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 英格蘭人屬于日耳曼種,盎格魯-薩克遜人和杰特人入侵不列顛后建成了:威塞克斯,埃塞克斯,麥西婭,肯特,挪森伯利亞等七個國家,也就是英國歷史上的“七國時代”。后來維京入侵,與是又和北歐海盜融合了,做后是諾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入主英倫,所以在英格蘭人的血管里又注入了諾曼法國人(實際上是北歐海盜和法蘭克人的混血后代)的血液。北部的蘇格蘭人和西部的威爾士人是土著凱爾特人的后代。
法國人可能算得上是歐洲最大的雜種了(絕非惡意) 法國最早的居民是凱爾特人---亦即羅馬人所說得高盧人,其實高盧人的血統也不是那么純,分為好幾支:山內高盧——他們是最先侵入意大利北部的外族人,曾經多次和羅馬人發生血戰,一度攻陷羅馬的外城,后來被羅馬征服。山外高盧----亦即長發高盧,而山外高盧又分為三支:納爾傍 高盧(居于法國東南羅納河谷和今天馬賽一帶的海岸線上),阿基坦高盧(居于法國西南部以及中央高原),比利時高盧(居于法國東北塞納河與萊茵河之間的平原地帶)。 其中比利時高盧原是渡河逃荒的日耳曼人的后代,他們是高盧人中最勇猛善戰的,也是風俗與河對岸的日耳曼人最接近的。此外還有瑞士的赫爾維蒂人,西班牙的伊比利亞-凱爾特人。凱薩征服高盧人以后,高盧人迅速拉丁化,形成了羅馬高盧人這一特殊種群。 公元四世紀以后,日耳曼人大舉入侵高盧,西哥特人在圖 盧茲,勃艮地人在里昂,法蘭克人在圖爾建立了各自的王國。法蘭克人在公元五世紀時就吞并了整個勃艮地王國和西哥特王國的高盧部份,但是勃艮地人的語言和風 俗保持了很久,而法蘭西人直到15世紀末葉路易十一時代才建立起對阿基坦的直接統治,所以阿基坦的人種和文化帶有濃厚的羅馬高盧成分。 今天的法國人(阿拉伯移民和黑人不算)基本上分為兩大文化體系:北方的法蘭西族,南方的普羅旺斯族。前者帶有較明顯的日耳曼痕跡,后者是較純粹的拉丁-高盧人。普羅旺斯是西歐歷史上最早形成民族標準語言的地區。今天的標準法語雖然是以巴黎口語為基礎的,但是在語法結構上受普羅旺斯語的影響很深。今天的法語里,普羅旺斯語在語言學上的另一個意思就是法語。
西班牙人: 西班牙最早的土著是伊比利亞人(可能來自北非,巴斯克人就是其后裔)。后來凱爾特人侵入,逐漸形成了伊比利亞-凱爾特人。北非的伽太基人,羅馬人都曾在西班牙建立殖民地。 長期以來西班牙都是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西班牙的羅馬化非常徹底,不僅居民全部使用了羅曼語(巴斯克人除外),而且還成為帝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四位羅馬皇帝就是西班牙出身。然后就是蠻族入侵,汪達爾人,阿蘭人(屬高加索語族),蘇維匯人(亦稱斯瓦比希人)先后建立自己的王國。但是最后操條頓語的西哥特人,驅逐并取代了他們。 公元六世紀,西哥特國王勒卡蕾德放棄阿里烏斯異端 改宗天主教,從那以后西哥特人就和當地居民充分融合起來。哥特人在西班牙人的血統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記。不幸的是公元8世紀初北非的柏柏爾人和阿拉伯人(西班牙人稱之為摩爾人)入侵并占領了大半個西班牙。在余下的八個世紀里阿拉伯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是摩爾人對西班牙人種構成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長期以來不論是在基督教的北方小王國,還是在南方的摩爾人領地里穆斯林和基督徒都是高度對立的,正式的通婚很少發生。而且1492年光復運動最終完成的時候。依 莎貝拉女王和他的夫君阿拉貢的菲爾南多二世決心迫使摩爾人改宗,但是由于摩爾人常常表面上皈依天主,實際上秘密崇拜伊斯蘭教,所以西班牙的君主們不得不設立宗教裁判所嚴格甄別。后來連這種麻煩的工作也廢止了,干脆全部驅逐摩爾人。所以摩爾人后代(漏網之魚)在西班牙只能算少數民族。反倒是是鄰居葡萄牙有不少的摩爾人。
