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經方臨證指南61-70

     學中醫書館 2013-01-17
    經方臨證指南61-70
    經方臨證指南61-70
         
    61.柴胡桂枝湯證

        鼻淵案

        劉渡舟醫案:鐘x x,男,21歲。患慢性鼻竇炎5年,每因外感而誘發,發則頭痛,流涕黃濁而腥臭。此次發病已2周,飲食及二便皆正常,但惡風寒。舌質淡苔白,脈弦。《素問?氣厥篇》說:“膽移熱于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惡風寒者,營衛不和之故。
        柴胡12克 黃芩9克 桂枝9克 白芍9克 生姜9克 半夏9克 黨參6克 大棗5枚 炙甘草6克。服三劑藥后復診,訴說服藥后覆被須臾,即周身微有汗出,每次服藥都如此,三劑服盡,則頭痛、濁涕霍然大減。5年來服各種中西藥都沒有這樣好的效果。因于上方內加黃連3克 續服三劑而愈。


        皮膚發涼案

        劉渡舟醫案:李x x,女,48歲。所患之證頗奇,周身酸疼時,皮膚有如涂清涼油一般發涼透膚,伴見胃脘發脹,以進食后更甚。心悸,大便干。舌紅苔白。柴胡12克 黃芩9克 桂枝6克 白芍6克 半夏9克 生姜9克 炙甘草6克 瓜蔞30克。 
        服藥后腹中作響,矢氣甚多,共進六劑,皮膚發涼及胃脹悉除。

      【解說】柴胡桂枝湯是小柴胡湯與桂枝湯的合方,既具小柴胡湯解郁利樞之功,又兼桂枝湯調和營衛,調理氣血陰陽之能。臨床上多用于以下幾種病證:1少陽病證與太陽病證同時并見,即胸脅苦滿或脅背作痛而又見有發熱惡寒,或肢節煩疼等,用本方治療效果甚佳;② 肝氣竄證,發病特點是患者自覺有一股氣在脅脘胸背,甚至四肢流竄,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凡氣所竄之處,則覺疼痛或脹滿,用本方有特效;③ 本方去大棗,人參,加鱉甲,牡蠣,紅花,茜草等軟堅化瘀之藥,治療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及早期肝硬化等,出現腹脹,脅痛如針刺,面色黧黑,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等證,堅持久服,常用良效。
        
           
    62.柴胡加桂枝湯證

        劉渡舟醫案:張x x,女,59歲。素有風濕性心臟病。初冬外感,發熱惡寒,頭痛無汗,胸脅苦滿,心悸,不時有氣從心下上沖咽喉,則煩悸不寧。處方:柴胡12克 黃芩6克 桂枝9克 半夏9克 生姜9克 大棗5枚 炙甘草6克。三劑而諸證皆安。


      63.  柴胡加芍藥湯證

        劉渡舟醫案:郝x x,女,22歲。肝氣素郁,經常胸脅發滿,胃脘疼痛,每屆月經來潮之時則小腹拘攣疼痛。處方:柴胡12克 半夏9克 生姜9克 黨參6克 白芍9克 大棗6枚 炙甘草6克 當歸尾6克 澤蘭9克。連服六劑而愈,
      

      64.  柴胡桂枝干姜湯證

        脅脘疼痛案

        劉渡舟醫案:鄭x x,女、62歲。右脅及胃脘部劇烈疼痛已5天,大便溏泄,每日二三次,舌質淡苔薄,脈弦。
        柴胡12克 黃芩6克 桂枝6克 干姜6克 花粉12克 牡蠣12克 炙甘草6克 
        服藥三劑后,疼痛大減,大便已成形,每日一次,上方續服三劑而愈。


        腹脹案

        劉渡舟醫案:劉x x,男,35歲。因患肝炎住某傳染病醫院。最突出的癥狀是腹脹特別明顯,尤其以午后為嚴重,坐臥不安。伴大便溏稀不成形,每日二三次,小便反少,且口渴欲飲。舌質淡嫩苔白滑,脈弦緩而軟。肝病及脾,中氣虛寒,而又肝氣不疏,所以大便雖溏而腹反脹。
        柴胡10克 黃芩6克 桂枝6克 干姜6克 花粉12克 牡蠣12克 炙甘草6克 
        連服六劑后,腹脹消,大便也轉正常。


        慢性腹瀉案

        劉渡舟醫案:齊x x,男,42歲。患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己近5年。腹痛腹瀉,午后為甚,大便有粘液,輕則每日3-4次,重則每日7-8次,往往因過食生冷或精神緊張而加重。伴見口苦心煩,失眠,口渴欲飲,不思飲食,小便短少,下肢腫脹。舌邊尖紅,苔白厚,脈弦而緩。證屬太陰脾寒而肝膽郁熱。柴胡10克 黃芩6克 桂枝12克 干姜12克 花粉12克 牡蠣20克 炙甘草10克。 
        服藥七劑后,腹瀉減為每日1-2次,腹痛減,精神好轉,續上方加黨參9克,又連服二十余劑,諸癥皆消。后經纖維結腸鏡檢查,潰瘍愈合。


