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老兔子網(wǎng)址:htt://qqhrfw.blog.163.com 導讀:在傳統(tǒng)觀念里,一輩子沒紅過臉的夫妻是子女都該學習的楷模。所以,夫妻間,忍,永遠比“斗”高明和實用。但對絕大多數(shù)夫妻來說,一輩子不吵架是不可能的事。民間把夫妻關系比做唇齒關系,說明他們既相依相伴,又相磕相碰。這種唇齒關系,對某些夫妻來說就經(jīng)營得游刃有余,雙方生活在一起很舒服、很幸福,而另一些夫妻就成天磕磕絆絆,弄得家庭氛圍緊張,甚至導致家庭破裂。 夫妻為什么需要“斗”?“斗”要解決“忍”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1)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家庭里,夫妻之間不僅需要寬容和理解,偶爾也需要強制力去維護生活的秩序、家庭的幸福,這是人性所決定的。有時候,一個道理掰開揉碎地說不管用,但做出生氣的樣子、厲害一點,對方馬上就有改觀。 (2) 夫妻關系是一種互相依存的關系。所以,某一方絕對強勢,什么都說了算,而另一方無限的忍耐,不參與決策,久而久之,夫妻關系就失去了平衡。造成家庭里只有一家之言,另一方變成了配角,也逃避了責任。這不僅不利家庭決策,也容易引起夫妻之間的抱怨。這時,如果能斗一斗,竹筒倒豆子,有什么說什么,不但有利于解決問題,也平衡了夫妻關系。 (3) 有一句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但是忍的弊端在于有時不能讓對方感知到底線的逼近,有時會縱容對方無理的行為。在這時,如果還不奮起抗爭,一旦跌穿底線,人就開始考慮“這場婚姻到底對不對?”“我們有沒有堅持的必要?”這種問題,當生活細節(jié)問題上升到對婚姻的懷疑,家庭緊跟著就動蕩了。所以,“斗”是夫妻間在互相表明自己可忍的范圍和程度。 (4) 長期不斗嘴的夫妻,有的是因為對家庭生活的疲憊和倦怠。有的夫妻什么都懶得管,什么都懶得說,表面看來風平浪靜,可事實上,他們對這個家庭早就夠了。他們或是用“忍”的方式逃避責任,或是勉強維持現(xiàn)有家庭,一旦有了機會,就馬上去追尋新生活。 (5) “忍”其實是要求(帶著點強迫)自己去接受和理解,“斗”是挑起事端、在摩擦中尋求解決。家庭中就是有100件事需要自省和妥協(xié),也至少有50件事需要拿出辦法、提出建議、著手解決。 (6) 家庭作為港灣,就有緩釋人負面情緒的職能。夫妻互相肩負了讓對方宣泄出負面情緒的責任。所以,要公正地看待“斗”,不能害怕“斗”,更不能只允許對方有事說事,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斗”,而不允許對方偶爾發(fā)泄不良情緒,有時候,人就是需要把不良情緒排出來,互相倒一倒,倒完了就沒事了,在爭斗中排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