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方方的中國字,具有世界上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審美價值。寫好漢字,可以鍛煉一個人的性情、氣質,陶冶一個人的情操。在學習中,寫字能力是學生各種學習能力的基礎。打好這個基礎,對教師以后的教學,以及學生以后的學習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寫字教學作為一項基本的要求,在《新課標》中呈現出來,而且作為一項常抓不懈的任務來完成。當然,根據各學段差異,各有側重。
在這里我僅就第一學段的寫字教學談一點個人的認識和做法。識字寫字教學便是這一學段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課標中,作為第一個目標要求被提出來的就是“喜歡學習漢字”。那么,這就是培養興趣的問題了,所謂“心向往之”而“蹄自奮”。那么,怎樣才能是學生具有濃厚的寫字興趣呢?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首先,不能讓他們產生畏難的情緒,不要被眾多繁瑣的要求給嚇回去。剛開始,可以放寬要求,然后循序漸進,同時,采取多種措施鼓勵學生:我在教學中常用的是欣賞法、點評法、評比法、舉辦兒童書法樂園等。我相信只要給孩子們樹立足夠的信心,那么孩子就一定會愛漢字,愛寫漢字,寫好漢字。 接下來的問題是怎樣才能寫好漢字?漢字是由基本的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組成的。寫好漢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最初的漢字是以象形字為主,目的在于訓練學生掌握基本的筆畫。我通過圖文欣賞、合理想象,使學生感受到了每一個筆畫都是有靈性的,而不是一個個硬邦邦的符號。這樣自然而然的學生在書寫這些筆畫時就融進了自己的感情,而不用做那些枯燥的要求了。在形聲字教學時,因為它是由許多部分組成的一個整體,我們可以把它比喻為我們的班集體:有的同學高,有的同學矮,有的同學胖,有的同學瘦......但不管長什么樣,我們都應尊重他的肖像權——不能因為他胖,和你站到一起時你就把他削下一塊去(例如:他、讓、都等結構的字);不能因為你比別人矮,就給人家截掉一截(例如:草、杰等結構的字)。另外,兩個好朋友之間要懂得謙讓,比如“足”是兩腳撇開的,當合朋友“各、兆......”挨到一起的時候,就要把腳收攏,不要再把腳撇出去,那樣不禮貌......這樣既讓學生對字的間架結構有了感性認識,有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同時,我們還得使學生明白,凡事都有個先來后到,都有一定的順序。在教學寫字順序是,我是結合生字,逐步滲透,循序漸進的,我采用的是順口溜加手勢的方式進行的,比如教寫“十”時,我教學生用手勢配合順口溜“先橫后豎”記住了這一書寫規則,在學“八”時由于撇和捺生容易弄混,我讓他們左右兩手同時并用,左手向外為“撇”,右手向外為“捺”,同時配合順口溜“先撇后捺”....... 另外需要特別提出的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是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學生的亞健康狀況,中華民族才傳統文化的缺失......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應以做教師的高度的責任心和教師特有的敬業精神,去關愛孩子,時時提醒孩子。或許開始有一定的難度,但久而久之,習慣一定會成為自然的。另外,教師應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時時處處為孩子做出表率 課改的鐘聲已敲響,愿我們每個教師用愛和責任,塑造出一批批合格的健康的,具有新時代精神的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