        心悸案

        劉渡舟醫案:史x x,女,60歲。三年前確診為冠心病,近三個月來心悸明顯,心電圖提示為頻發性室性早搏。證見心悸心煩,手指麻木,伴口苦口干,不欲飲食,兩脅疼痛連及后背。大便稀溏,每日三四次,午后腹脹,小便不利。舌質紅,苔白滑,脈弦緩而結代。
        柴胡12克 黃芩6克 干姜6克 桂枝10克 花粉10克 牡蠣30克 茯苓30克 炙甘草12克 四劑。服藥后心悸明顯減輕,便溏腹脹等證也減。上方又服七劑后,諸證皆消,心電圖檢查提示大致正常。因改為苓桂術甘湯加太子參以善其后。 
           
    消渴案

        劉渡舟醫案:劉x x,男,48歲。患糖尿病已3年,又有肝炎及膽囊炎病史。證見口苦口干,渴欲飲水,飲而不解渴。查尿糖(++++)。伴有胸脅滿而心煩,不欲食,食后腹脹,大便稀溏,每日二三次。舌質紅,苔薄白,脈弦。柴胡14克 黃芩10克 干姜10克 桂枝10克 花粉15克 牡蠣30克 炙甘草10克。服藥七劑后,口渴明顯減輕,口苦消失。上方加太子參15克又繼續服用近二十劑后,諸證全部消失。復查尿糖(一)。

      【解說】柴胡桂枝干姜湯是小柴胡湯的一個變方,治療邪傳少陽,樞機不利,三焦氣寒,津液不布而見“往來寒熱,胸脅滿微結,心煩,渴而不嘔,小便不利,但頭汗出”等證。但從臨床上看,屬于少陽氣郁而三焦氣寒的病證并不很多見,然而這并不妨礙本方在臨未上的廣泛運用。從本方的藥物組成來看,由于內含甘草干姜湯及桂枝甘草湯二個基本方,所以,常用來治療少陽氣郁而兼脾陽不足或心陽不足之病變。
        甘草干姜湯是溫補中陽的基本方子,理中湯和四逆湯都是在此方基礎上加味而成。從這個意義上看,柴胡桂枝干姜湯既能清解少陽膽熱,又能溫補太陰脾寒,所以用來治療少陽膽熱兼有太陰脾寒證(簡稱“膽熱脾寒”)常能獲令人滿意的療效。膽熱脾寒的臨床特點是既有胸脅苦滿或疼痛,口苦咽干,心煩等證,又有脘腹脹滿,大便稀溏,不欲飲食等證。這與大柴胡湯治療少陽病而兼陽明腑實對照而言,恰有寒熱虛實鑒別的意義。臨床上這種“膽熱脾寒”的情況多見于慢性肝膽疾患中,由于長期服用清利肝膽之藥而導致脾氣虛寒,或日久雜治,以致寒熱錯雜,舍此方則無他法,用此方則無不有立竿見影之功,真可謂是萬世之絕方。
        桂枝甘草湯是溫通心陽的基本方,《傷寒論》中凡是取溫補心陽的方劑都以此作為基礎,如桂甘龍牡湯,苓桂術甘湯等。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柴胡桂枝干姜湯又具有清解少陽膽熱和溫補心陽的雙重治療作用。因此,臨末上可以用來治療少陽氣郁而兼心陽不足的病證。心主血脈,心陽不足則無力運行血脈,因而常表現為頭暈,肢體麻木,或心下逆滿,氣上沖心等證狀,這為臨床治療心腦血管病變又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頭暈案

        劉渡舟醫案:王xx,男,68歲。患頭暈已數年,近期加劇,腦電圖提示腦血管供血不足。伴有口干苦,心煩,偶或右脅作疼,大便稀溏,每日二次,有下墜感,繞臍腹痛,下肢怕冷。舌質胖紅,脈弦。服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原方加白芍15克七劑后,大便轉為正常,不下墜,脅腹疼痛止。頭暈亦隨諸證而有明顯減輕。上方去白芍,續服七刑而女。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

        癲癇案

        劉渡舟醫案:尹x x,男,32歲。患癲癇病,平素頭暈,失眠,入寐則吃語不止 。胸脅苦滿,自汗出而大便不爽。癲癇時常發作,望其人神情發呆,面色青白,舌質紅,苔白而干,脈沉弦。頭暈,胸脅滿而脈弦,證屬少陽無疑。入夜夢吃猶如白晝譫語,自汗出又不惡寒,復兼大便不爽,已露陽明腑熱之機。此病得于驚恐之余,又與肝膽之氣失和有關。《傷寒論》說:“胸滿煩驚,……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與此證極為合拍。柴胡9克 黃芩9克 半夏9克 生姜9克 茯苓9克 桂枝6克 龍骨9克 牡蠣18克 大黃6克 鉛丹4.5克 大棗6枚。
        服一劑后,吃語止而胸脅滿去。精神好轉,但見氣逆,欲吐不吐之狀,加竹茹,陳皮各10克 再服二劑而證全消。此后癲癇未發。


