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萬臻 編輯/韓銘
這不是危言聳聽,尤其是一個孩子平時從來不努力,卻在考試時取得了好成績,就應該小心看待。撞大運得來的好成績總是靠不住的。
有一個小學生自己從來不寫作業,只抄同學的,每天早晨一早到校,奮筆疾書,一副很努力的樣子,練就了一身“抄功“,考試也抄,成績還真不錯。老師告訴了家長,家長是只看成績不問過程的,很不以為然,老師想他父母都不管,也就沒去管他。等到高年級碰上一個負責任的老師,看他總抄作業,就把他叫到辦公室,告訴他:“抄作業不是一個好習慣。”他卻不承認自己抄過作業。后來,老師給他的家長發短信、打電話,父母也不回。 一次家長會后,老師把這位同學的父母叫住:“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抽出點時間多關注孩子的各種行為習慣,孩子的壞習慣一旦形成,還真是不好改。這個班里有抄作業的習慣,請家長配合老師。”
家長立即把這孩子叫到眼前,氣急敗壞地問:“你是不是抄作業了,是不是?”
這個同學立即聲淚俱下,“媽媽,我才不會抄作業呢,我從來沒有抄過同學的作業,怎么你還懷疑我?連你都不相信我的人品,我還不如死了呢。你要再不相信我,我會死給你看的。”家長讓孩子的毒誓給嚇壞了。最后這個小小的“文抄公”啥學業考不上,啥啥也學不好。其實他本來是有機會的,讓家長給耽誤了。
孩子考試成績好的時候,包括百分之百都答對了的時候,也可能是根本不會。
有一個小女孩平時成績一直不好,做題速度也很慢,可是有一次較難的試卷得了一百分。老師不解,問:“你這次如何能考到這么好的成績?”她說:“我爸爸數學相當好,他這段時間輔導了我幾次,我爸爸說我開竅了,學習進步神速。”
老師半信半疑,有這么好的方法?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能速成,她的爸爸真是天才啊。
事后才得知,她爸爸給她買了一套試題,與這次老師發的試卷一樣,孩子把答案抄上了,但是,她并不是真懂了。
過了一段時間,她一直表現不好,就找理由說自己不愛學習了,其實是在掩蓋學習能力的不足。
父母本以為給她找到了學習的捷徑,其實只是討了一次巧,而且因為這個巧,讓老師也忽略了她的能力,便也失去了一個機會。
坊間流傳的“速成學習方法”有很多,那都是很扯淡的辦法,因為好成績都是通過努力得來的。如果孩子不努力,或者努力不夠,卻考出了好成績來,父母則應該多加小心弄明白真正的原因才是。
這樣的情況越早發現越好,發現得越早,解決得越好。
有一個小女孩,平時不怎么努力,小學時總能抄到別人的答案,每次都考到班里前五名,父母談起她就有一種自豪感。可是到了初中,考試也有了難度,由于基礎沒打好,即使要抄,也抄不出好分數來了。孩子為了掩飾
自己學習能力的不足,干脆不學了。父母這才急了。
要識破真相,有一個方法:重新要一張卷子讓孩子做,計算他們做卷子的時間。這樣就知道他是真會,還是好不容易才答出來的。真會的話,一定是毫不遲疑就答出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