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思想引領教學方向 創新理念塑造教育品質 ——記山東省泰安英雄山中學科學創新發展之路 呂華山,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教育局副局長、泰安英雄山中學校長、黨委書記,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山東省百名優秀校長,首屆泰山名校長,泰安市跨世紀優秀科技人才,泰山十大名校長,泰安市拔尖人才。 任教期間多次承擔市級公開課,兩次獲泰安市講課比賽第一名,一次省優質課獎。由他主持的“大語文教學實驗”,成績顯著,促使學校成為市“語文學科基地”,曾多次在市高中教學工作會上作典型發言,八次被評為優秀教師。 擔任校長以來,呂華山以科學的管理理念發展學校,以積極的創新精神推進改革,注重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的結合。創設了“一四三六”的管理模式,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個人多次獲教學管理先進工作者稱號,先后被評為全國中語會課題實驗學校優秀校長、山東省百名優秀校長……2011年,榮獲“振興泰安”勞動獎章。 ■張鳳山 張 濤 泰山南麓、京滬高鐵泰安站東鄰,巍然屹立著一所現代化的高級中學——山東省泰安英雄山中學。她如駿馬似雄鷹,現已發展成占地360余畝、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環境優美、辦學條件先進、教育教學水平高的泰山名校。學校被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評為全國特色學校、被評為中央教科所“十一五”語文重點課題學校、教育部“教學科研百強校”、教育部課題研究先進單位、中央教科所《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優秀實驗基地、全國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研究一等獎、全國中學生數學聯賽先進單位、第十屆“新世紀”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金獎、全國中學生生物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學校、全國作文教學先進單位、全國中學課堂教學管理先進學校、全國“書香校園”示范學校,山東省高中教學示范學校、山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山東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山東省中小學素質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平安和諧校園建設先進單位、山東省藝術教育示范學校、山東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山東省花園式單位、山東省綠色學校、山東省學校文化建設示范校、山東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山東省體衛藝教育先進學校、山東省聘請外國文教專家資格單位、山東大學優秀生源基地、飛行員優秀生源基地、泰安市紀念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功勛品牌、泰安市十大師德標兵學校、泰安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泰安市課程與教學工作先進學校、泰安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泰安市健康校園等,所有這些沉甸甸的榮譽稱號都閃耀著她的容光。 這是一所與時俱進的高級中學,歐陽中石先生親筆題寫的“泰安英雄山中學”,筆力遒勁,折射出她獨特的精神風貌和深厚的文化教育內涵;這是一所求真務實的高級中學,“人講稱職、事爭一流,艱苦奮斗、不息追求”的英中精神,閃耀著她淳樸嚴謹的師德風范和執著奮進的治教內涵。 這是一所科學引領的高級中學,教科研的推動使她迅速騰飛,煥發新活力,展現新姿容;這是一所勇于創新的高級中學,開放的思想意識催生創新的教育理念,推動素質教育水平的全面迅速提高。 這是一所厚積薄發的中學,30年的奮斗歷程書寫了她的活力與成就,436名高素質的教師(其中特級2人,高級132人,國優、省優13人,市區拔尖人才、各類名師56人)顯現了她師資的雄厚,北大路、清華路上鐫刻著她永遠的輝煌與榮耀。 萬余名學子,就是在這里播種夢想,收獲成功;就是從這里走上人生舞臺,開辟新的天地,創造美好的未來。 半環形的簡捷而寬敞的大門舒展著寬廣的胸懷,深情擁抱著每一位志在四方的岱岳學子;迎面橫臥在教學樓前方的巨幅牌匾“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建學生喜歡的學校”彰顯著英中人的辦學思想。 走進辦公樓的門廳,就會看到金碧輝煌的“榮譽展廳”。