        小兒舞蹈癥案。

        劉渡舟醫案:張x x,男,9歲。患小舞蹈癥已二年,久治不愈。手足舞蹈,躁動不安,口中叫喊,謳啞不可辨。入夜少寐而煩,但神識尚清,能識父母,知好惡,非癲非癡。脈弦滑,舌紅苔黃膩。病屬肝膽氣火交進,痰熱交郁而陽氣不潛。
        柴胡12克 黃芩9克 半夏9克 生姜9克 大黃6克 茯苓9克 龍骨12克 牡蠣12克 鉛丹4克 菖蒲6克 郁金9克 膽星6克 竹瀝30克 
        服藥四劑后,手足躁擾得安,夜能安寐,癥狀顯著好轉。遂去鉛丹改為生鐵落,再進三劑,其病竟愈。


        肢體震顫案

        劉渡舟醫案:劉x x,女,38歲。素有肢體顫抖疾患,1976年因悼念周恩來總理過哀而病又發作,較前更為嚴重。頭搖肢顫,觀之令人神亂。曾服平肝熄風之品而效不明顯。因其人大便秘,胸脅脹,舌質紅,苔黃白相兼,脈弦勁有力,辨為肝膽氣郁而化火,火動則神搖,而風從內生。柴胡12克 黃芩9克 半夏12克 生姜9克 桂枝6克 黨參6克 茯苓12克 大黃6克 龍骨18克 牡蠣18克 鉛丹3克 大棗5枚。 
        服藥僅三劑,振搖頓止,其證轉安。

      【解說】本方由小柴胡湯去甘草,加桂枝、茯苓、大黃、龍骨、牡蠣、鉛丹而成,具有開郁泄熱,鎮驚安神之功,用治少陽不和,氣火交郁,心神被擾,神不潛藏而見胸滿煩驚,譫語,心煩,小便不利等證。觀《傷寒論》中所說“煩驚”, “譫語”,皆屬神志之為病,所以臨床上常用本方治療因肝膽氣郁所致的精神分裂癥,癲癇,小兒舞蹈癥等,往往有效。應該注意的是,鉛丹有毒,使用時必須用棉紗布包裹入煎,用量切勿過大,一般不超過5克,而且不要連續長期使用,以免造成蓄積性鉛中毒。如果不用鉛丹,亦可用生鐵落代之。 
    小建中湯證

        產后腹痛案

        劉渡舟醫案:李xx,女,38歲。產后失血過多,患腹中疼痛,痛時自覺腹皮拘急向里抽動,須用熱物溫暖方能緩解。舌質淡嫩而苔薄,脈弦細。血虛不能養肝,肝氣急則橫逆犯脾,脾主大腹,所以腹中拘急疼痛而遇寒更甚。
        桂枝10克 白芍30克 當歸10克 生姜9克 大棗7枚 炙甘草6克 飴糖40克。服藥三劑而痛止。


        脅痛案

        劉渡舟醫案:范x x,男,42歲。素有肝炎病史,兩脅疼痛而以右脅為甚,經服柴胡劑而不效。其人不欲飲食,體疲腹脹,心悸氣短,面色青黃不澤。舌質嫩,苔薄白,脈弦而緩。土衰木盛,少陽病而兼太陰氣血不足,按理當先建其中,而后斟用柴胡湯方為得法。
        桂枝9克 生姜9克 白芍18克 大棗12枚 炙甘草6克 飴糖30克。服藥三劑而諸證大為減緩,患者自認為是向來所沒有的效果,于是上方又進三劑,脅痛竟止。

      【解說】小建中湯是在桂枝湯調和脾胃,調和氣血陰陽的基礎上,倍川芎藥酸甘益陰以柔肝,加用飴糖甘溫補中以緩急。所以,本方在補益脾胃之中兼能平肝膽之氣,又能緩解筋脈之拘急,用小建中湯在臨床上不但能夠治療由于脾胃虛弱,氣血不和,陰陽失調所致的心中悸而煩,腹中急痛等證,還可以治療由于肝膽氣機不利所致的脅痛。《內經》說:“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小建中湯屬于甘溫補益之劑,能建脾氣以化氣血,肝膽得陰血濡養則氣柔而條達,所謂培土即可以制木的道理就在于此。根據臨床經驗,治療因肝膽疾患導致脾氣虛弱而見有肝脾證候者,可以先服小建中湯,然后再用小柴胡湯去黃芩加芍藥則療效更佳。 
         