意大利最早的居民是伊特魯麗亞人(一種來自北非的棕色人種)。然后是小亞細亞的拉丁姆人(據說是逃難的特洛伊人后代),而西西里島和亞平寧半島的靴尖居住著希臘人殖民者(西西里的居民至今仍說一種摻雜了希臘語的方言)。 拉丁姆人和伊特魯麗亞人的混血后代--羅馬人 最終統一了整個半島。西羅馬帝國崩潰以后,東哥特人做了主人,這個政權受到被解放的奴隸和下層群眾的支持。但最終還是被拜占庭--也就是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一世所滅,幸存的男人被編入拜占庭的輔助部隊,婦女兒童成為奴隸。 真正對意大利產生重要影響的是隆格巴爾德人(屬日耳曼人)5世紀起,從帕潘尼亞草原 侵入意大利,他們最先控制了波河平原,然后以此為基地南下占領了托斯卡納,一度威脅到教皇。他們的后代倫巴第人是中北部意大利的主要居民。 中世紀時,上意大利城鎮結成倫巴第同盟,實行城邦自治,并抵御了德國皇帝的侵略。而那意大 利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薩拉森人占領了西西里島后來又推進到那不勒斯,連教皇為安全起見也曾向這些穆斯林稱臣納貢。11世紀末葉,北歐的諾曼人驅逐了薩拉森人成為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的主人。由于王族聯姻的關系德國的霍亨氏道芬家族。英法兩國的安茹家族,阿拉貢的國王,法國的波旁王朝都曾統治過西西里。所以,南意大利的居民很雜,但其血統中占上風的是希臘和阿拉伯成分。 德意志人: 德國一向被稱作大日耳曼尼亞,是各蠻族的大本營。北德低地的居民主要是條頓族,薩克森族。南德包括奧地利的居民主要是阿勒曼人。東德有許多斯拉夫人的后代,從他們的姓名某某茨基或斯基就可以看出。
北歐海盜維金人。
純粹的西斯拉夫人,我就不多說了。
捷 克-斯洛伐克: 起源于西斯拉夫人的一支--摩拉維亞人。后來摩拉維亞人的大公棄暗投明,參加神圣羅馬帝國,14世紀開始收盧森堡家族統治。17世紀三十年 戰爭結束后落入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之手。捷克本是日耳曼化非常徹底的國家,境內原有很多德意志人,但是二戰后被蘇聯影響下的共黨政府強行驅逐。
分為以下幾個族群: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人,雖然宗教不同卻同出一源。 門迪內格羅人(即黑山人),所謂的穆斯林族。他們都是斯拉夫種。 此外還有阿爾巴尼亞人:來源于古代的伊力里亞人,其歷史淵源可追朔到古羅馬時代: 來源不清的波斯尼亞人; 以及數量不多也同樣說不清楚的馬其頓人。
我說的是現代希臘人,他們實際上是古希臘人,拜占庭羅馬人,土耳其人的混血種。在現代希臘語被他們自己稱為:Romeik就很能說明問題。 羅馬尼亞人: 來源于蠻族達契亞人,和羅馬人有過接觸。一度成為東羅馬帝國的行省,以此得名。
他們才是匈奴人的后裔,不過是和斯拉夫人混了血的后裔。
匈牙利人: 也就是馬扎爾人(mayzur),屬芬蘭-愛沙尼亞語系。大多數史學家認為他們來自烏拉爾地區。和匈奴人毫無關系。他們的領土原先是加羅林王朝的帕潘尼亞邊區馬克。
屬東斯拉夫人,9世紀,東斯拉夫人為了平息內亂,就邀請了斯堪的納維亞的海盜頭子-留力克。留力克擺平斯拉夫人以后,自封為諾夫 哥羅德大公。他帶來的那幫北歐海盜,被芬蘭人稱為:瓦利亞格人(即Viking一詞在芬蘭拉普語里的說法)。斯拉夫人稱其為羅斯人。其統治地區也就自然而然得成了羅斯蘭。 留力克的后裔奧列格大公摔大軍沿頓河南下,征服了現在的烏克蘭地方,并把政治中心遷到基輔,他建立的國家就被稱為基輔羅斯。基輔羅斯與拜占庭建立了同盟和貿易關系,接受了東正教。 10世紀時的基輔羅斯盛極一時。后來由于農奴暴動,貴族篡權,在加上波洛弗齊突厥人的侵略。國家分裂為三部分,大致上就是在那時候,形成了這俄,白,烏三國的雛形。一位愛國的王公:伊戈爾·思維雅托斯拉夫斯基試圖統一祖國,但不幸失敗了。13~14世紀蒙古人統治 了整個東斯拉夫地區,俄羅斯這個音譯就是蒙古語里羅斯的講法。 蒙古人和當地人互相通婚,所以今天有些俄羅斯人雖然金發碧眼,卻長著一幅蒙古人式的面孔。 愛爾蘭: 雖然號稱是純粹凱爾特人,但事實并非如此簡單。諾曼任橫行西歐的年代,維金人曾經在愛爾蘭建立王國。12世紀開始英格蘭國王再一次征服了愛爾蘭。所以論血統,愛爾蘭人也未必全是凱爾特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