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食養八忌 用調侃的話說:“一不留神,已年近古稀了”。晨練后經常聚集在一起閑聊的多是些比我年長的老頭兒,有的精神矍鑠,有的神清氣爽,有的鶴發童顏,有的老當益壯。這些人都是生在解放前,飽嘗過戰火之難,經受過“運動”之變,受盡了饑寒之苦。這些古稀、乃至耄耋之年的老人,個個都有一套自己的養生之道。某日晨,我有意將話題引向飲食養生,不料七嘴八舌,說的不是要吃什么東西,而是不要吃的“忌諱”。回家細細想來,覺得頗有道理,細加整理,成了老年飲食養生的“八忌”。 一忌暴飲暴食。老年人飲食要有規律,定時定量,以“不饑不飽”為準。有條件的可少食多餐,不等感到饑餓就吃,不要吃飽;不等感到口渴就喝,不要喝多。要特別注意“大饑不大食,大渴不大喝”,暴飲暴食最傷腸胃。 二忌肥甘厚味。香美濃味,厚酒肥肉的油膩食物,易造成老人消化不良及胃腸功能紊亂,影響對營養的正常吸收。明代養生專書《壽世保元》指出:“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什么是“養內”?就是不貪圖“口福”,不追求美味,多吃蔬菜水果,少食大魚大肉,以活臟腑,調順血脈,周身沖和,百病不作。什么是“養外”?就是極滋味之美,窮飲食之樂,只圖口腹之欲,招致臟腑內濁,雖身胖富態,但外強內虛,難保順和。 三忌偏嗜偏食。老年人飲食宜保持多樣化。順口之物,不可偏食,偏則傷而生痰;不愛吃的勿棄,棄則臟氣不均。《黃帝內經》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四忌勉強進食。老年人厭食原因很多,有生理性厭食、心理性厭食和病理性厭食等,無論出現哪一種厭食,只要沒有食欲,就不要勉強進餐。不渴強飲則胃脹,不饑強食則脾勞。積極的辦法是調整飲食,烹調出能誘人食欲的飯菜。調適愉快心情,創造輕松環境,誘使少量進餐。 五忌怒后進食。喜怒哀樂,人之常情,老人亦難免。古人說:“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進食應保持心平氣和,專心致志,才能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 六忌過冷過熱。老年人宜適溫而食,過冷過熱飲食會損傷消化道粘膜。尤其是夏季,要忌食冷飲及剛從冰箱里取出的食物,不能只圖一時痛快而損傷脾胃。 七忌飲食過咸。老年人的飲食宜清淡,忌過咸。攝入鹽量過多,易造成高血壓病,進而影響心腎功能。 八忌食后不動。老年人切忌飯后立即睡覺,飽食則臥,食不消成積,乃生百病。提倡飯后用濃茶漱口,可去煩膩、健胃、固齒;飯后要適當活動,包括以手撫摩腹部和叩齒,俗話說:“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有些道理。但要因人而異,體弱者及患胃下垂者,飯后宜靜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