    理中湯證

        浮腫案

        劉渡舟醫案:張x x,女,44歲。患目窠浮腫,脹如臥蠶,兩目流淚涓涓不止,遇見風寒或勞累時更為嚴重。其人面色薰黃,舌體胖大而嫩,苔薄白水滑,脈沉。淚多主于陰氣內盛,陰盛則陽弱,陽虛不能行水化濕,則水濕邪氣泛溢為腫。
        黨參9克 白術15克 干姜3克 炙甘草6克 茯苓24克 黃芪18克 砂仁3克 桔梗3克 肉桂3克 陳皮6克。 
        服藥二劑后,證情明顯減輕,轉用真武湯溫腎利水,三劑,加服腎氣丸20 丸,服藥盡而后腫消淚止。

      【解說】理中湯以理中焦,是治理中焦太陰脾家虛寒的主方。太陰虛寒證,或因寒濕邪氣直中太陰,或因過食生冷內傷脾陽而成,脾陽虛弱,中虛不能運化,則寒濕凝滯。所以太陰虛寒以脾陽弱而寒濕盛為二大特點。理中湯能溫補太陰脾陽,也能散中焦寒濕。如果中焦虛寒未能得到及時的溫補,發展下去就能導致下焦腎陽不足。《傷寒論》說:“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也,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仲景早已示人脾腎陽氣互相影響的關系。本案先投理中湯加肉桂,治脾而顧及腎;后用真武湯溫腎以暖脾,即取意于此。
        臨床運用理中湯,隨證加減的方法比較多,比如兼見胃寒氣逆,惡心嘔吐者,加丁香,吳茱萸,名為丁萸理中湯;兼見胃寒吐蛔者,加烏梅、川椒,名為椒梅理中湯;兼見寒濕下注而腰痛肢重者,加蒼術、附子,名為蒼附理中湯;兼濕邪蘊郁,小便不利者,加茯苓、澤瀉,名為苓澤理中湯;兼大腸濕熱,雖下利但粘滯不爽者,加黃連,名為黃連理中湯等等,靈活化裁,每可取效。
        《傷寒論》中還有改理中湯為理中丸一法。功用雖同,但服法很有講究。服用理中丸治療太陰虛寒下利證,一定要遵循“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的服藥方法。今人喜食冰制之物,即使冬日寒涼,也多有食冰糕,冰淇淋之類者,以致寒冷傷中者不少。每每服用理中丸,一日不過三丸,設若無效,則謂理中丸無功,而不知其服藥不得法之故。所以,服藥方法不可不深究。


        下利案

        劉渡舟醫案:曾治一患兒,出生才六個月,卻患下利三個月。詢其致病原因,在于其母恐母乳不足而在三個月時即以牛肉湯喂之。稚弱之體,不能受肥厚之物,運化功能受損,以致下利日十余次。舌質淡嫩,苔白略膩,投以理中湯原方,黨參6克 干姜1.5克 白術3克 炙甘草3克 水煎喂服,二劑而愈。 
         
    四逆湯證

        腹痛陰抽案

        劉渡舟醫案:羅x x,男,50歲。夏暑天熱而汗出頗多,自覺躁熱干渴。入夜又行房事,事后口渴更甚,乃持杯大口飲喝涼水。不多時便覺小腹急痛,陰莖內抽,手足發涼,次日來診,其脈沉而弱。舌質嫩苔白。此少陰陽虛而復受陰寒之重證,急當回陽散寒以救逆。
        附子12克 干姜10克 炙甘草10克 小茴香6克 蓽澄茄6克。服藥僅一劑,則痛止厥回而安。

      【解說】足少陰腎為一身陽氣之總司,若少陰陽氣一衰,則周身陽氣也隨之而衰。所以,當少陰真陽衰竭,證候顯露時,就應速投四逆湯急溫,絕不可因循觀望。從本案治療來看,患者在夏日汗多耗氣之時行房、先傷其陽,復又暴飲涼水而致寒氣內客厥陰經脈。厥陰經脈繞陰器而抵少腹,所以腹痛而陰抽。但從脈沉弱,四肢厥冷來看,是少陰腎陽已衰,所以急用四逆湯溫回少陰真陽以救逆,加小茴香,蓽澄茄入厥陰以散肝經寒邪。藥證相合,故能一劑而愈。


       65. 四逆加人參湯證

        但欲寐案

        劉渡舟醫案:曹x,年在花甲之外,其子挾掖來診。患者終日精神萎靡不振,昏沉嗜睡,夢其先祖老輩亡人,仍著昔時衣裝迎其同歸,自以為陽壽已至,言訖而淚下。診其脈沉弱無力,舌胖苔白。此陽光不振而群陰用事,故但欲寐而夢見鬼狀,屬少陰虛寒證,病情雖危,急溫猶可活之。
        附子15克 干姜6克 炙甘草9克 人參9克。服藥三劑后,曹叟精神漸增,眠睡安然,亦不復夢見昔日故人。后來改用桂附八味丸與補中益氣湯服至二十余劑,漸至康復。

