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疾病的晝夜節(jié)律性波動現(xiàn)象,選擇最佳服藥時間,達到最佳療效并可避免某些不良反應。 需早上服用的藥物 1 糖皮質(zhì)激素 腎上腺皮質(zhì)分泌糖皮質(zhì)激素的高峰是上午8 時左右在血中達峰值,中午開始下降,午夜零時降至最低。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將其傳統(tǒng)的每日分次給藥方案改為每晨7~8 時1 次給藥,藥物對下丘腦2垂體2腎上腺軸的抑制作用最輕,副作用最小,可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而且長期用藥者突然停藥,也很少發(fā)生停藥危象。 2 降壓藥 高血壓疾病有明顯的晝夜節(jié)律性特點,白天血壓高于夜間,治療高血壓時將白天過高的血壓降至正常。故1 天服用1 次的降壓藥多在7:00 左右服用,常用藥物有吲達帕胺,非洛地平緩釋片,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拉西地平(若1日2 次用藥宜早上7 時,下午4 時,不可臨睡前服用,以免夜間血壓下降,清晨日間血壓波動的現(xiàn)象) 。 3 鹽類瀉藥 如硫酸鈉、硫酸鎂等口服后應多飲水使藥物迅速入腸發(fā)揮作用,服后4~5 h 致瀉。 需晚上服用的藥物 1 他汀類調(diào)血脂藥 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人體內(nèi)的膽固醇合成有晝夜節(jié)律性;在午夜至清晨之間合成最旺盛,故對于調(diào)血脂藥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伐他汀等,采用每日睡前頓服,代替每日3 次服藥效果最佳〔1〕。 2 抗哮喘藥 據(jù)統(tǒng)計哮喘在睡眠時的發(fā)作率是白天的100 倍。哮喘多在夜間凌晨發(fā)作,晚上服用氨茶堿與白天服用相比較,有較低的血藥峰濃度和較長的藥物峰值時間。氨茶堿的療效結(jié)果比較顯示,每晚8 時口服1 次的平喘效果顯著優(yōu)于每日2次給藥方案。因哮喘多在夜間凌晨發(fā)作,故1 日服用1 次的抗哮喘藥多在睡前半小時口服〔2〕。常用藥物有:氨茶堿緩釋片、長效β2 受體激動藥;班布特羅、福莫特羅、沙美特羅等,白三烯受體拮抗藥,孟魯司特等。 3 催眠藥 起效快的如水合氯醛,需臨睡時服用,起效慢的如苯二氮卓類的勞拉西泮,需睡前半小時服用。 4 輕瀉藥 治便秘的溫和瀉藥如比沙可啶、酚酞、液狀石蠟等,服用后8~10 h 見效,均需在睡前半小時服用,次日早晨排便。 5 H2 受體拮抗劑(抗酸藥) 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等,均有極強的抑制胃腸分泌的作用。它們不僅能緩解因潰瘍引起的疼痛,而且可制止因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所以在疾病的急性期早晚各服1 次,待疾病緩解穩(wěn)定后,改為每晚服用1 次維持量。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者多主張采用全天量睡前頓服的療法,因為胃酸的分泌有晝少夜多的規(guī)律(人體胃酸的分泌從中午開始緩慢升高;夜間20 時急劇升高,22 時左右達高峰)。臨床研究顯示本類藥物睡前頓服與分次療效相同或更優(yōu),不僅方便患者,而且減少不良反應。 6 阿片類鎮(zhèn)痛藥 二氫埃托啡,美沙酮,曲馬多用于癌癥病人的止痛,以夜晚臨睡前服用為好, 因為人的痛覺以上午最為遲鈍,而午夜至凌晨最為敏感,這與腦中存在的內(nèi)源性腦啡肽等止痛物質(zhì)有關(guān)。 7 其他類 ①
