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天干宜忌 《滴天髓》(作者:明代開國軍師劉伯溫)說:甲木參天,脫胎要火。春不容金,秋不容土。火熾乘龍,水宕騎虎。地潤天和,植立千古。 甲木為陽木,純陽之木,參天雄壯。火是木的子女,旺木得火而愈繁榮。生于春則欺壓金,而不能容金共存;生于秋則助金,而不能容土共存。寅午戌三合局,丙丁多見而坐辰,則能歸;申子辰,壬癸多見而坐寅,則能納。使土氣不干,水氣不消,則能長生。 乙木雖柔,刲羊解牛。懷丁抱丙,跨鳳乘猴。虛濕之地,騎馬亦憂。藤蘿系甲,可春可秋。 乙木,生于春如桃李,夏如禾稼,秋如桐桂,冬如奇葩。坐丑未能制柔土,像割宰羊、解割牛一樣,只要有一丙丁,則雖生申酉之月,也是無所畏懼的;生于子月,而又壬癸發(fā)透,即使身坐午火,也能發(fā)生。所以益知坐丑未月之為美。甲與寅字多見,弟從兄義,就像藤蘿攀附在大樹上,不畏斫伐。 丙火猛烈,欺霜侮雪。能煅庚金,逢辛反怯。土眾成慈,水猖顯節(jié)。虎馬犬鄉(xiāng),甲木若來,必當(dāng)焚滅(一本作虎馬犬鄉(xiāng),甲來成滅)。 火是陽氣的精髓,丙火灼陽之至,所以猛烈,不畏秋而欺霜,不畏冬而侮雪。庚金雖然堅固,力能煅之,辛金本柔,合而反弱,因為丙辛合化為水。土是火的子女,見戊己多而成慈愛之德;水是他的長官,遇壬癸水旺而顯忠節(jié)之風(fēng)。至于未遂炎上之性,而遇寅午戌三位,露甲木則燥而焚滅。 丁火柔中,內(nèi)性昭融。抱乙而孝,合壬而忠。旺而不烈,衰而不窮,如有嫡母,可秋可冬。 丁干屬陰,火性雖陰,柔而得其中和。外柔順而內(nèi)文明,內(nèi)性昭融,乙非丁的親生之母,乙畏辛而辛抱之,不像丙抱甲而反能焚甲木一樣,不同于乙抱丁而反能晦丁火一樣,其孝不同于常人。壬為丁之正官,壬畏戊而丁合,外則撫恤戊土,能使戊土不欺壬水,內(nèi)則暗化木神,而使戊土不敢抗拒壬水,其忠心不同于常人。生于秋冬,得一甲木,則依靠他的生發(fā)而不滅,而使自己火焰至無窮,所以說可秋可冬。這都是柔弱之道。 戊土固重,既中且正。靜翕動辟,萬物司命。水潤物生,火燥物病。若在艮坤,怕沖宜靜。 戊土不是城墻堤岸之土,和己相比較,特高厚剛燥,是己土發(fā)源之地,得乎中氣而且正大。春夏則氣開而生萬物,秋冬則氣合而成萬物,所以為萬物之司命。他氣屬陽,喜潤不喜燥,坐寅怕申,坐申怕寅。因為沖則根動,所以宜靜。 己土卑濕,中正蓄藏。不愁木盛,不畏水狂。火少火晦,金多金光。若要物旺,宜助宜幫。 己土卑薄軟濕,好比是戊土枝葉之地,也主中正而能蓄藏萬物。柔土能生木,不是木所能克,所以不愁木盛;土深而能納水,非水所能蕩,所以不畏水狂。無根之火,不能生濕土,所以火少而火反晦;濕土能潤金氣,所以金多而金光彩,反清瑩可觀。此其無為而有為之妙用。如果要萬物充盛長旺,唯有土勢深固,又得火氣暖和才行。 庚金帶煞,剛健為最。得水而清,得火而銳。土潤則生,土干則脆。能贏甲兄,輸于乙妹。 庚金是天上的太白,帶殺而剛健。健而得水,則氣流而清;剛而得火,則氣純而銳利。有水之土,能全其生;有火之土,能使其脆。甲木雖強,力足以砍伐他;乙木雖柔,合化而反弱。 辛金軟弱,溫潤而清。畏土之疊,樂水之盈。能扶社稷,能救生靈。熱則喜母,寒則喜丁。 