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肝病系列方法之六:柔肝滋胃飲 陰虛性肝胃不和之一:肝陰虛![]() ![]() 中醫治療肝病系列方法之六: 病因:肝氣、飲食、勞役、外感,耗傷肝血。 病機:肝血虧虛,肝氣不和,胃失和降。 病癥:胸脅滿悶,胃脘痞脹或疼痛,噫氣或呃逆,脈弦細數,舌紅絳少苔或無苔。兼證:口咽發干,以晨起明顯,不欲飲食,大便不爽或溏泄,心煩寐差,或兼低熱。 治法:柔肝、滋胃、調氣。 方藥:柔肝滋胃飲 沙參 麥冬 玉竹 生地 白芍 病案:脅脘脹滿 川楝 貝母 荷蒂 青皮 木瓜 沙參 麥冬 黃精 服藥三劑后,諸癥均有明顯好轉。方中又加烏梅2個,再服五劑,癥狀已基本消除。 附: 姜元安老師,謙謙君子也;嗜好中醫、誨人不倦;為人謙和、直率,處事低調;劉老曾譽其“敏而好學,酷喜岐黃之道,更愛仲景之術”。姜師,吾之楷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