教育科學“十一五”教育部規劃課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組成員單位、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十一五”語文重點學科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組優秀實驗基地、中國教育學會“十二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班主任專業發展與隊伍建設研究”子課題研究學校、全國作文教學先進單位、全國中學生數學聯賽先進單位等15項榮譽稱號,山東省高中教學示范學校、省中小學素質教育先進單位、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依法治校示范校、省平安和諧校園建設先進單位、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省藝術教育示范學校、省綠色學校等16項榮譽稱號,以及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高中教學質量先進單位、課程與教學工作先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AAAA單位、健康校園、藝體教學工作先進學校、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公民道德教育示范基地、消防安全工作先進單位、“巨變泰安”功勛品牌學校等18項榮譽稱號,將“榮譽展廳”裝飾得金光閃耀,燦爛奪目。 第一視點: 智慧領導運籌帷幄 優化策略決勝千里 是高山,就要峭立巍峨;是大海,就要浩瀚涌波。在以呂華山為校長和黨委書記的新一屆領導班子率領下,全體干部認真學習了《方法總比問題多》、《關鍵在于落實》、《細節決定成敗》三本工作指導書,確立了“只為成功找辦法,不為失敗找借口”、“不要在表態、開會、造聲勢上做文章,而要在解決問題、狠抓落實上下功夫”、“把小事做細,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的科學的核心理念,并以此作為行動的指導方針,開展了卓有實效的教育教學工作。同時提出了“四比四看一走進”,即比聽課節數、比坐班次數、比發現問題的個數、比管理和成績的位數;看深入基層的程度、看落實問題的速度、看各項工作的力度和看師生員工的滿意度;多走進課堂。在廣大教職員工的辛勤努力下,這所有著優良傳統和輝煌歷史的山東省泰安英雄山中學,在新建之后不斷煥發出新的青春活力,不斷創造出新的成就和奇跡,使泰山腳下這塊亮閃閃的教育金字品牌更加熠熠生輝。 而今走進這所學校,置身這所省學校文化建設示范校、省“花園式”單位的校園,她那氣宇軒昂、奮發向上的朝氣,她那飽含蘊藉、厚積品位的魅力會讓你東風拂面,春意滿懷。在短短6年的時間里,山東省泰安英雄山中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嶄新的姿態站在素質教育的前沿,讓社會各界刮目相看。她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高效率為核心,以追求卓越為目的,以“學校、校園、課程、課堂”為支撐,以全國教學課題為總抓手,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專心致志、全心全意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素養,深度挖掘內部潛力,全面提升教學品位,創立了切合英中實際的“一‘四’三‘六’”辦學特色,有效地提高了學校辦學水平和教學品質,創辦了一所學生喜歡、人民滿意的頗負盛名的岱下名校,引來全國各地兄弟學校關注的目光。 第二視點: 科學思想正確引領 創新理念完美塑造 思想是靈魂,是統帥;理念出智慧,出效能。科學的思想引領教學方向,創新的理念塑造教育品質。就是在這種思維認知的引領下,山東省泰安英雄山中學呂華山校長,帶領新一屆學校領導班子,解放思想,集思廣益,更新觀念,以科學求進步,以創新求發展,重謀英中未來發展,確立了“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建學生喜歡的學校”的辦學宗旨、“以人為本,全面施教,成人成才,終生發展”的辦學思路、“依法治校、質量立校、管理強校、和諧興校”(即“一‘四’三‘六’”中的“一‘四’”)的辦學理念,提出了“以高尚的人格吸引人,以博大的胸懷感召人,以良好的風范影響人,以民主的作風凝聚人”的治校名言和“傾心向學,為孕育自我奠定人生基石;勤于積累,為構建自我壘砌人生金磚;探究方法,為設計自我勾畫人生藍圖;總結經驗,為完美自我鋪飾人生輝煌;提升品位,為打造自我鑄就人生底蘊”的校長寄語,學校黨委會研究決定:堅持育人為本,科學施教,發揮凝聚效應,全力構建“六型校園”(即“一‘四’三‘六’”中的“一‘六’”)。所謂“六型校園”,即加強課堂教學改革,全力建設永爭第一的質量型校園(全校上下要緊緊圍繞教學這個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研究”為載體,全力以赴抓教學質量,打精品牌,走精兵路,以質立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力建設與時俱進的學習型校園(學習是永恒的主題,教師更不例外。