辛是陰金,不是珠寶之金。凡是溫軟清潤的,都是辛金。戊己土多而能埋,所以怕土多;壬癸水多而必秀,所以喜歡水多。辛為丙的臣下,合丙化水,使丙火臣服壬水,而安扶社稷;辛為甲的長官,合丙化水,使丙火不焚甲木,而救援生靈。生于九夏而得己土,則能晦火而生存;生于隆冬而得丁火,則能敵擋寒冷而養(yǎng)之。所以辛金生于冬月,見丙火則男命不貴,即使貴也不忠;女命克夫,不克也不和。見丁男女皆貴且順。 作者按:辛金軟弱,和庚金的剛健不同。但是遇寒就喜丁,有無火不功的意思,有的人拘泥辛是珠玉之金的說法,一概而論的認(rèn)為怕火毀傷,這就大錯而特錯了。 壬水通河,能泄金氣,剛中之德,周流不滯。通根透癸,沖天奔地。化則有情,從則相濟。 壬水即癸水之發(fā)源,是昆侖之水;癸水即壬水之歸宿,是扶桑之水。有分有合,運行不息,所以稱為百川,也有認(rèn)為癸水是雨露之水的。申為天關(guān),乃天河之口,壬水長生于此,能泄西方金氣。周流之性,沖進不滯,剛中之德猶然可見。若申子辰全而又透癸,則其勢沖奔,不可遏制。如東海本發(fā)端于天河,復(fù)成水患,命中遇“申子辰全而又透癸”,如果無財官制約,其禍當(dāng)不可謂不大!合丁化木,又生丁火,則可謂有情;能制丙火,不使其奪丁之愛,故為夫義而為君仁。生于九夏,則巳、午、未、申火土之氣,得壬水熏蒸而成雨露,所以雖從火土,仍可相互幫助。 癸水至弱,達(dá)于天津。得龍而運,功化斯神。不愁火土,不論庚辛。合戊見火,化象斯真。 癸水乃陰之純而至弱,所以扶桑有弱水。達(dá)于天津,隨天而運,得龍以成云雨,乃能潤澤萬物,功化斯神。凡柱中有甲乙寅卯,皆能運水氣,生木制火,潤土養(yǎng)金,定為貴格,火土雖多不畏。至于庚金,則不賴蜞生,也不忌其多。只有合戊土化火,戊生寅,癸生卯,皆屬東方,故能生火。這是一種觀點而已,豈不知地不滿東南,戊土之極處,也就是癸水之盡處,乃太陽升起的方位,所以化火。凡戊癸得丙丁透,不論衰旺,秋冬皆能化火。 論干支異同 山陰沈孝瞻《子平真詮》說:天地之間,一氣而已。惟有動靜,遂分陰陽。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極動靜之時,是為太陽太陰;少者初動初靜之際,是為少陰少陽。有是四象,而五行具于其中。水,太陰;火,太陽;木,少陽;金,少陰;土,陰陽老少、木火金水沖氣所致。有五行,為什么又要有十干十二支呢?因為有陰陽,因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各有陰陽。就拿木來說,甲乙,木之陰陽。甲,乙之氣;乙,甲之質(zhì)。在天為生氣,而流行于萬物的,是甲;在地為萬物,而承茲生氣的,是乙。再細(xì)分,生氣之散布的,甲之甲,而生氣之凝成的,甲之乙;萬木之所以有枝葉的,乙之甲,而萬木之枝枝葉葉,乙之乙。方其為甲,而乙之氣已備;及其為乙,而甲之質(zhì)乃堅。有是甲乙,而木之陰陽具在。那為什么有有寅卯,又與甲乙分陰陽天地而論呢。以甲乙而分陰陽,則甲為陽,乙為陰,是木之行于天而為陰陽。以寅卯而陰陽,則寅為陽,卯為陰,是木之存于地而為陰陽的。以甲乙寅卯而統(tǒng)分陰陽,則甲乙為陽寅卯為陰,木之在天成象而在地成形的緣故。甲乙行乎天,而寅卯受之;寅卯存乎地,而甲乙施之。