      【解說】《傷寒論》說:“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以此一脈一證作為辨證要點,揭示了少陰病陰陽俱虛而以陽虛為主的病理變化。脈微主陽虛,脈細主陰虛,但是“微”在前而“細”在后,則含有以陽虛為主的涵義。所謂“但欲寐”,形容病人似睡非睡,精神萎靡不振的狀態。神以精為體,精以神為用。精氣充實,則神態自然充沛;精氣不足,則神態萎靡而衰敗。少陰屬腎,主蟄,為封藏之本,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如果少陰陰陽皆虛,精氣不足,自然出現“但欲寐”。本案老翁年逾花甲,精氣不足,腎臟已衰,陽光不振而群陰用事,非四逆湯不能溫之;但四逆湯能回少陰陽氣而不能補少陰之陰氣,所以加人參生津滋陰,又能大補元氣。所以,四逆加人參湯用于亡陽虛脫而脈沉不起,以及陽損及陰,陰陽兩傷者,最為妥當。


       66. 白通湯證

        肢厥腹瀉案

        劉渡舟醫案:林x x,男,60歲。因食涼冷之物而病腹瀉,每日四五次,腹中幽幽冷痛,手足厥冷,脈沉伏欲絕,先投四逆湯,服藥后腹痛似乎有所減輕。但腹瀉仍未能止,脈象如故。復思《傷寒論》有“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之說,想來正為此證而設。
        附子15克 干姜15克 蔥白5莖。服藥一劑,即脈起而手溫,再服一劑,腹瀉止而安。

      【解說】白通湯即四逆湯去甘草加蔥白而成。蔥白辛滑性熱,專能通陽氣而破陰寒,用于溫陽劑中,可以疏通被郁之陽氣。所以,白通湯適用于少陰寒證,陰邪太盛不但傷陽,而且抑遏陽氣,以致陽氣既不能固于內,又不能通于脈,處于既虛且郁的狀態。這種情況與單純的陽虛證既有共同的一面,如下利,四肢厥冷;又有不同的一面,單純陽虛脈見微弱欲絕,而陽虛且郁則表現為脈沉伏不起。四逆湯只能回陽救逆,卻不能回陽通郁。所以,臨床治療陽虛性下利肢厥而用四逆湯不效時,即可考慮改用白通湯治療。清代醫家錢潢曾說:“(四逆湯)甘草所以緩陰氣之急,和姜附而調護中州;(白通湯〕蔥則辛滑行氣,可以通陽而解散寒邪。二者相較,一緩一速,故其治也,頗有緩急之殊也”。 
          
    67.桃花湯證

      下利膿血案

        劉渡舟醫案:程x x,男、56歲。患“腸傷寒”住院治療己四十多天,仍大便瀉下膿血,血多而膿少,每日三四次。伴腹痛陣發,手足發涼,神疲體倦,飲食減少。其人面色夭然不澤,舌體胖大質淡,脈弦緩。此為脾腎陽虛,寒傷血絡,下焦失約,屬少陰虛寒下利便膿血無疑。但因久利之后,不僅大腸滑脫不禁,而且氣血亦為之虛衰,所以治療當溫澀固脫兼益氣生血。
        赤石脂30克 (一半研末沖服。一半入湯劑煎煮)炮姜9克 粳米9克 人參9克 黃芪9克 
        服三劑后膿血止;再服三劑大便轉常,腹中安和,飲食增進。轉用歸脾湯加減,鞏固療效而收功。

      【解說】桃花湯是專門為治療少陰虛寒下利,久病入絡,由氣分深入血分,以致脾腎陽虛,氣不攝血的下利便膿血證而設。根據臨床觀察,本證一般具有以下幾個臨床特點:① 大便稀溏,滑脫不禁,膿血雜下,但血色晦暗不澤,其氣腥冷不臭,無里急后重及肛門灼熱感;② 伴見腹痛綿綿而喜溫按;③ 由于久利而傷津液,所以往往小便不利。服藥后,大便止則小便利,膿血除則腹痛止,是屬于溫澀固脫,治病求本之法。此外,本方對久痢,久泄,凡屬虛寒滑脫者,皆可應用。


     68.   桂枝人參湯證

        協熱下利案

        劉渡舟醫案:陳x x,女,19歲。外感風寒已四五天,頭身盡痛,發熱惡寒,大便作瀉,每日四五次,腹中綿綿作痛。曾服蕾香正氣散無效。脈浮弦而緩,舌苔薄白而潤,此太陽病,外證未除,協熱而利,表里不解,當用桂枝人參湯主之。
        黨參10克 干姜10克 白術10克 炙甘草6克 桂枝12克。先煮理中湯,后下桂枝,晝夜分溫三服,兩劑而愈。

