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 經 【辨病論治】 由于閉經療程長,臨床亦多見僅有閉經而無他癥可辨者,故可據腎主生殖理論,從本病的基本病機出發治療,或補腎調沖,或補養氣血,或配合針灸、食療等而達到治療效果。 一、內治法 1.通脈大生片(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功效:補腎益氣,調理沖任。 主治:閉經、不孕、月經稀發。 用法:每日3次,每次4~6片,3個月為一療程。 2.當歸四逆湯 組成:當歸15g,桂枝lOg,芍藥12g,細辛1.5g,甘草6g,通草lOg,大棗5枚。 功效:溫通沖任,調經。 主治:閉經、多囊卵巢綜合征。 用法:每日1劑,早晚分服,10天為一療程,連服2~3個療程。 虛證加仙靈脾24g、炙黃芪30g;實證加柴胡lOg、牛膝15g、丹參30g;體胖偏痰濕加蒼術15g、香附30g;納差加山楂15g;內熱、口干去細辛,加生地20g、地骨皮30g;腹痛加元胡15g、香附24g;白帶多加車前子24g。 3.車前麥芽飲 組成:炒麥芽30g,烏梅9g,益母草30g,生地15g,甘草6g,炒枳殼12g,川牛膝15g,車前子20g(另包),白芍15g,紅花15g。 功效:調氣活血,回乳通經。 主治:閉經溢乳綜合征。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共得藥液600ml,早晚分服。 月經將至,去烏梅,加桃仁12g、當歸15g;有熱象者,加黃芩12g、沙參15g、丹皮12g;氣虛者,加太子參15g、黃芪30g。 二、電針療法 天樞、血海、歸來、三陰交、氣沖、地機。 選腹部和下肢穴位組合成對,每次選用1對,接上電針儀,可選用密波,中等頻率,通電1~15分鐘。 [其它治療] . 一、單方驗方 . 1。蠶沙酒:蠶沙六兩(180克)炒黃.陳酒1500毫升,浸泡3-6小時.隔水煮二小時。濾去蠶沙.取酒服用。每服30毫升. 日二次,上午10時及下午4時各服一次。 2.紅蘭花酒。 3。益母草15克,紅糖30克,煎水服。每日一劑,連用2-4劑。 ’”一 4.通經蛋:用孕婦尿泡雞蛋。以鮮蛋敲裂縫,用3月孕以上孕婦尿泡48小時后取出洗凈。冷水用文火煮熟.每日吃一個.10~12天為一療程.(《哈爾濱中醫》2.3(5);161,1962)。 5。紅花9克、黑豆90克,紅糖60克,水煎服(《中醫婦科學》教材)。 6。當歸9克,益母草30克,水煎服: 二、針灸療法 1.體針:取三陰交、關元穴,虛證配足三里、血海,腎俞;實證配太沖、中極。 2.耳針:子宮、內分泌、卵巢、皮質下、神門、交感等穴。 【其他療法】 一、針灸療法 1.腎俞、志室、氣海、三陰交、太溪。 上穴分成兩組交替使用,針用補法,三陰交穴或用瀉法。留針20分鐘,隔日治療一次。適用于腎氣不足證。 2.腎俞、命門、關元、氣海、歸來。 上穴可分兩組交替使用,歸來針用補法或平補平瀉,余穴針用補法,并加艾灸。適用于腎氣不足證。 3.足三里、三陰交、氣海、歸來、脾俞、胃俞。三陰交、歸來可用平補平瀉法,余穴針用補法。適用于氣血虛弱證。 4.合谷、三陰交、地機、血海、氣沖。 合谷針用補法,余穴針用瀉法,留針20分鐘,間歇行針。適用于血瘀氣滯證。 5.脾俞、三焦俞、次髂、中極、三陰交、豐隆。 上穴可分兩組,交替使用,針用平補平瀉或瀉法,或酌加艾灸。‘適用于痰濕阻滯證。 二、食物療法 1.鱉1只,瘦豬肉lOOg。共煮湯,調味服食。每天1次,每月連服數天。 2.鱉甲50g,白鴿1只。先將白鴿洗凈,再將鱉甲打碎,放人白鴿腹內,共置瓦鍋內加水適量,燉熟后調味服食。隔天1次,每月連服5—6次。 3.新鮮胎盤1個。洗凈,瓦上焙干研末,黃酒調服。每次15g,每日服2次,每月服胎盤工個。 4.長春果、枸杞子各200g,好酒1500ml。將上藥搗破裂,盛于瓶中,注酒浸泡7日后即可飲用。每次空腹飲1—2杯,每日3次。 以上均適用于腎氣不足證。 5.當歸、黃芪各30g,生姜65g,羊肉250g。將羊肉洗凈切塊,生姜切絲,當歸和黃芪用紗布包好,共放瓦鍋內加水適量燉至爛熟,去藥渣,調味服食。每天1次,每月連服5—6次。適用于氣血虛弱證。 6.墨魚1條(約重200—300g),桃仁6g。將墨魚洗凈切塊,同桃仁共煮湯服食。每天或隔天一次,每月連服5—6次。適用于氣血虛弱證。 7.雞血藤30g,白砂糖20g,雞蛋2枚。雞血藤、雞蛋二味同煮至蛋熟,去渣及蛋殼放人白糖溶化即成。每日1次,連服數日。適用于氣血虛弱證。 8.益母草50一lOOg,橙子30g,紅糖50g,水煎服。每日1劑,每月連服5—7劑。適用于血瘀氣滯證。 9.山楂60g,雞內金、紅花各9g,紅糖30g,水煎服。每日工劑,分2次服,每月連服7劑。適用于血瘀氣滯證。 10.紅花9g,黑豆90g,紅糖60g,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每月連服7劑。適用于血瘀氣滯證。 11.鮮姜黃21g,黃酒50ml,雞蛋2枚。先把雞蛋煮熟去殼,再人姜黃同煮20分鐘即成。棄湯,用黃酒送服雞蛋。每日1次,連服4—5 Et。適用于血瘀氣滯證。 12.鯉魚頭(或烏魚、生魚)數個,陳酒適量。將魚頭曬干,火上燒炭存性,研成細末,用陳酒送服。每次15g,每天服3次。適用于血瘀氣滯證。 13.苡米60g,炒扁豆、山楂各15g,紅糖適量。上藥同煮粥食。每天1劑,每月連服7—8劑。適用于痰濕阻滯證。 |
|
來自: 學中醫書館 > 《125.婦科疾病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