所以甲乙如官長,寅卯如該管地方。甲祿于寅,乙祿于卯,如府官之在郡,縣官之在轄區(qū),而各司一月之令。甲乙在天,故動而不居。建寅之月,豈必當(dāng)甲?建卯之月,豈必當(dāng)乙?寅卯在地,故止而不遷。甲雖遞易,月必建寅;乙雖遞易,月必建卯。以氣而論,甲旺于乙;以質(zhì)而論,乙堅于甲。而一些粗俗之書謬論,以甲為大林,盛而宜斬,乙為微苗,脆而莫傷,可見他們不知陰陽之理啊。以木類推,其余可知,唯獨土為木火金水沖氣,故寄旺于四時,而陰陽氣質(zhì)之理,也同此論。欲學(xué)命理的人,必須先知干支之說,然后可以入門。 論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淵海子平》作者徐大升認(rèn)為: 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賴金生,金多水濁。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盛水縮;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弱。 金能剋木,木堅金缺;木能剋土,土重木折;土能剋水,水多土流;水能剋火,火多水熱;火能剋金,金多火熄。 金衰遇火,必見銷鎔;火弱逢水,必為熄滅;水弱逢土,必為淤塞;土衰遇木,必遭傾陷;木弱逢金,必為砍折。 強金得水,方挫其鋒;強水得木,方泄其勢;強木得火,方化其頑;強火得土,方止其焰。強土得金,方制其壅。 論四時之木宜忌 《窮通寶鑒》(命理學(xué)書籍,又名《攔江網(wǎng)》,作者朝代不詳)一書說:生于春月之木,余寒猶有。得火溫燠,別無盤屈之患。得水潤之,而有舒暢之美。然水多則木濕,水缺則木枯,必須水火既濟方佳。至于土多則損力堪虞,土薄則豐財可許。如逢金重,見火無傷,假使木強,得金乃發(fā)。 夏月之木,根干葉燥,盤而且直,曲而已伸。欲其水盛,而成滋潤之力,誠不可少。忌其火旺,而招焚化之憂,故獨為兇。喜土在薄,不宜重厚,厚則反為災(zāi)咎。惡金在多,不可欠缺,缺則不能琢削。重重見木,徒以成林。疊疊逢華,終無結(jié)果。 秋月之木,氣漸凄涼,形漸凋敗。初秋之時,火氣未除,猶喜水土以相滋。中秋之令,果已成實,欲得剛金而修削。霜降后不宜水盛,水盛則木漂。寒露節(jié)又喜火炎,火炎則木實。木多有多材之美,土厚無己任之才。 冬月之木,盤曲在地。欲土金而培養(yǎng),惡水盛而亡形。金縱多不能克伐,火重見溫燠成功。歸根復(fù)命之時,木病安能輔助。惟忌死絕,只宜生旺。 論四時之火宜忌 《窮通寶鑒》一書認(rèn)為:生于春月,母旺子相,勢力并行。喜木生扶,不宜過旺,旺則火炎。欲水既濟,不愁興盛,盛則沾恩。土多則蹇塞埋光,火盛則傷多爆燥。金見多可以施功,縱重疊妻財猶遂。 夏月之火,勢力行權(quán)。逢水制,則免自焚之咎。見木助,必招夭折之患。遇金必作良工,得土遂成稼穡。金土雖為美麗,無水則金燥土焦。再加火助,太過傾危。 秋月之火,性息體休。得木生,則有復(fù)明之慶。遇水克,難逃隕滅之災(zāi)。土重而掩息其光,金多而損傷其勢。火見火以光輝,縱疊見而轉(zhuǎn)利。 冬月之火,體絕形亡。