      【解說】桂枝人參湯即是理中湯加桂枝之法,理中湯溫補中焦虛寒,桂枝解散太陽表邪,屬于表里同治。《傷寒論》中治療表里同病有幾個原則:一是表里俱實,或是表虛里實,應先解表,后治里。先表后里也是一般常用的方法;二是表實里虛,應先治里,然后再解表,否則表邪人里則使病情更為復雜;三是表里俱弱,則往往需要表里同治,桂枝人參湯證即屬于表里俱虛的病變。所以,凡遇到表里同病的情況,一定要分清表里治療之先后。
      “協熱下利”是表里同病的一種典型表現,也就是下利協同表證的發熱同時出現。但這種情況又分為寒熱虛實二種不同,有里熱下注而下利,協同表實發熱者,有里寒下利而協同表虛發熱者,前者可用葛根芩連湯治療,后者則需用桂枝人參湯治療。這在臨床上也應該辨識清楚。 
        
    69.真武湯證

        頭痛案

        劉渡舟醫案:李x x,男,32歲。患者為汽車司機,夏日開車時,因天氣炎熱,常在休息時暢飲冰鎮啤酒或汽水,每日無度。至秋即覺頭痛,每每在夜晚發作,疼痛劇烈,必須以拳擊其頭部,或服止痛藥片始能緩解。伴有視物昏花,病程已一月多。望其人面色黧黑,舌質淡嫩,苔水滑,脈沉弦而緩。此屬陽虛水泛,濁陰上竄,清陽被蒙之證。
        附子12克 茯苓18克 白術9克 生姜12克 白芍9克 桂枝6克 炙甘草6克。服藥六劑后,頭痛明顯減緩,改服苓桂術甘湯四劑而愈,


        房勞傷飲案

        劉渡舟醫案:郝x x,男,30歲。夏月行房事后,因覺躁熱而飲涼啤酒近一升,至黎明時忽覺少腹疼痛拘急,不一會,疼痛加劇,四肢頭面冷汗淋漓,其妻陪同急請中醫診治。其人面色蒼白,詢知小便短少色清。兩手脈皆沉,尺部脈尤甚,舌苔白潤。此乃少陰陽虛寒證,水邪不化為病。附子12克 生姜12克 茯苓15克 白術10克 白芍10克。服藥一劑而安。


        腹痛腹瀉案

        劉渡舟醫案:孫x x,女,60歲。左上腹部隱隱冷痛如掌大,每于子夜時分疼痛發作,丑時腹瀉,完谷不化,有粘液如涕,或如爛柿,腹中雷鳴,出冷汗,納食減少。經服胃舒平,酵母片及溫胃理氣等中藥無效,病程已有三個多月,詢知病證起于天寒食冷,因體陽虛弱,以致脾腎俱寒。先用附子粳米湯,服二劑后胃痛,腸鳴減輕。再診時告知后背惡寒而疼痛,改用真武湯溫陽利水,以治寒邪。
        附子15克 生姜15克 白芍10克 白術10克 茯苓15克。二劑后腹背疼痛止,惡寒輕,腹瀉未作。因左脅有時作疼,是寒邪犯于厥陰,于上方中加入吳茱萸15克 又服一劑而證消。

        【解說】真武湯,又稱玄武湯。玄武為北方鎮水之神,因本方有扶陽祛寒鎮水之功,所以名為真武湯,用于少陰陽虛有寒,水氣不化等證,《傷寒論》說:“腹痛小便不利……此為有水氣”,指出了本證的病機的關鍵所在。陰虛陽亢者多動風,而陽衰陰盛者每多動水,這是疾病發生發展的一個基本規律。陽虛動水,一般用苓桂劑進行治療,如果病及于腎,陽氣虛衰,心悸頭眩站立不穩振振欲僻地,則必須用真武湯治療。服用真武湯后,腎陽得溫,而水氣猶未能盡化,則又可能用苓桂劑溫藥和之。 
         
    70.黃連阿膠湯證

        失眠案

        劉渡舟醫案:劉渡舟醫案:張x x,男,25歲。心煩意亂,尤其以入夜為甚,難以睡眠。常覺居室狹小,憋悶不堪,而欲奔赴室外。舌尖紅赤起刺如草莓,脈數。此乃心火燔燒而腎水不能上承,以致心腎不能相交,火盛于上,水虧于下,形成水火失濟,陰陽不和之證。 
        黃連10克 黃芩6克 阿膠10克 白芍12克 雞子黃2枚 竹葉6克 龍骨12克 牡蠣12克.服一劑煩減,二劑寐安。

        失眠案

        劉渡舟醫案:孫x x,男,22歲。患者心煩面赤,頭上汗出,夜寐不實。伴頭目眩暈,耳鳴,口干欲飲,小便黃。舌質紅絳而少苔,脈細數。證屬陰虛火旺。當歸10克 黃連10克 黃柏10克 黃芩6克 生地12克 熟地12克 黃芪12克 牡蠣18克.三劑后汗止,面赤減,但心煩郁悶更甚,夜難入眠。此因歸芪甘溫,汗雖止而心火未清,所以難以入眠,乃變瀉火固表為清心滋陰之法,用黃連阿膠湯治之。
        黃連6克 黃芩6克 阿膠10克 白芍10克 雞子黃2枚.服藥三劑,恬然入睡。