抗結(jié)核藥 異煙肼晚間頓服較早晨頓服抗結(jié)核效果好,血藥濃度測定表明,晚間服藥后1 h 高峰期,遠比早上服藥1 h高峰期要高,半衰期由早上2~5
h 延長到晚上4 h。(早上使腦垂體-腎上腺軸和廣泛的交感腎上腺能系統(tǒng)興奮,促進了體內(nèi)代謝轉(zhuǎn)化和排泄速度,而晚上各組織器官松弛,激素水平較低,對異煙肼的代謝相對減慢,故異煙肼晚上頓服有利于增強抗結(jié)核作用); ②
α受體阻滯藥 特拉唑嗪,亦須睡前服用,以免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③
氟桂利嗪 有嗜睡副作用,需在睡前半小時服用; ④
鐵劑 宜在晚上7 時服用; ⑤
降膽固醇藥 宜在晚餐時服用。這是因為人體內(nèi)的膽固醇和其他血脂的產(chǎn)生是在晚上增加的。 餐前服用的藥物 1 降血糖藥 為了控制餐后高血糖,降血糖藥需在餐前半小時服用,如格列齊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1 日服用1次的降糖藥,如格列吡嗪控釋片、格列美脲、羅格列酮等,則宜在早餐前半小時服用。 2 消化系統(tǒng)藥物 如促胃腸動力藥多潘立酮、甲氧普胺、西沙比利大多在餐前服用;胃腸解痙藥如顛茄合劑,溴丙胺太林;助消化藥如多酶片,乳酸菌素等。胃黏膜保護劑硫糖鋁,膠體果膠鉍,膠體次枸櫞酸鉍等。另外還有大黃、蘇打、丙谷胺、奧美拉唑等均需餐前服用。 3 抗菌藥物 青霉素類阿莫西林,頭孢菌素頭孢拉定、頭孢克洛等,喹諾酮類諾氟沙星、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等,大環(huán)內(nèi)酯類、羅紅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空腹服用生物利用度高吸收迅速,應餐前服。 4 另外需空腹服用的藥物 泛昔洛韋,卡托普利,阿斯咪唑,異煙肼,利福平等。腸溶片均需空腹服用。 餐后服用的藥物 1 刺激性藥物 如阿斯匹林,吲哚美辛,萘普生,硫酸亞鐵等避免對胃腸產(chǎn)生刺激;組胺H1 受體阻斷藥異丙嗪,苯海拉明,特非那丁等;鐵劑補血藥富馬酸亞鐵,硫酸亞鐵;化痰平喘藥氨溴索,氯化銨,氨茶堿等;中和胃酸的藥物鋁碳酸鎂,蓋胃平等亦需餐后服用,因進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多。 2 因餐后食物可使其生物利用度增加的藥:普萘洛爾,苯妥英鈉,螺內(nèi)酯,氫氯噻嗪,維生素B2 等(隨食物緩慢進入小腸以利于吸收) 需餐后服用。 總的來說,苦味健胃藥,增效藥、抗酸藥、胃腸解痙藥、腸道抗感染藥,利膽藥,多為飯前服;驅(qū)蟲藥,鹽類瀉藥多空腹或半空腹時服;催眠藥,緩瀉藥多睡前服以外,其余都可以在飯后服〔3〕。 一日服用數(shù)次的藥物 應根據(jù)藥物的半衰期,決定服藥時間,半衰期長的藥物一般每日1~2 次,半衰期短的藥物,一般每日3~4 次;根據(jù)病情和藥物作用機理的特點,每種藥物服用時間應選擇適宜的時間。每日3 次服藥時間,應按24 小時 來計算,盡可能每8 小時 服藥1次,不應按白天的12小時 計算,每日2 次按12小時 服1 次,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藥物體內(nèi)的血藥濃度的穩(wěn)定。 口服藥物時的注意事項 腸溶、緩釋、控釋制劑應整片吞服,將緩釋、控釋片、膠囊咬碎或倒出服而使緩釋、控釋片及膠囊的優(yōu)點喪失,甚至導致不良反應:如普羅帕酮的面部麻醉作用、苯丙哌林口腔麻木作用。有些藥物最好嚼碎服,嚼碎服有利于這些藥物藥效得到更快更好的發(fā)揮,如氫氧化鋁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