喜木生而有救,遇水克以為殃,欲土制為榮,愛火比為利。見金而難任為財,無金而不遭妻害。天地雖傾,水火難滅。 論土四時宜忌 《窮通寶鑒》一書還認(rèn)為:生于春月,其勢虛弱。喜火生扶,惡木太過。忌水泛濫,欲喜比助。得金而制木為祥,金若多仍盜土氣, 夏月之土,其勢燥烈。得盛水滋潤成功,忌旺火煅煉焦赤。木助火炎,生克無良。金生水泛,妻財有益。見比肩蹇滯不通,如太過又喜木襲。 秋月之土,子旺母衰。金多而耗盜其氣,木盛而制伏純良。火重重而不厭,水泛泛而非祥。得比肩則能助力,至霜降不比無妨。 冬月之土,外寒內(nèi)溫。水旺財豐,金多子秀。火盛有榮,木多無咎。再加土助猶佳,惟喜身強足壽。 論四時之金宜忌 《窮通寶鑒》認(rèn)為:生于春月,余寒未盡,貴乎火氣為榮,性柔體弱,欲得厚土輔助。水盛增寒,難施鋒銳之勢。木旺損力,反招銼鈍之危。金來比助扶持最喜,比而無火,失類非良。 夏月之金,性尚在柔,形未執(zhí)方,尤嫌死絕。火多而卻為不厭,水盛而滋體呈祥,見木而助鬼傷身,遇金而扶持精壯。土薄而最為有用,土厚而埋沒無光。 秋月之金,當(dāng)權(quán)得令。火來煅煉,遂成鐘鼎之材。土多培養(yǎng),反為頑濁之氣。見水則精神越秀,逢木則琢削施威。金助愈剛,剛過必缺。氣重愈旺,旺極則害。 冬月之金,形寒性冷。木多則難旋琢削之功,水盛而未免沉潛之患。土能制水,金體不寒,火來取土,子母成功。喜比肩聚氣相扶,欲官印溫養(yǎng)為利。 論四時之水宜忌 《窮通寶鑒》認(rèn)為:生于春月,性濫滔淫。再逢水助,必有崩堤之勢。若加土盛,則無泛漲之憂。喜金生扶,不宜金盛,欲火既濟,不要火多。見木而可以施功,無土而仍愁散漫。 夏月之水,執(zhí)性歸源,時當(dāng)涸際,欲得比肩。喜金生而助體,忌火旺而太炎。木盛則耗盜其氣,土旺則克制其流。 秋月之水,母旺水相,里瑩表光。得金助則能清澄,逢土旺則嫌混濁。火多而財盛,太過不宜。木重而妻榮,中和為利。重重見水,增其泛濫之憂,疊疊逢土,始得清平之意。 冬月之水,司令專權(quán)。遇火則增暖除寒,見土則形藏歸化。金多反曰無義,木盛是謂有情。土太過克制水死,水泛漲喜土為堤。 作者按:《滴天髓》一書論十干的宜忌,可以說義理精深,沈孝瞻的論干支異同,可以說論前人之未論。徐大升論五行生克,《窮通寶鑒》論五行四時宜忌,都是言簡意賅,提煉精華,詳略得當(dāng),論述高明。但初學(xué)習(xí)的朋友,恐怕很難理解悟透,于是特簡要概括的說一下,目的是讓研究命理朋友,知道宜忌所在,從而知道用神所在,以及如何去取用神。 日主屬木,必須辯明木勢盛衰。木重水多就為盛,宜金砍木,金少者逢土也好。木微金剛則為衰,適宜火制金,火少逢木也妙。至于水盛則木漂,取土為上,火次之。土重則木折,取木為上,水次之。火多則木焚,取水為上,金次之。 日主屬火,必須辯明火力是有余還是不足,火炎木多,則為有余,宜水濟之,水衰的,逢金也妙。火弱水旺,則為不足,適宜土制水,土衰的逢火也妙。至于木多則火熾,取水為上,金次之。金多則火熄,取火為上,木次之。土多則火晦,取木為上,水次之。 日主屬土,必須辯明土質(zhì)的厚薄,土重水少則為厚,適宜木疏土。木弱的,逢水也佳。土輕木盛則為薄,宜金制木,金弱的,逢土也妙。至于火多則土焦,取水為上,金次之。水多則土流,取土為上,火次之。