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八王寺
位于沈陽市內的八王寺原名大法寺,始建于明朝永樂十三年(一四一五年),清代崇德、乾隆、同治及民國時期曾先后四次重修。據載,努爾哈赤之子英郡王阿濟格路過大法寺時,見廟宇破敗不堪,便施舍銀兩重修,因阿濟格在諸王中排位第八,故人們又稱大法寺為八王寺。
八王寺曾是沈陽最知名的寺廟之一,幾百年間久有盛名,但日俄戰爭中基本被毀,除山門保存完好外,內部大殿的屋頂已被燒光,只剩下斷壁殘垣。至二十世紀初八王寺僅存三層院落,占地三十余畝。 三年前,新“八王寺”在原址東側八十米的地方重新復建,投資人民幣五千多萬元的新八王寺占地八千多平方米,四十多萬張金箔裝點著十三個殿堂,沈陽人所懷念的“八王井”也閃現其中,雖然井內無水,仍令沈陽人倍感親切。 2009年5月14日,有近600年歷史的沈陽八王寺,經歷史上第五次大規模重修后對外開放。
藏經樓
大殿
大殿
大殿前
大殿一角
鐘樓
鐘樓
甬道
配殿
甬道
配殿
山門
大殿一角
大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