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談到這個問題,“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凡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薄兜赖陆洝钒?,各家有各家的看法。本義是什么呢?從醫的角度看"歸根",“歸根”之道就是“靜”。而“靜”屬于陰。所以,陽動,陽燥陰靜就有了源頭。 四逆法,四逆湯是陽行陰令的一個法,一個方。《道德經》:“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靜”是什么?“靜”就是“復命”。也就是恢復我們的生命。那么生命到了這個程度就能夠持續的良好的循環?!皬兔怀!?,也就是"復命"了才能夠恢復生機。能夠恢復生機,這就叫“?!薄!俺!本褪强沙掷m。我們用四逆的歸根之法就達到了這個“?!??!爸T幻鳌蔽覀冎挥忻靼琢诉@個道理,才能夠自動恢復生命,恢復生機。從而使我們的生命回到原點,才能夠持續而不衰,才能夠延年益壽啊。所以,四逆能夠建立“復命”的機制,這已經不是治病了,而是治“命”。 所以盧氏說:附子,藥品中最大一個英雄也!它能夠恢復我們的生理機制,就恢復了生命的治愈機制,許多病,不是藥物能夠治好。而是恢復了它自己的自愈功能。那么,這么好的東西,我們為什么不用呢? 肝硬化,就是恢復了生理機制,使得肝功能恢復正常了,肝細胞也再生了。腎功能衰絕,一旦衰厥不可逆的呀,腎細胞都那樣改變了,都萎縮了,那么用這些藥物就改善了。現代醫學認為是不可能的。因為它是不可逆的,所以西醫有腎移植。 那么用四逆法使得我們的生命回到原點,就是恢復了生命的自愈功能,我們人體的自愈機制建立了,那么,我們才能講,這個病的治療收工了。因為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機體已經達到了良性的循環,已經達到不治而治了。 我們有很多這樣的病例,《道德經》幾千年的書,回過頭來讀,問題很深刻,意義非常深刻。所以,四逆是歸根的法,是復命的法,成為納下收工的法,對于四逆湯的組成,很多著述里面都有,甘辛溫的藥性。內經講,辛甘發散為陽,所以,四逆湯是純陽之方,四逆法是純陽之法,純陽又能夠行陰令。收藏之道具備。因“辛”為乾金之位,四逆稟受乾金之味。為什么說它收藏之道?因為“辛”為乾金之味,同氣相求,能夠直入坤宮。四逆以辛為主,辛溫,辛熱,辛有香者,小茴香,公丁香,肉桂,桂枝,既辛又香,說明有走,散的作用,附子辛而不香,所以附子偏于下行。傳統認為干姜守而不走,但是,盧氏四逆當中的姜能夠驅散群陰,能夠滌蕩陰邪,就是姜能夠走散。這樣附子就能夠直接歸舍,直接向下。甘草稟坤土之性。 所以,在簡單的三味藥的基礎之上的四逆法,在臨床你可以變化無窮。你達到一定境界了,可以隨心所欲。四逆湯,變成了四逆法,靈活性就很大了。四逆法的應用很多在姜之應用。生姜? 干姜? 筠姜? 煨姜? 炮姜? 這個變化很大,在具體情況,要恰當選用。就附片,現在的附子,從栽培到加工制作,都有問題,但是,有問題也沒得辦法,我們盡量選擇真正的附片,附片有多種,有黑順片,白附片,黃附片,天雄片,炮附片,甚至很多人在用生附片。 在日本交流也提到,為什么“白通湯”用生附子,為什么沒有炮?為啥?因為整個條文都是仲景治療疾病的記錄,當時醫藥不分家,病情急驟,沒有炮附子,所以不得已用了生附子,并不是簡單的生附子回陽能力強而去用。我不這樣認為,附子的回陽救逆,我建議不用生附子,因為大劑量用附子,已經違規,再用生附子就違更大的規,這又何必呢?所以對于附子的應用,盧氏相當靈活,鄭欽安談到,四逆不單是為少陰立法,更是上中下三法具備。 實際上就是對姜的應用上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姜有宣導之力,以它為前驅,我們使得附子走上,走中,走下,都能辦到。 |
|
來自: 學中醫書館 > 《吳佩衡醫案和扶陽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