金多則土弱,取火為上,木次之。 日主屬金,必須辯其金質(zhì)得老與嫩。金多土厚就是老,宜火煉金,火衰的逢木也妙。木重金輕則為嫩,宜土生金,土衰的逢金也佳。至于土多則金埋,取木為上,水次之。水多則金沉,取土為上,火次之。火烈則金傷,取水為上,金次之。 日主屬水,必須辯其水勢的大小。水多金重則為大,宜土御水,土弱的逢火亦妙。水少土多則為小,宜木克土,木弱的逢水也佳。至于金多則水濁,取火為上,木次之。火炎則水灼,取水為上,金次之,木多則水縮,取金為上,土次之。 論五行四時九州分野宜忌 萬育吾說過:二氣,是指陰陽;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時 ,是指春、夏、秋、冬;地,是指冀、青、兗、徐、揚、荊、梁、雍、豫九州。天有陰陽,行于四時;地有五行,具于九州。正如朱熹所謂五行的質(zhì)具于地、氣行于天,所以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都是以時地相為用的。今天談?wù)撁淼娜耍恢撽庩栁逍卸恢嬲摲接绾蜁円龟幥纾杂心耆赵聲r同而貴賤壽夭懸殊很大,于是便說五行不值得相信,沒有依據(jù),告訴別人不要信命理,那是不可信的等。其實,人生天地,莫逃五行;九州分疆,風(fēng)氣異宜,陰晴寒暖,理難一律。人稟天地靈氣以生一時,得氣各自不同,所以貴賤壽夭難以完全八字拘泥。以甲乙寅卯屬木來說,生于兗、青為得地,春令為得時。丙丁巳午屬火,生于徐、揚為得地,夏令為得時。戊己辰戌丑未屬土,生于豫州為得地,四季月為得時。庚辛申酉屬金,生于荊梁為得地,秋冬為得時。壬癸亥子屬水,生于冀、雍為得地,冬令為得時。況且晝夜陰晴之間有寒有暖,陰陽造化之內(nèi)有喜有忌,生克制化,抑揚輕重,妙在認(rèn)識、知道其中的通變,不可固執(zhí)一論。 所以,從這段論述我們可以得知:凡八字用神所取在木的,生于春季,產(chǎn)于東方的必發(fā),晴雨晝夜相同。如果生于秋季,產(chǎn)于西方的不發(fā),天雨夜深猶甚,天晴傍午更遜。用神所取在火的,生于夏季,產(chǎn)于南方必發(fā),天晴傍午大發(fā),天雨夜深稍差。如果生于冬季,產(chǎn)于北方不發(fā),天晴傍午尚可,天雨夜深更遜。用神所取在土的,生于三、六、九、十二月的,產(chǎn)于中原地區(qū)必發(fā),天晴傍午大發(fā),天雨夜深稍滅。若生春令,產(chǎn)兗青諸域不發(fā),天青傍午尚可,天雨夜深更遜。用神所取在金者的,生于秋季,產(chǎn)西方必發(fā)。天雨夜深猶可,天晴傍午稍滅。如果生于夏季,產(chǎn)于南方不發(fā),天晴傍午尚可,天域夜深更遜。用神所取在水的,生于冬季,產(chǎn)于北方必發(fā),天雨夜深大發(fā),天晴傍午稍滅。如果生于夏季及三、六、九、十二月,而又生于南方,天雨夜深尚可,天晴傍午更差。大凡八字用神,全賴天時、地利交互資助。兩得的大發(fā),得天時而不得地利的次之,得地利而不得天時的又次之。如果天時地利都不得,那么用神無所依附,就像獨木不能成林,孤軍不能勝利,必然是屬于貧夭之命。然而先哲曾說:勤儉以救貧,攝生以治夭。這又是指人要當(dāng)自盡力,足以培補命理的不足。 