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威本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揭開了黑洞的成長之謎,多年來科學家一直認為位于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成長與宿主星系的演化同步,然而,新的觀測發現這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同點,該校天體物理學和超級計算研究中心教阿里斯特·格雷厄姆認為黑洞自身增長的速度遠遠超出了我們之前所認為的演化過程。 ![]() 最新研究發現黑洞的增長速率遠超過預期,尤其是“中間質量”的黑洞在此項研究中逐漸“暴露” 在星系內,各種類型的天體都競相利用星際氣體,要么形成新的恒星,要么被星系中央黑洞作為原料,目前對星系內彌散氣體研究所得出的模型和理論已經超過了數十年,確定了每類天體演化過程中利用彌散氣體的分配比,這樣可有效地為星系中央的黑洞提供較多的原料。本項研究刊登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研究發現星系中恒星質量每增加十倍,那么中央黑洞的質量就會增加100倍左右,因此在一定范圍內星系和黑洞演化具有某種程度的協同作用,但是研究人員還發現了相反的行為,比如在質量較低的星系內,恒星團總量可包含數以百萬計的恒星,以支配星系中央的黑洞。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認為恒星團可包含大約0.2%的星系質量,這項發現似乎也揭開了天文學中關于黑洞質量區間的謎團,即介于恒星級與100萬倍太陽質量之間的黑洞已經在新研究中逐漸顯露,這些“中間質量”的黑洞依然可以輕易吞食任何恒星和其他潛在的宇宙天體,如果它們運行的軌道非常靠近黑洞的話,后者的引力將有效地控制并壓碎靠近的天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