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需要的是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身先士卒,智勇雙全,這些,吳起都有了。宰相需要的是伴君如伴虎,卻不會被虎傷,任它風水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平衡各方勢力,協調各種關系。
將軍需要的是戰爭學,宰相需要的是關系學。 而吳起,最不擅長處理各方關系,最不懂得揣摩別人心理,他一意孤行,性格直爽,在大庭廣眾之下,多次給魏武侯難堪;在信陵君做了宰相后,面對既成事實,他居然跑去和信陵君論理,想要扭轉不可能扭轉的局勢。這樣一個對關系學一竅不通的人,這樣一個對官場一無所知的人,又怎么能夠做宰相?君王需要常伴在自己身邊的,不是曠世奇才,而是聽話的跟班。你吳起縱然有扭轉乾坤的能力,但是你就是不適宜做宰相。 而且,吳起手中權力越大,魏武侯越害怕。五萬魏武卒天下無敵,五萬魏武卒只聽從于吳起一個人。五萬魏武卒如果舉事,魏國的江山就要改名換姓;五萬魏武卒如果陣前倒戈,魏國的江山就要四分五裂。吳起和他的五萬魏武卒決定著魏國的命運,魏國不在魏武侯手中,而在吳起一個人手中。 |
|
來自: start-start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