學校要求所有教師加強業務、理論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苦練內功,做一個令學生全面服氣的教育工作者);強化以人為本觀念,全力建設安全有序的和諧型校園(要以和諧的人際關系為基礎,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關心教職工,愛護學生,發揮學校各方面的積極性,把校園變成最和諧的所在,變成師生最向往的樂園);強化文化精神內涵,全力建設富有內涵的文化型校園(校園文化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展現學校教育理念、特色的重要平臺;良好的校園文化以鮮明正確的導向引導、鼓舞學生,以內在的力量凝聚、激勵學生,以獨特的氛圍影響、規范學生);強化愛護公物意識,全力建設厲行勤儉的節約型校園(愛護公物、勤儉節約,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應該發揚;學校應強化對這種美德的培養,加強制度規范,使全校師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把建設節約型校園作為長期的工作,推動學校健康可持續發展);實現精細化科學化,全力建設發憤圖強的創新型校園(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社會發展、歷史進步的不竭動力和活力源泉;摒棄粗放型、原生型管理,全面實現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是發展進步的創新智慧)。 第三視點: 傾力構建“六環”教學 精心打造高效課堂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行動是思想的成果。有道是:實踐出真知,行動鑄成果。山東省泰安英雄山中學領導集體深深銘記“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始終把教育教學科研活動放在突出位置,參與和督導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活動,使之制度化、常態化,使教改走向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情滿于山,方有登高望遠之實;意溢于海,才成心曠神怡之得。全體教師帶著這種“登高山”“觀大海”的激情,齊心協力、堅定不移、信心滿懷、意氣風發投入到了火熱的教改之中。 學校以課堂改革為突破口,以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教育部重點課題“提高課堂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為課改總抓手,以“高中各學科課堂教學時效性研究”為教科研切入點,以實現“低耗、高效、輕負、高質”為教學目標,開展了由全體教師參與的課改研討活動,創設了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民主、平等、交流、研討的教學氛圍,踐行了解放學生眼、手、腦和時間、時效為目的的教學理念,履行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基本要求。 自2006年始,學校就進行全體總動員,專門召開全校教師課改大會,校長、黨委書記呂華山作了《強力推動課堂改革 全面提高教學效益》的報告,會議制定了相關制度和措施,以全面推動課堂實效性教學改革:樹立面向全體學生的觀念,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以對學生的民主、真誠和友善來換取師道尊嚴;教育教學中堅決落實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完善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體系。隨后緊緊圍繞“ 學校實施的這項課堂教學改革,可以說是撥動了全校教學神經的大工程。呂華山校長親自掛帥,孫燦利副校長全權負責實施,其他校長和各級部主任分配到各備課組組織和執行,教學一線人員全員參與,積極聽評課。這項活動,定時間、定地點、定主講人,各個學科同時在每周四的下午第三至四節進行,課后集體對這兩節課進行有效點評。在大家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下,活動開展半年多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為此,岱岳區教育局在英中召開了全區高中各學科現場會,學習英中的課改經驗。隨后,英中又向全區所有學校開放課堂,推出了“推門聽課”舉措,從而促進了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受到了市、區教育局的一致好評。 為進一步擴大并拓展延伸教改成果,學校又組織校內48名骨干教師(學科組長、備課組長)前往江蘇洋思中學學習先進經驗。為進一步推動課改成果,吸收并優化外出學習經驗,學習歸來,學校要求各學科組給全體老師上匯報展示課,由教務處牽頭,包學科的校長和學科組長具體負責領導、督促和落實,并由前往洋思學習且教學經驗豐富的各學科三個年級的備課組長進行授課,要求授課的老師提前一周進行集體備課、摩課,第一至三節由三個備課組長分別上課,第四節主講人說課、所有聽課老師集中評課。隨后,各學科全體任課老師集中一下午時間聽這三節課,課后由主講人對課堂設計等進行說明,然后先以級部為單位進行小組評課,最后再由各組代表集中發言,交流研討。