水腫、關節腫,效用比桂枝湯、葛根湯都都好!! 越婢加術附湯:麻黃12克、石膏25克、白術12克、附子5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棗15枚,先煮麻黃再沸。主治:風濕毒邪侵襲,津液耗傷,筋脈攣痹,腳膝痿弱,行立不便 4、桂枝芍藥知母湯:周身關節痛、四肢或膝關節腫痛、僵硬、或肢、指、趾關節變形,頭眩氣短、脈弦。風濕熱+石膏,取過捷效,熱性關節炎。下肢脈管炎:桂枝芍藥知母湯+桂枝茯苓丸(驅血淤)挺好使。處方:桂枝20、麻黃10、白芍15、生姜25、白術25、知母20、防風20、制附子10、甘草10克。 5、柴胡桂枝干姜湯+當歸芍藥散方證(治肝炎方):腰跨、項背酸痛,膝軟無力,心悸、心下滿、自汗盜汗、下肢浮腫、苔薄白、脈沉弦細。腰頸椎骨質增生、骨質疏松;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對沒完沒了的身上疼,不劇烈,甚至于麻痹不仁,尤其這個四肢,不是關節痛;腦血栓后遺證疼,全身乏力。肌肉萎縮。對老人長期慢性痹癥特別是血虛水盛尤效。柴胡20、桂枝15、關節10、黃芪15、天花粉20、生牡蠣25、當歸15、白芍15、川芎10、白術15、澤瀉25、茯苓20、炙甘草10克。 6、當歸四逆湯:脈微細,老寒腿特效,寒重+吳茱萸、生姜;肚子疼當歸四逆。 當歸四逆湯:就是細辛代生姜;加的木通,細辛的作用和附子差不多,他偏于去水,也治這個關節拘攣疼。 當歸四逆湯:當歸12克、桂枝9克、芍藥9克、細辛3克、通草6克、大棗8枚、炙甘草6克。 7、苓姜術甘湯(腎著湯):腎著:腰冷疼、重、沉。 組方:炙甘草、炮干姜、茯苓、白術 8、麻杏苡甘湯證:麻黃3杏仁2薏苡仁3炙甘草2錢:周身關節痛、發熱午后明顯、身重、四肢關節痛、口中和或粘、苔薄白、脈沉細滑:急慢性關節炎偏于濕熱明顯者。 前三個方子,桂枝湯加術附、葛根湯加術附、越婢湯加術附,治痹疼,最常用。 加減:發汗,利尿,特別惡風的要加黃芪;葛根湯加術附,麻黃加黃芪的機會少,真正遇這種情況也可以加黃芪;惡風,表虛厲害,也可以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