      【解說】黃連阿膠湯是治療少陰陰虛火旺,心腎不交,水火失濟之方。少陰包括了手少陰心與足少陰腎。心主火而位居于上,腎主水而位居于下,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心火要不斷下降以溫腎水,使腎水不寒;腎水亦需不斷上承以濟心火,使心火不亢。心腎借助經脈的聯系與構通,使得上下水火交濟,以維持人體陰陽的相對平衡狀態。如果少陰腎水虧虛,心火無制而上炎,就會導致心腎不交,水火失濟的病理狀態。這種病理狀態所產生的最常見的病證就是“心中煩,不得臥”。心煩不得臥寐是說心煩之證為重而并非一般,其舌脈的特點是:舌質紅絳少苔或光絳無苔,甚則舌尖紅赤起刺狀如楊梅,脈細數或弦數。黃連阿膠湯中苓、連苦寒以瀉心火;雞子黃,阿膠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腎水;芍藥與芩、連相配,酸苦涌泄以瀉火,與雞子黃,阿膠相配,酸甘化液以滋陰,同時還能斂熱安神以和陰陽。因而全方具有滋陰瀉火,交通心腎之功。但臨床運用時,一定要注意煎服方法。一是阿膠烊化后兌入湯藥中;二是雞子黃不可與藥同煎,應當等待去滓稍涼時納入湯中,攪令相得服之。


        更年期綜合征案

        劉渡舟醫案:程x x, 女,47歲。天癸將竭,已值更年期,患病至今已有三年多。每次發病開始時便覺心中煩亂,莫能言狀,繼而周身烘熱難忍,少頃則蒸蒸汗出,汗出后則熱去而安。每次發作約5分鐘。近來發作頻繁,每半小時左右發作一次,不分晝夜,夜不能安寐。伴見大便或干或稀而不調。舌質紅絳少苔,脈弦按之無力。
        黃連12克 黃芩3克 阿膠12克 白芍6克 雞子黃2枚.服藥五劑后顯效,病發次數減少,每天發作僅4-6次,夜寐轉佳。改用“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投三甲復脈湯,又服十余劑而愈。

      【解說】觀本案病證,先心中煩亂,再周身供熱,最后汗出而退,如此循環不已者,屬于陰不制陽,陰陽失調的病理反映,多見于婦女更年期。診治之法,以調和陰陽為原則,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從腎調治,凡見舌質紅絳少苔,心煩而不得寐者,用黃連阿膠湯滋陰降滅,交通心腎;二是從脾胃調治,凡見舌質淡而苔白,納食不香者。用桂枝湯調和脾胃以滋營衛陰陽;三是從肝膽調治,凡見舌苔白膩,心悸膽怯,頭暈嘔惡者,用溫膽湯清利肝膽以化痰熱。黃連阿膠湯雖以滋陰降火為主,但對于陰虛較甚的患者,若服藥后火熱證已去。則應該減少芩、連的用量。或去掉芩、連而加強滋陰養液的作用。因為陰虛火旺證的關鍵是在于陰虛不能濟火,如單純用滋陰或單純用降火的方法都無濟于事,二者必須同用。待其火勢已減,如果再用芩、連則恐其苦寒反而化燥成火,所以應當減量或去之,而增加滋陰之劑以防火勢再起。在這種情況下,最佳的方劑選擇就是三甲復脈湯。三甲復脈湯從黃連阿膠湯演化而來,無芩連苦寒化燥之弊,有三甲填補真陰之功,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少陰陰虛證的治本之法。


        咽干案

        劉渡舟醫案:趙x x,男,49歲。患慢性肝炎數年,現癥以口中干涸乏津為主,口腔有麻木不適感,舌體硬而有倦縮之狀,舌尖紅赤,脈沉弦。曾用益胃湯,白虎湯加花粉等治療均無效。證屬陰虛少津無疑,為何治療無效?于是又仔細詢問其證,才得知尚有心中煩,夜寐不安等證。改用黃連阿膠湯治療。黃連6克 黃芩3克 阿膠10克 白芍10克 雞子黃2枚.服藥僅三劑,則口腔濕潤,干渴不復存在。

      【解說】本案以口中干涸為主訴,先用益胃湯,白虎湯加花粉等治療反而無效,原因就在于辨證時沒有抓住心煩不得寐這一主證,因而就忽視了腎水不足復加心火上炎這一病理變化。所謂主證,也就是辨證要點,這是決定全局而占主導地位的證候,直接反映了疾病的基本性質及規律,因而也是最可*的臨床依據。只有抓住主證,才符合辨證的思維方式,才能進一步認清兼證與變證,分清辨證的層次,從而使辨證的程序井然有序。因而,抓住主證是臨床取得療效的關鍵所在。但是,臨床上要做到嫻熟地抓住主證并非容易之事。因為病人的主訴有時并非辨證所需的主證,這就容易造成錯覺。所以首先要求醫者多讀書,讀好書,把每一種病證,每一個方劑的主證,及其主要病機熟記于心中;其次,還要在臨床上多實踐,多揣摩,反復印證,才能提高抓主證的水平。


