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跌反彈——中國股市的春天又要來了?經過漫長的炎炎盛夏,南方最近幾天才真正有了些涼意。秋意姍姍而至。 與自然氣候相反,中國股市的漫長冬季,最近似乎有了些暖意。成交有所放大,指數出現反彈,盤中個股、題材行情層出不窮。即使這樣,絕大多數投資人似乎還是沒有底氣說:中國股市的春天要來了。 春天只是一個季節。不論怎樣,沒有明確的政策利好,上周五A股大盤突然強勁反彈,這說明股票已普遍超跌,大面積超跌,往往是股市觸發強勁反彈的基礎條件。這種反彈的持續能力,將主要取決于后市政策面動向。 將這波反彈,是技術性的超跌所至,還是長期熊市后的趨勢性轉機,市場爭論在繼續。看多者的樂觀興奮,看空者的悲觀失望,多屬太過專注于大盤指數的漲跌,時至今日,不論是政策調控持續時間與力度對中國股市的強力制約,還是周邊股市讓國人意外的興奮與熱度,我都認為再度、繼續看空中國股市已不合時宜。我認為:成交清淡,指數低迷,但盤中個股日趨活躍才更值得我們關注。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股市低迷之中,卻不乏勇敢的“鴨”們不懼寒冷,入市捕捉題材型個股,熊市背景下的走牛個股日益增多。我們常常看到,兩市總成交在千億左右,盤中卻總是出現大批的漲停板個股,如此景觀,讓人時常出現身處牛市的幻覺。這樣的盤面變化,說明已有資金已對大盤低迷不再恐懼,而是操練個股的好時機。畢竟,大盤下跌時間,下跌幅度,均已超出人們的普遍預期。清醒的投資者,往往能從超跌、低迷的市道中,尋求操作超跌個股的良機。市場普遍以觀望與等待為主,盤中買賣稀少,這時候,那些不甘寂寞,并有春江水暖的游資,提前入場布局,精心選擇個股,以較小的資金量,卻能輕易撬動個股漲停!形成盤面個股的賺錢效應。 宏觀一些,從影響股市的基本面因素看,正能量明顯增多,這也是促成上周五大盤突發強勁反彈的主因,也就是所謂利好疊加效應。但即使這樣,在宏觀政策無實質性松動的背景下,我認為這波反彈仍屬超跌后的技術性反彈。盤面表現為指數快速拉上去,但因量能不足,還會逐漸降下來。類似的突發性反彈時常會有,大盤反復震蕩,盤中各類應景題材輪番炒作,但行情多屬波段、短線、游擊性質,如此反復,大盤逐漸形成震蕩上行的概率在增大。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推動盤中反彈的活力,仍然來自于板塊輪動這一套路。而銀行與地產這兩大權重板塊或無動于衷,或逆市下行。剛剛結束的上市公司業績中報顯示:銀行類上市公司的總盈利,占接近2500家上市公司總盈利的52%,銀行股被嚴懲低估無疑。問題是銀行股出類拔萃的盈利能力,卻沒能改變銀行股跌破凈值的尷尬。這波反彈,銀行股好象身處局外,不為所動。地產股則繼續受制于政策調控的高壓,以跌為主。地產指數(000006)從上周五至今,已連續5日收陰。從A股市場的權重結構和歷史經驗看,任何一輪牛市行情,必有銀行、地產這兩大權重板塊的積極參與,并充當推動大盤的積極力量。這也應該是我們研判行情是反彈,還是反轉的重要參考指標。 盤中題材發掘與炒作讓人應接不暇,市場熱點方向,仍以超跌低價,小盤成長與重組并購為主。這樣的資金流向,造成了今年以來不論是成交量,還是個股活力,深市都明顯強于滬市。這與深市有中小板、創業板,滬市以國企大盤為主的股權結構有關。股市整體弱市背景下的深強滬弱,是由市場的資金總體流量所決定。成交量大的牛市行情,滬市肯定強于深市。成交量小,盤中行情游資主導,那么深市則更適合小資金操練波段個股行情,以短線、題材為主。這無關是否價值投資。中國股市的價值投資,其市場邏輯是大資金、大藍籌、大行情。小資金,小盤題材股,波段短線操作。這是股票投資的市場智慧,也是股票投資的生存法則所決定。中國股市,政策影響力強,熊長牛短。多數情況下,對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生存第一,能夠少虧、少套、將就著熬等到下一輪行情的來臨,已屬不易。 超跌反彈繼續,但由此判斷中國股市的春天為時過早。股市的新一輪春天肯定會來,只是要有相對漫長的時間準備與過渡。眼下,仍可專注于題材個股,以超跌低價、小盤成長、并購重組、政策導向為選股方向,操作上不宜追高,安全第一,波段操作為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