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大青龍湯 【原文】 1.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傷寒論》)(38) 2.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傷寒論》)(39) 3.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組成與用法】 麻黃六兩,去節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功效】散風寒,清內熱。 【醫案】 妊娠咳嗽 初診:2006年5月16日。竺某,31歲,妊娠7個月,咳嗽4天,有痰,色淡黃,或夾血絲,流涕,大便秘結,時覺胃脘隱痛,平時忌冷食。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滑。 治法:疏風解表清熱。 方劑:大青龍湯加味。 炙麻黃5g 二診:2006年5月20日。進藥3劑,咳痰、流涕諸癥蠲除。 【按語】 大青龍湯是治療“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的方劑,該方由麻黃湯加生石膏、姜、棗而成,由于該方為發汗峻劑,故麻黃的用量是麻黃湯的一倍。方中麻黃湯發汗解表,石膏清里熱,生姜助麻黃湯發汗,甘、棗和中,資助汗源,以表里雙解。 其實,從藥物組成來分析,該方也可以分解為清宣肺熱的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和溫胃和中的桂枝以及姜、棗。 該案妊娠流涕咳嗽,痰黃夾血,大便秘結,為風熱束肺,移熱于大腸可知,本就可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來治療,但患者適值妊娠,胃脘寒痛,舌淡紅,苔薄白,若逕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則投鼠忌器,此時,佐以桂、姜、棗溫中和胃,最為合拍。由于患者邪輕,無須強行發汗解表,故麻黃損其劑,加竹茹、牛蒡子、桔梗,以解表清化痰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