聽評課結束后學科組長寫出“三課一評”活動總結,在全體學科老師研討基礎上歸納出學科課堂教學模式,學校在整合各學科課堂教學模式基礎上形成框架式學校課堂教學要求。這就是“三課一評”高校課堂模式研討活動。 之后,根據這個基本框架,征求多方建議,對“三課一評”的成果進行斟酌、修改,初步確定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然后又展開新一輪課改研討。這次研討是“兩課一評”,即確定兩位老師授課,而且教授同一課,通過聽課評課,比較哪一種方式好,哪一個效果好,找準優缺點,并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最后,在校長的主持下,經過認真的討論、總結,在“大研討”、“三課一評”、“兩課一評”的基礎上,形成了可操作、具有實效性的山東省泰安英雄山中學“課堂六環節教學法”(現在稱作“二十四字六環節教學法”,即“一‘四’三‘六’”中的“二‘六’”),即“目標引領→自學探究→合作解疑→精講點撥→訓練鞏固→拓展運用”。這項活動是在全校性研討活動基礎上對提高課堂“實效性”活動的延續和升華。(【注】經山東省教育科學課題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學校課題“課堂六環節二十四字教學法”(編號2010JZ060)被批準為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現已經結題。) 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學校制定了《英雄山中學“二十四字六環節教學法”達標活動實施方案》,對全校高中的300位任課教師分三輪進行教學法達標驗收和考核,達標采用報名申請的方式進行。學校對首次驗收達標的教師分別給予“課改先進個人”、“課改推進獎”和“課改深化獎”的表彰獎勵。校長和級部副校長還要對已經達標的教師采用不定期、不定人、不定時、不告知的“推門聽課”方式進行復核,對雖初審達標但復核不過關的教師,取消原有表彰和獎勵,并要求進一步培訓,直到達標合格為止。在研討活動結束后,出版了“教改回眸”系列叢書——《聆聽·感悟·思索》、《探索·發展·提高》、“二十四字六環節教學案”叢書等。目前,學校正在對“二十四字六環節教學法”進行進一步的優化、深化和細化,突出各學科的實效性;同時,在“推門聽課”不斷復核驗收的基礎上進行“星級教師”評選,使之常態化、長效化。 “二十四字六環節教學法”,現已得到全國科聯體、省教科課專評委、地市教育局的充分認可,進一步推動了各學科的課堂教學改革,更新了教師的觀念,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借用當地教育局領導的話來概括該校的教研活動就是:“老師表現了一種向上的朝氣,學生表現了一種向上的靈氣,課堂表現了一種向上的活氣,是一種高效課堂。” 第四視點: 挖掘潛能因材施教 全面發展百花齊放 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產生什么樣的理念,有什么樣的理念就會采取什么樣的行動,有什么樣的行動就會催生什么樣的成果。全國上下的素質教育改革,尤其是山東省比較徹底的新一輪素質教育改革春潮,使該校煥發出新的生機:積極、堅決、嚴格執行山東省教育廳的素質教育具體要求,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按科學規律、法規制度辦事,全面深化學校提出的素質教育“六要點”(即“一‘四’三‘六’”中的“三‘六’”)課程改革,即“讓新課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課程管理模式探索成為學校管理的創新點,讓模塊教學和教學評價的實施作為學校課程實施的重點,讓選修課和走班制成為學校課程實施的亮點,讓校本課程開發、校本培訓與實施真正凸顯學校特點,讓學分認定和綜合素質評價成為學校學生管理水平提升的突破點,讓社會綜合實踐成為學生素質提高的增長點”。 這種理念和思路的定位,較好地體現并深化了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內涵,是站在素質教育的時代前沿,基于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可持續、跨越式發展的構想,是優化“學校、校園、課程、課堂”最為具體有效的素質教育改革。為了深化因材施教思想內涵,該校不斷挖掘內在潛能,用制度規范,用質量建設,用科學管理,用和諧激勵,調動一切積極力量,積極探索出了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的新路子,形成了鮮明的特色教育品牌,使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百花齊放。 學校進一步完善了三級課程體系(即國家課程開足開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地方課程求精求實,逐漸實現精品化;校本課程突出特色,學校大力研發校本課程),作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施工藍圖和最主要的依據,從思想、行為規范、實踐創新層面構建綜合素質課程體系,拓展課程內容,整體規劃校本化課程體系,努力加強對三級課程的管理與實施。 