        月經淋漓案

        劉渡舟醫案:陳x x,女,25歲。月經淋漓不斷,往往前次月經未盡,下次又潮,伴見面色萎黃,疲乏無力,心煩難寐,或偶而得眠,又亂夢紛紜,反增疲倦。曾多次服用溫補澀血之劑,六脈滑數,舌紅尖赤,心火上炎,無水以制,陽亢不能入于陰中,故爾心煩難寐;心主血脈,心火盛則血不安經,因此月經淋瀝不止。然而心火上炎,實由腎水不滋所致。
        黃連10克 黃芩6克 阿膠10克 白芍10克 雞子黃2枚.服藥五劑則血止寐安。

      【解說】黃連阿膠湯治療月經琳漓崩漏而有陰虛火旺見證者,療效很好。《素問?評熱病論》說:“胞脈者,屬心而絡于胞中”。如果腎水虧而不足以上濟心火,心火卻移熱于胞宮之中,逼迫胞中血溢而不安于經脈之中。則發生經淋崩漏之證。經血屬陰類,經血淋漏不止,則更傷陰氣,陰氣傷則火更熾,從而導致一種不良的循環。通過滋陰降火的方法,而重新恢復陰陽的平衡狀態,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腰腿寒冷案

        劉渡舟醫案:李x x,男,43歲。1978年10月,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自覺兩下肢發冷,并逐漸向上發展至腰部,向下至足心,寒冷之狀,如赤腳立于冰雪之中,寒冷透骨,并有下肢麻木,有一時如蟲行皮中狀。以后寒冷又進一步發展至于兩脅之間。伴有陽痿不舉,小便淋漓。一年半來,曾在北京各大醫院,經中西醫多方治療均無效。視其雙目有神,面色紅潤,舌質絳,脈弱略數。初按肝膽氣郁,陽氣不達之陽郁厥證淪治,投四逆散加黃柏,知母無效。再診時,詢知有心煩寐少,多夢,身半以上汗出。此當屬黃連阿膠湯證,但下肢為何厥冷?因而想到《傷寒淪》中曾說:“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足下惡風……”。以及“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由此可見,凡火熱盛于上者,必痹于下,而形成上下陰陽格拒之勢。本證火氣獨在上,故心煩不得眠而身半以上汗出;陽氣不下達,故腰腿以下厥冷。
        黃連9克 黃芩3克 阿膠9克 白芍6克 雞子黃2枚.服藥三劑后,下肢寒冷麻木等明顯減緩,心煩汗出等證也大有好轉。上方加丹皮6克 并同時服用知柏地黃丸而愈。

      【解說】本案辨證分析較為詳細,在此無需多語。但是,細心的讀者會注意到,前述附子瀉心湯證宋某一案,與本案病證極為相似,為什么彼用附子瀉心湯而此則用黃連阿膠湯?確實,二案證候表現皆為上熱下寒,上下水火失交之象。但是附子瀉心湯證的形成是以真陽不足為前提,熱是真熱,寒是真寒,所以,必須用附子以溫下寒,用三黃以清上熱;而黃連阿膠湯證的形成則是以真陰不足為前提,由于心火獨盛于上而陽氣不能下煦,所以用滋陰降火的方法治療。雖然此二者均出現上熱下寒的證候表現,但通過四診合參,就不難發現二者的不同之處。附子瀉心湯證由于以陽虛為前提,所以往往見有大便稀溏,形寒汗出,舌質淡嫩或暗紅,舌體胖大,苔白或苔白潤;而黃連阿膠湯證由于以陰虛為基礎,所以往往可見口咽干燥,小便短赤,舌質紅絳或光絳無苔,舌體瘦小等證。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玖玖|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日本高清在线观看WWW色|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日韩在线视频线观看一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最新国产AV最新国产在钱| 国产美女裸体无遮挡免费视频| 色窝窝免费播放视频在线| 自偷自拍亚洲综合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人妻系列| 精品香蕉久久久午夜福利|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 国产波霸爆乳一区二区| 不卡乱辈伦在线看中文字幕|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 2020国产欧洲精品网站|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国产宅男宅女精品A片在线观看| 色香欲天天影视综合网| 男人把女人桶爽30分钟| 亚洲男人AV天堂午夜在|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乱人伦中文字幕成人网站在线| 亚洲二区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尤物|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综合|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国产AV福利第一精品| 日韩欧美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2020 | 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网站|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不卡|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18禁| 女人被黑人躁得好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