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一籠雞
種中文名:南一籠雞
種拉丁名:Paragutzlaffia henryi (Hemsl.) H. P. Tsui
屬中文名:南一籠雞屬
屬拉丁名:Paragutzlaffia
科中文名:爵床科
科拉丁名:Acanthaceae
南一籠雞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通常高約35厘米。莖4棱,多分枝,纖細,被倒生柔毛,后漸脫落。葉對生,不等長,草質,葉柄長1.5—3.5(一4.5)厘米,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7(一9)厘米,寬2—3(一4.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或寬楔形,常下延,上面被稀疏糙硬毛,有時被長柔毛,但不久脫落,線形鐘乳體密集,丫寧面被疏柔毛,脈上較密,側脈5—6對,背面顯著,邊緣具圓鋸齒。假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伸長,通常長4.5—8厘米,最長可達20厘米并有分枝,每節有2對生的花;苞片線狀披針形或匙形,長6—7毫米,寬1—2毫米,連同小苞片,花萼及花梗被腺毛;小苞片線形,短于苞片;花萼長11毫米,裂片5,線形,近相等,長6—7毫米;花冠淡紫色,有時白色,長17—23毫米,花冠管筒狀,長約3.5毫米,喉部一面膨大,冠檐2唇形,上2裂片圓形,徑約2厘米,下3裂片稍大,先端凹缺,能育雄蕊2,外露,著生于喉下部,,花絲長約3.5毫米,被微柔毛,
花藥2室,藥室長卵圓形;不,育雄蕊 2,細小,著生于能育雄蕊內側;花粉粒圓球形,具3孑L,刺狀紋飾,刺成縱行排列;子房長圓形,每室具2胚珠;花往外露,彎曲,先端膨大成柱頭。蒴果紡錘形,長8一 10毫米,有種子4粒。種子兩側極壓扁,近圓形,密被細長柔毛,基區微小。
地理分布:產
湖北(
宜昌)、
江西(龍南)、
廣東(
廣州)、
香港、
廣西(武鳴)、
四川(西昌)、
重慶(奉節)、
貴州(清鎮)和
云南(昭通、德欽、中甸、
麗江、鶴慶、
大理、武定、
昆明、蒙自、硯山)。
生 境:生于海拔1000—2200米的山坡。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宜昌。
屬中文名:
南一籠雞屬
屬拉丁名:Paragutzlaffia
本屬特征:多年生草本。莖直立,被毛。葉對生,葉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具圓鋸齒,兩面密被毛。假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ǔ蓪ι话仔位蚺樞危c萼片等長或稍短,小苞片短于苞片;花萼裂片5,線狀披針形,近等大,連同苞片、小苞片被腺毛或柔毛;花冠筒漏斗狀,冠檐二唇形,下唇2裂,上唇3裂;能育雄蕊2,花藥2室,藥室卵狀長圓形;不育雄蕊2,細小,著生于能育雄蕊之上;子房狹長圓形,每室具2胚珠;花柱外露。蒴果紡錘形,種子4,近圓形,具種鉤?;ㄆ?—9月,果期9—10月。少種屬。
本屬花粉形態:P.Lyi花粉球形或近球形,直徑為(43.5一)49.8(一54.8)微米。3孔,孔大,圓形或近圓形,直徑為7一10.5微米。外壁厚度為2.6微米,外層厚于內層,瘤狀紋飾。瘤大小不等,高度為o.8—4.4微米,其中大瘤多少沿子午線方向排列成行。見上頁圖12.2.
本屬生境:生于山坡草叢、混交林下或路旁陰濕處。海拔850—2200米。
本屬分布:云南:大理、洱源、麗江、東川、隴川、蒙自、貢山、德欽、蘭坪。四川:越西、興城、寶興、劍興、北川、雷波、奉節、北碚。貴州:惠水。地圖12.
科中文名:爵床科
科拉丁名:Acanthaceae
本科概述:該科約250屬,3000余種。 主要分布于熱帶地區。我國約有50屬,150種。主要產長江以南地區。其中4屬為特有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