論比肩宜忌 劫財敗財同 《子平撮要》一書說:比肩要逢官煞制,《玄機賦》又說:日干無氣遇劫為強。 比肩為什么要官煞制呢?原因是日主太強,八字中比肩、劫財、敗財疊加出現(xiàn),而傷官、食神很少,必須官煞以制之比劫,才可遵循正軌。就如人的兄弟眾多,必須長官以法律制度約束,嚴(yán)師加以教導(dǎo),才能成人才一樣。所以《子平撮要》一書指出:比肩要逢官煞制。那日干無氣為什么說遇到劫財為強呢?因為日主太弱,八字中也無正印,而官、煞、財、傷很重,不得己而借助劫財、敗財之贊助。就如人的身體弱或殘疾,不能自立,必須兄弟朋友的幫忙,才可轉(zhuǎn)弱為強。所以《玄機賦》里說:日干無氣,遇劫為強。 論食神宜忌 《子平撮要》說:用之食神不可奪,《古歌》記述:食神最喜劫財鄉(xiāng)。 所用之食神,為什么不可奪?因為如果日主太強,八字中比劫林立,而財官很少,正好依靠食神盡其所長,盜泄日主精華,使八字達(dá)到一種相對中和狀態(tài),如果遇見印綬來奪食神,那就失去了平衡的作用和機會。就像人正好年輕力壯,應(yīng)該抒發(fā)抱負(fù),進取利名。如果以輕微的物欲迷惑他,讓虛榮之心束縛他,這不是貽誤他的成長嗎?所以《子平撮要》說:用之食神不可奪。食神為什么又最喜劫財呢?因為日主太弱,八字中食神太多,而又有財無印,用財星而日主力量難勝,用食神而元氣更傷,也就是說,日主或因為支出太大,或事務(wù)太繁重,或者體力透支,精神不足,不得已借助兄弟朋友(劫財、敗財)幫助輔佐一樣。所以《古歌》記述:食神最喜劫財鄉(xiāng)。 論傷官宜忌 《古歌》記述:傷官傷盡最為奇。又說:傷官見官禍百端。《子平撮要》說:傷官猶喜見財星。《玄機賦》指出:傷官用印宜去財。《古歌》記述:傷官不怕比劫逢。 傷官為什么傷盡為奇?因為日主太強,八字比劫重逢,而財星太少,正依靠傷官生財,以平衡日主,不至于讓他強上加強,物極必反。就像人年少家貧,必須振奮精神,擴張事業(yè),所以《古歌》說:傷官傷盡最為奇。傷官為什么又見官為禍呢?因為日主太強,八字中比劫重逢,而傷官當(dāng)?shù)溃绻娬伲瑒t傷官必奮起與之作對。就像人不講理打官司,恃強抗拒官方,最后的結(jié)局必然是自己吃虧。所以說:傷官見官禍百端。傷官為什么喜見財?因為日主太強,八字中比劫重逢,而傷官、正官又同處戰(zhàn)爭地位,則必用財化解。就像人被官府治罪,通過罰款抵消罪責(zé)一樣。所以《子平撮要》說:傷官猶喜見財星。傷官用印為什么宜去財?如果日主太弱,八字中傷官疊出,正好依靠印綬生他,扶助他,才可以避免傷官盜瀉的危害。如果遇見財星,則印綬受到破傷。就像人體弱事繁,需要休息靜養(yǎng),服藥調(diào)攝的時侯,怎么可以再叫他從事繁重的工作?如果日主太弱,八字中傷官重逢,用傷官而元氣經(jīng)不住盜泄,用財煞,而身體經(jīng)不起摧殘,只有取比肩、劫財、敗財為用,才避免此患。就像人精神萎靡,不能治事,必然依靠情投意合的朋友的幫助。所以《古歌》說:傷官不怕比劫逢。 論財星宜忌 《子平撮要》一書說:用之財星不可劫。《古歌》記述:身強財旺皆為福,若帶官星更妙哉。還說:日主無根財太重,全憑印綬護身軀。《玄機賦》指出:財旺者遇比何妨。子平也說:日主無根,棄命從財。 作為用神的財星為什么不可奪呢?