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痔瘡的氣功如何操練 1.化痔功
中醫以為,不論內痔、外痔,皆因邪滯命門、腰陽關、長強,負氣機失調而致,練化痔功可以化解,此功分為四法。 (1)采陽排邪法。就是采太陽之精氣,打開邪滯諸穴,排除邪氣的方法。天天上午八九點鐘,背對太陽,自然站立,周身放松,自然呼吸。吸氣時,意念從邪滯諸穴吸進太陽精氣,吐氣時,意念將邪氣呼出。這樣吐納10多分鐘,感到邪滯之穴有熱感,周身欲汗為度。 (2)拍打貫氣法。采陽排邪后,兩手慢慢抬起于丹田前,掌心向上,腹式呼吸,漸漸吸氣,并意念陽氣從勞宮進入邪滯諸穴。下腹鼓起,邪滯諸穴有熱與膨脹感時,兩手慢慢伸到命門,由輕到重地拍打。當吸氣到不能再吸人時,漸漸吐氣,呼向下丹田,兩手收回,捧住命門稍守一會,再做第2次。一直拍打貫氣使邪滯諸穴有微汗時為度。留意從勞宮吸氣到命門要收陰提肛,不要追求內氣運行路線。內氣在體內運行,有它固有的路線。堅持這樣練,癥狀就會減輕。 (3)通便法。通便不用服yao,每次大便前喝l杯開水,喝水前,稍人靜放松,每喝一口漸漸吞下,意念開水的熱氣流經脊柱內側,過命門,腰陽關,長強到肛門,對很多病人來說,通便效果勝于吃yao。 (4)止血法。大便時不要硬掙,稍微人靜放松,要順脊柱往大腦提。這樣解大便又快,又不致出血。 2.小周天功 天天晚上坐在床上練功,取雙盤腿,先調勻呼吸,然后意守丹田片刻,再將氣慢慢引向會陰、尾閭、命門、大椎、百會、天目、承漿、中丹田至下丹田。練功時間以早、晚為最佳。 3.五式梅花樁療痔功 病人取仰臥位,頭墊高,全身舒松自然,舌抵上腭,雙目微啟,一志凝神,意守丹田,自然呼吸。功法分四式: (1)提肛。吸氣時用全力提肛,意念導引氣上行,盡量使會陰和丹田相接;吸氣時松肛,肛門與丹田一起松弛,一緊一松,反復做27次。 (2)揉丹田。意念放在兩手勞宮穴,將兩手搓熱,左手壓住右手,按于丹田,作逆時針方向揉腹8次。 (3)通陰陽。兩手中指相疊。點按百會穴1分鐘,意守丹田,呼氣時提肛,吸氣時松肛。 (4)和帶脈。取盤坐位,兩手身前相握,兩少商穴相接,上身自左向右轉9次,復自右向左轉9次,自然呼吸。 4.紅砂手功 練習時身體正直,目視前方,兩腳分開同肩寬,兩手自然叢貼于兩腿外側,十指朝前,排除雜念,思想集中于呼吸上,然后書以腰為軸,雙掌從兩側平舉,再緩慢放下,交叉于體前,接著,取逆式呼吸,鼻吸鼻呼。吸氣時唇輕閉,舌抵上腭,收腹擴胸,氣沉丹田;同時上身向左轉90度,雙臂向上,向外劃弧,再架于頭項上,掌心向上,十指相接,同時兩膝屈,十趾抓地,提肛。呼氣時舌尖放下,凸腹收胸,以意負氣流沿任督脈進行,并使丹田之氣貫達兩掌;同時兩臂向下、向外劃弧,再置體前交叉,松肛;如有矢氣時,要像忍大便忍去,不能漏氣。向左轉一呼一吸后,再上身向右轉90度,動作和向左轉相同。提肛、松肛,以增大括約肌的運動量,反復進行,對治療痔瘡有直接作用。一般呼吸數次后,氣貫小臂與兩掌,小臂變硬,掌感酸麻,肛門四周有熱感覺,大腿兩側有兩股暖流直下涌泉,甚至腿臂顫抖,兩臂向兩側平舉時,手腕和肩關節發出響聲,腸鳴和打嗝跟蹤而來,尤以雙掌托天時反應最為強烈。 5.柱中提肛功 (1)提肛功。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微內扣,兩膝微屈,并微內扣,使檔圓。兩手自然下垂,身體中正,全身放松,調勻呼吸,舌尖抵上腭,目光由遠及近,輕輕閉上,意守丹田,吸氣時兩膝慢慢伸直,兩手用力握拳,兩肩順勢上聳,牙關緊閉,同時腹部內收,肛門內縮上提,如忍大便狀,稍停,呼氣時兩膝屈曲,下腹部充氣,兩手放松還原,如此反復練36次。 6. 晚睡前,面朝東方,雙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雙手放在丹田處,左手在下,右手在上,雙目微閉,精神集中,意守會陰,吸氣時提肛,隔肌上升,腹部內凹,至不能再吸氣為止,略停一會.再慢慢呼氣,呼氣時隔肌下降,腹部外凸,放松會陰。如此反復進行,20次以上,后逐漸增加次數 . 以上是專家針對"防治痔瘡的氣功如何操練"的介紹,感謝您的耐心閱讀,但由于網絡內容的局限性很強,也許我們的文章沒有很實際的解決您的疑問,在此深表歉意,同時,為了更好的解決您的困擾,我們特聘請了一批臨床經驗豐富的專家全天在線坐診,您可以利用網上聊天的簡單方式直接與醫生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