礬石丸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礬石30g 杏仁10g 上2味,共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大如棗核,納入陰道,每日 一次。 (功效)清熱利濕,殺蟲止癢。 (主治}婦女白帶頻,或陰戶濕癢,舌苔白或黃而膩,脈滑 細(xì)數(shù)。 (臨證加減) 1.若濕熱偏重,兼見黃赤帶下者,酌加苦參、土茯苓、黃 柏、黃連;屬寒濕者,酌加生牡蠣、生龍骨、小茴香、吳茱萸 等;陰癢重者,酌加蛇床子、雄黃等。[方與輥] 2.白帶頻,伴有陰癢者,本方去杏仁、蜜,加椿木皮各等 份,再加五倍子少許,煎洗陰道,而后再納礬石丸人陰道.[方極] 3.女子陰中瘡,裹礬石末如棗核,內(nèi)陰中。[醫(yī)心方] 4.本方合蛇床子散,加樟腦,煉蜜為丸,作小指大,長一 寸,更用白粉為衣,盛于錦囊,內(nèi)陰中良。[類聚方廣義] 5。杏仁、雄黃、礬石、元寸少許,共為細(xì)末,和敷陰中, 治婦女陰中生瘡。[壽世保元] 6.礬石丸加減治療宮頸糜爛:以枯礬、兒茶、五倍子、白 芨各等份,冰片小于10倍量為基礎(chǔ)方。若白帶多、穢臭者加黃 柏、黃連、苦參;糜爛面較深者加蛤粉、煅石膏;宮頸充血明 顯,伴小腹及陰道灼熱者加青黛。上藥共研細(xì)末,蜜封消毒。以 消毒帶線棉球蘸藥粉貼于糜爛面,次日取出,隔Et沖洗換藥。Lj: 海中醫(yī)藥雜志,1989,(5):153 7.礬石丸加減治療滴蟲性陰道炎:用豬膽汁合枯礬,以及 適量冰片制成栓劑,置人陰道深處。隔Et工次,5次為1個(gè)療 程。用藥3-10次后,鏡檢滴蟲轉(zhuǎn)陰,且陰道分泌物中的膿球、 雜菌、乳酸桿菌等全部消失,白帶消除陰癢治愈;陰道充血治 愈。僅有小部分患者有輕微而短暫的局部刺痛、灼熱或分泌物增 多等不良反應(yīng)。[陜西中醫(yī),1988,c6,:253] 8.礬石丸加味外治帶狀皰疹:采用內(nèi)服中藥,外敷二味拔 毒膏,即白礬、雄黃各等份,按3:7加凡士林調(diào)成糊狀。隔日 換藥1次。[陜西中醫(yī),1989,《8,;351] 9.珠礬丸治療囊蟲病:患者均經(jīng)皮下結(jié)節(jié)病理活檢確診; 病程2月一9年;7例合并腦囊蟲病,并反復(fù)發(fā)作癲癇,皮下結(jié) 節(jié)10--40個(gè)。本方以礬石配伍珍珠粉,用黃蠟、蜂蜜煉制成丸 如豌豆大,于飯后用溫開水送服,每服3g,每日3次,療程60 -70天。[陜西中醫(yī),1987,(9)。402] 10。礬石干葛粉治療腳汗癥:即以白礬、干葛各等份,煎水 洗滌、浸泡治療,收到較好效果。 11.應(yīng)用明礬防治病毒性肝炎:用生明礬一味研粉裝入膠 囊,每服1克,每日3次,用于治療傳染性肝炎、肝硬化引起的 黃疸及阻塞性黃疸,使癥狀很快改善,黃疸及早消退,肝功能迅 速恢復(fù)等作用。膽礬石有毒,內(nèi)服尤當(dāng)慎重。劑量大刺激性亦 大,可引起口腔、喉頭燒傷、嘔吐、腹瀉等毒性反應(yīng),甚至虛 脫、死亡.中毒后可用牛奶洗胃,并用鎂鹽作為抗酸劑。虛脫者 當(dāng)對(duì)癥治療。 12.礬石丸加減外洗治療真菌性陰道炎:本方用明礬、大黃 各30g,地膚子15g,茵陳10g。每日1劑,水煎3000ml,早晚 各坐浴15~30分鐘。月經(jīng)期暫停治療,再次月經(jīng)后復(fù)查。用藥 3一15日.[江西中醫(yī)藥,1991,(1):93 13。用杏仁燒作灰,乘熱綿囊納陰中,日二易之,名治陰癢 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