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甲狀腺機能減退癥
甲狀腺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是由于甲狀腺激素絕對或相對不足,以致機體代謝過程降低的癥群。由于發病年齡不同,臨床表現各異,一般可分為:(l)呆小病(又稱克汀病),發病始于‘胎兒及新生兒;(2)幼年型甲減,發病始于青春發育期以前;(3)成年型甲減,發病始于青春發育期以后。三型嚴重時均可引起粘蛋白和粘多糖在皮膚浸潤,表現為粘液性水腫。前二型臨床表現則主要為發育遲緩及智能障礙。本節主要闡述成年型甲減,其主要癥狀為畏寒、乏力、表情淡漠、反應遲鈍,面色蒼白、體重增加、眼瞼浮腫、毛發稀疏、皮膚干燥、聲音嘶啞、食欲差、便秘、性欲減退等。嚴重者可引起心包、胸腔積液,甚至發生粘液性水腫昏迷,可危及生命。
現代醫學認為常見病因為甲狀腺發育異常,多有家族史傾向;甲狀腺激素合成異常系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甲狀腺病變;放射性碘治療后;長期飲食中缺碘或藥物使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等。
本病診斷主要依據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查。血清T3、T4濃度水平測定、甲狀腺碘131攝取率等甲狀腺功能檢查。一般均降低;基礎代謝率降低,血膽固醇升高。甲減診斷明確后需做血清TSH測定、TRH測試,以進一步確定原發病變在甲狀腺、垂體或下丘腦。
現代醫學對本病主要采用甲狀腺激素的替代療法、對癥療法等。
本病中醫屬“虛勞”、“水腫”范疇。虛勞是指元氣虧損、氣血不足、臟腑受損所致的慢性疾病,其中以脾腎二虛為多見,表現為面色蒼白、表情淡漠、畏寒乏力、毛發稀疏、皮膚干燥、聲音嘶啞。水腫是由于脾氣虧虛、水濕停聚、泛濫橫逆而成。腎陽不足則開闔不利,不能化氣行水,以致水液停聚,泛濫于肌膚也可形成水腫,可見眼瞼浮腫,體重增加,甚至心包胸腔積液等一系列脾腎陽虛癥狀。
1.[處方名稱]張氏甲減方
[功能主治](l)方功能溫中健脾,扶陽補腎,主治脾腎陽虛型甲狀腺機能減退癥。(2)方功能健脾利濕,平肝;主治肝旺脾虛型甲狀腺機能減退癥。
[處方組成](1)附子6克、干姜3克、肉桂2.l克、黨參15克、茶苓9克、白術9克、炙甘草4.5克,水煎服。(2)柴胡6一10克、白芍15克、黨參15克、白術10克、茯苓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l)方:腹脹加砂仁4.5克;水腫加車前子9克、赤小豆24克、澤瀉9克;便秘加黃芪9克、火麻仁15克。(2)方:水腫劇加車前子10克、澤瀉10克;口苦失眠、煩躁加丹皮6~9克、龍膽草9克、綿茵陳9克、梔子10克;腹脹加陳皮5克、砂仁5克;便秘加瓜萎15克、火麻仁15克;口干加玄參15克、生地30克。
[療程療效]治療27例,見效時間一般40一60天,平均6周。基本痊愈(癥狀基本消失,化驗指標恢復正常或基本恢復正常老)5例,好轉(癥狀及化驗指標均有好轉者)22例。
[處方來源]福建醫學院附屬醫院張閱珍等
[處方備注]本方應用時加用小劑量甲狀腺片(每日60一90克)及降血脂、降壓藥物,待癥狀消失后,再長期用小劑量甲狀腺片(每日15一60毫克)鞏固治療。張氏等采用配合小劑量甲狀腺片,不但療效較好,且不增加病人心臟負擔,說明補腎中藥對各種內分泌腺功能可起促進和調節作用,對甲減患者有一定治療作用。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2.[處方名稱]曾氏溫陽方
[功能主治]功能益氣溫陽,健脾補腎。主治甲狀腺機能減退癥。
[處方組成]黨參20克、黃芪30克、桂枝5克、制附片10克、茯苓20克、澤瀉20克、仙茅15克、仙靈脾15克、補骨脂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良寒、肢冷、浮腫減輕可加麥冬12克、玉竹12克、五味子5克。
[療程療效]治療1例;治療2月痊愈(癥狀消失,基礎代謝率十5%,復查心電圖及胸透正常)。
[處方來源]江蘇省鹽城市中醫院曾學文
[處方備注]曾氏認為甲減屬脾腎二虛,本“虛則補之”之旨,治之有效。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3.[處方名稱]鄧氏甲乙方
[功能主治]功有固沖任,調氣血,扶脾溫腎。主治甲狀腺機能減退癥。
[處方組成]甲方:黃芪30克、黨參18克、白術24克、當歸12克、炙甘草6克、柴胡6克、升麻6克、巴戟9克、杞子9克、陳皮3克,水煎服。乙方:黃芪18克、茯芩30克、白術24克、首烏24克、澤瀉9克、桂枝9克、山藥9克、淫羊藿9克、菟絲子12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無
[療程療效]治療1例甲狀腺機能減退,癥狀消失,恢復正常工作。
[處方來源]廣東省廣州中醫學院鄧鐵濤等
[處方備注]甲方側重在脾,乙方側重在腎。二方交替服用。脾腎兼治。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4.[處方名稱]鄺氏助陽方
[功能主治]功能助陽,溫腎,益氣。主治心脾腎陽虛型甲狀腺機能減退。
[處方組成]黨參10一30克、黃芪15~30克、仙茅9克、仙靈脾9一15克、菟絲子9-12克、熟地9~12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陽虛甚者加熟次塊6一9克,肉桂6-9克、桂枝6一9克;浮腫明顯者加茯芩15一30克、澤瀉15一30克。
[療程療效]治療原發性甲狀腺機能減退19例,臨床癥狀均改善,膽固醇降至正常范圍,T3、T4濃度上升,TSH濃度下降。治療分2個階段;(1)單純中藥治療2~4月;(2)配合應用小劑量甲狀腺片30毫克/日1一2月,繼而加到60毫克/日1一2月。
[處方來源]上海市內分泌研究所鄺安墊等
[處方備注]鄺氏研究表明,助陽、溫腎、益氣中藥可能與藥物促進全身組織細胞代謝功能有關,還能改善脂代謝和心功能。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5.[處方名稱]徐氏治減方
[功能主治]功能益氣健脾,利水消腫。主治甲狀腺切除術后引起甲狀腺機能減退癥。
[處方組成]煅牡蠣30克、黨參12克、炒白術12克、懷牛膝12克、生白芍12克、宣木瓜12克、茯苓皮12克、郁金12克、全當歸9克、杜紅花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疲乏、下肢疲軟、面略腫去懷牛膝,加仙靈脾12克、紅參1.5克、黃芪12克、黨參改15克、茯苓皮改15克、煅牡蠣改60克。
[療程療效]治療1例,痊愈(癥狀消失,能勝任繁重工作,隨訪年余,一切正常)。
[處方來源]上海中醫學院徐輝光
[處方備注]本方名由編者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