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宮砂是中國古代用來檢驗女子是否有性行為的一種標志。關于守宮砂的最早記載出現在晉朝張華所著的《博物志》中,其中記述守宮砂是漢朝東方朔向漢武帝傳授一種檢驗女子是否是處女的方法。傳說守宮砂的制作方法主要分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把守宮(就是壁虎的古稱)裝在容器內,每日喂其朱砂,當守宮吃朱砂吃到七斤左右時就會變得全身通紅,然后把守宮放到石臼里面,用大杵搗至萬下,得到的朱泥就是守宮砂。第二種說法是,守宮四爪之間有一塊天生的朱砂,將其取出就是守宮砂。將守宮砂點到女子的手臂或肚臍處,水洗不掉,如果沒有性交將終身不會褪色,如果有性交的話,則顏色褪去消失。
用守宮砂來檢察女子是否是處女沒有科學根據。一般武俠小說中卻經常出現,《神雕俠侶》的小龍女被甄志丙迷奸后,守宮砂即行消失,《倚天屠龍記》的紀曉芙也因為被楊逍誘奸,被其師父滅絕師太察覺守宮砂消失,遭到殺身之禍。
晉人張華《博物志》說明了「守宮」一詞的來歷:如果將壁虎養在容器里頭,每天只喂牠吃朱砂,牠就會全身通紅,一直到吃足了七斤朱砂以后,便將壁虎磨碎,用來點在女人四肢上。那個紅點經歷一整年也不會消失,除非有過房事。明人郎瑛《七修類稿》也引用《博物志》的說法,但有些不同:喂的不只是朱砂,還要加上草魯,等到壁虎全身通紅之后就搗成膏狀,而且還明確地說,是點在宮人臂上,就會終身不滅(張華只說終年不滅),一旦跟男人發生關系,紅點就會消失。這種用守宮(壁虎的別稱就叫守宮)磨成的膏,就叫守宮京,或叫臂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