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越婢加半夏湯方 【方劑組成】麻黃18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生石膏45~100克,半夏15克 【用法】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此于越婢湯更加逐飲下氣的半夏,故治越婢湯證而有痰飲、咳逆上氣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第13條: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注解:熱壅飲逆復兼外邪,故咳而上氣,則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亦邪逆氣壅所致。脈浮大為外邪內熱之應,故以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按:肺脹為病名,《金匱要略》曰:“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可見肺脹即指上氣咳逆、喘而躁急的證候。曾以本方用于咳逆喘急、目突如脫者,確實有驗。 【辨證要點】越婢湯證兼見咳逆上氣、兩目發脹或頭痛者。 【驗案】詹某,女性,39歲,病歷號132122,1964年10月12日初診。昨晚受涼,咽痛,咳喘,喉中痰鳴,服氨茶堿兩片喘稍緩解,但仍咳重,咳則兩眼發脹、頭痛,自感呼吸不暢,苔白膩,脈浮弦。此屬外寒內熱而致肺氣不降,治以散寒清熱,與越婢加半夏湯: 麻黃12克,生石膏45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半夏12克,杏仁10克 結果:上藥服二劑咳喘減、咽痛、目脹、頭痛己,繼服二劑諸癥皆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