根據教學實際,學校努力開發富有教育價值的教育資源,設計“三級活動”,即校級活動(以“三愛”——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三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三讓”——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為主題的“師德教育月”、“教學常規管理月”和“文化藝術體育節”等)、級部活動(讀書演講、寫字、拔河、跳繩等)、班級活動(形式多樣的辯論賽等系列主題班會等)。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陽光體育和文娛活動,承辦了“全國億萬中學生冬季長跑活動山東省暨泰安市啟動儀式”以及泰安市中長跑暨百米定向越野賽等大型活動。 學校按照“五園”(書香校園、科技校園、藝術校園、平安校園、和諧校園)創建要求,進一步優化校園環境,強化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潔凈、優美、和諧、向上的教育氛圍,不斷拓展豐富校園文化內涵,開辟文化育人領域,積極營造學生喜歡的校園環境,明確“學校、教師、學生”的文化口號。學校的宿舍、校園道路均由學生自主進行了個性化命名,營造良好環境和氛圍,充分利用校園每個角落,使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體現教育的引導和熏陶作用,讓每一面墻壁都成為校園育人的陣地,讓校園充滿濃厚的書香氣息、藝術特色和生機活力。 學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項競賽,善于樂于發明創造。現有記者社團、校園之聲、文明禮儀、紅楓文學社、英語沙龍、攝影社團、話劇、書畫、合唱團、國旗班、鼓樂隊等50多個社團和興趣小組,已經逐步規范展開活動。在全國各類大賽中,盡展素質教育風采: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個,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金獎16個、銀獎26個、銅獎36個,全國“創新作文”大賽一等獎2個、二等獎6個,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恒源祥文學之星”特等獎1個、一等獎1個、三等獎1個,“新世紀”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金獎1個、銀獎20個,銅獎60個,獲全國“對話心靈,寄語《讀者》”一等獎,獲全國第十九屆奧林匹克杯全國作文大賽一等獎9個;獲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學生物理競賽”“中學生生物競賽”二等獎,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三等獎,全國“星星火炬”才藝大賽民族器樂社團省一等獎,學生自主或合作設計發明的“手表式射頻卡”、“自動斷電飲水機”等20項發明均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 學校大力研發校本課程,開發了《走進文化名人》、《淺墨流韻》、《化學離我們有多遠》、《廚房里的化學》、《紅歌唱響校園》、《在實踐中成長》、《贏在起跑線》、《生活中的化學》、《書法教程一》、《跫音流韻》、《文明禮儀教育讀本》、《好習慣鑄就快樂人生》等16個校本教材,結集出版了29本校本學案,逐步形成特色。 為落實好以上工作,學校相繼出臺了實施方案,投資40萬元建立了14個音美工作室,為藝術學科的選課走班教學、學生個性發展和創造發明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成立了學生成長檔案室和教師發展檔案室,建設了高標準的理化生數字探究實驗室和通用技術實驗室、機器人實驗室等,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物質基礎,投資300余萬元為老師配備了辦公手提電腦,實現“班班通”,建立教師個人博客,為實現教師網絡教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山東省泰安英雄山中學,全力實施素質教育、推行精致教育、追求高效教育,打造品牌教育,積極開拓進取、務實求真、勇于創新,教學實現了由“粗放型”向“精細型”、由“原生型”向“創新型”的轉變;素質與素養的教育實現了由“知識型”向“能力型”、由“約束型”向“開放型”的轉變,校本課程的培訓、實施、開發,實現了由“淺薄型”向“深邃型”、“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從而使師生從追求“一專”到追求“多能”,從單一走向多元,共同走上了“輕負擔、高效率、高質量”的道路。 現在,山東省泰安英雄山中學,如駿馬奔騰在泰山腳下,如雄鷹翱翔于泰山之巔,在素質教育的大潮中展現著弄潮兒的風范、勇敢者的智慧。入門處辦公樓前面的北大清華路兩旁宣傳欄里,40余名優秀學子的風采閃現著英中的輝煌與榮耀,但英中人卻永遠保持謙遜,永不滿足,不斷進取。 請允許我摘錄該校一位老師寫的一首小詩作為本篇文章的結束語吧:“冬去春來夏如蔭,拼搏進取英中人;逢一必爭臘梅綻,風光無限桃李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