因為日主太強,八字財星不多,官煞罕見,正依靠財星為用,如果遇見比劫,則財星被沖克破壞。就像家貧人口多,就一點點積蓄,全依靠這少數(shù)儲金維持生活,怎么經(jīng)受得住再被盜泄?所以《子平撮要》一書說:用之為財不可劫。財旺身強,為什么又帶官星好呢?因為日主太強,八字中比劫雖然多,而財星頗旺,身強用財,固是美事,再帶官星,克制比劫,妙不可言。就像人身強家富,本來就高興,如果再進貢得官,顯榮鄉(xiāng)里,那是喜上加喜的事。所以《古歌》說:身強財旺皆為福,若帶官星更妙哉。財太重,又為什么全憑印綬呢?因為日主太弱,八字中財星疊見,比劫沒有,必須印綬護持日主,才避免財多耗身之患。就像人的資財富足,而無自治能力,必賴椿萱庇蔭,才無失散之憂。所以《古歌》講述:日主無根財太旺,全憑印綬護身軀。財旺為什么遇比劫無妨呢?因為日主太弱,八字中財星疊見,印綬無權(quán),必須比劫相助,才達(dá)到眾志成城的效果。就像人財產(chǎn)豐盈,自己沒法兼顧,必須選會計為自己管理一樣。所以《玄機賦》一書說:財旺遇比無妨。日主無根,為什么棄命從財呢?因為日主太弱,八字中財疊見,想借助印綬護持,而印綬力量不足。想借助比劫幫助,而比劫缺少或力量不夠,沒辦法之下,只有棄命從財,反取財為用神。就像人家貧親逝,沒有兄弟姐妹,只有丟下男人的尊嚴(yán),作贅婿之新郎,才可以避免凄涼之苦,而得家庭溫馨。所以子平說:日主無根,棄命從財。 論正官宜忌 《子平撮要》說:用之正官不可傷。還說:官輕見財為福利。《繼善篇》(五行文章,作者不詳)說:有官有印,無破作廟廊之材。《玄機賦》記述:重犯官星,只宜制伏。 用之官星,為什么不可傷?因為日主太強,八字中比劫太重,財星不多,正依靠官星制約比劫,使比劫不敢奪財,如果遇見傷官來傷害,那么官星失其效力,而比劫就因失去約束而猖狂。就如一個人家境富足,全憑法律保護,如果社會動蕩,官方治理不力,盜賊橫行,身家不保,那么還談什么小康家庭呢?所以《子平撮要》說:用之正官不可傷。官星輕為什么說見財為福呢?因為日主太強,八字中比劫重,官星輕,單憑沒有力量的官星,不能制約有氣的比劫,必須借助財來生官,而官星才有效力。就像人因矛盾打官司,如果具有充足理由,又有富裕的地位,那么長官必格外垂青,有所偏向,而速行宣判。所以《子平撮要》說:官輕見財為福利。有官為什么又要有印呢?因為日主太弱,八字中官星很旺,比劫很少,必須印綬生扶,而官星才成為我的福。就如人既得功名,又受權(quán)印,即可建功立業(yè),利國福民。否則不過一閑差,怎么能更圖遠(yuǎn)大理想?所以《繼善篇》說:有官有印,不被沖破,可作廟廊之材。重犯官星,為什么只宜制伏?因為日主太弱,八字中官星太多,印綬不見,有可無生,不得已借助傷官以傷之,使之不被徹底克死。就像人窮勢單遇到官司,屢遭判罰敗訴,如果遇到有權(quán)有勢的人支持,為他據(jù)理抗?fàn)帲涂赊D(zhuǎn)危為安。所以《玄機賦》說:重犯官星,只宜制伏。 論七煞宜忌 《繼善篇》說:身強煞淺,假煞為權(quán)。經(jīng)書上說:煞輕者喜財生之。《玄機賦》認(rèn)為:煞重身輕,制鄉(xiāng)有益。還說:身弱有印,煞旺無妨。子平認(rèn)為:日主無根,棄命從煞。 身強煞少或力量不夠,為什么要假煞為權(quán)?因為日主太強,八字中比劫多,財星少,官星力單勢薄,灰暗不明,正賴七煞補官星的不足,以制比劫,使比劫不敢覬覦財星。就像人財產(chǎn)豐富,既沒權(quán)勢,又沒法律保護,必須聯(lián)合父老鄉(xiāng)親中強有力的,形成自我保護,也就如同古人自治一樣。所以《繼善篇》說:身強煞淺,假煞為權(quán)。煞輕為什么喜財生呢?因為日主太強,八字中比劫重,七煞輕,如果借助七煞來制約比劫,而七煞畏難思退,必須財星來資助他,才有效力。就如同人僻居鄉(xiāng)里,因事相爭,每每借助鄰里間德高望重,家有實力的人,為他排難解紛。而事前事后需要出資感謝報到一樣。所以經(jīng)書說:煞輕者喜財生之。煞重身輕,為什么制約之處鄉(xiāng)有義?因為日主太弱,八字中七煞多,比劫少,既無比劫奪財,沒必要用七煞助身,這是一定借助食神傷官制約七煞,才可以自我生存。就像人家資頗富,并無親族貧窮的和他爭奪為難,他又何苦借助權(quán)豪以幫助之名剝削自己呢,他必然用其智謀來搪塞豪強的盤剝,才可得到安樂。所以《玄機賦》認(rèn)為:煞重身輕,制鄉(xiāng)有益。身弱有印,為什么煞旺無妨?因為日主太弱,八字中七煞雖旺,得印綬生身,仍無他害。就像人知識淺薄,家資富裕,小人逼迫,好像危險。然而得椿萱庇蔭,自身有福報,仍可高枕無憂。所以《玄機賦》說:身弱有印,煞旺無妨。日主無根為什么棄命從煞呢?因為日主太弱,八字中七煞太多,既無印綬護身,比劫相勢,又沒有傷食制約七煞,孤獨無助,不得已放棄自己人格依附七煞,反取七煞為用神。猶如人孤身遠(yuǎn)行,路上遇盜賊,惟有俯首貼耳,聽其搜索,才可平安一樣,如果稍示違抗,能無殺身之禍嗎?所以子平說:日主無根,棄命從煞。 論印綬宜忌 《玄機賦》說:印多者行財而發(fā)。《子平撮要》說:用之印綬不可破 印多為什么行財運而發(fā)呢?因為日主太強,八字中印綬多,比劫眾,必須依靠財星破印,才避免滿招損之憂。就如同人年富力強,衣食豐足,必須發(fā)奮經(jīng)營,多方勞動,而身體始可康寧。如果只是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則疾病禍患就找上門一樣。所以《玄機賦》說:印多喜行財?shù)亍S弥【R,為什么不可破?因為日主太弱,八字中官煞重,比劫輕,正需要借助印綬生扶,才避免摧殘之害。如同人家富身衰,只適宜修身養(yǎng)性,不可爭利好名。如果不知深淺盲目妄為,沒有不因勞致疾的。所以《子平撮要》說:用之印綬不可破。以上的解釋,都是以日主強弱為綱,用神宜忌為目,先賢定名取用的意義,都是用淺顯的道理加以說明,雖說的不夠究竟,但意思沒有越出先賢人情物理,寓勸于懲的目的。至于次序先后,和古人有所不同,因為前人古人以吉兇來分先后,這里則是以十干生克次序分先后,一是比劫,二是食傷,三是財星,四是官煞,五是印綬。就如同人先有身體,后有學(xué)術(shù),再后有財產(chǎn),有財產(chǎn)而后籍政府法律保護,權(quán)印設(shè)施,才可得以安定。這個道理是順應(yīng)自然的運作,絕不是人力或靠人的聰明想象出來的。 |
|
來自: 一壺東風(fēng) > 《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