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一的問題上,欽安講到在極上,推極也。那么,這個極怎么來?由乾坤來,由先天來。乾分一氣入于坤中,形成了坎,最后形成了離,由坎離兩卦互相交合、往來化生中土。坎也有坤土之氣,她是以坤為體,以乾為用。從后世的認識來講,水是先天,土是后天。由這個先天,演化成這樣兩個問題,由這個極推出了這樣兩個問題。所有疾病的治療最后都是落在這個上面。看一個病人,必須要抓住土和水,抓住先后天,入手在這里,收工也在這里。
那么這個極、這個合一體現(xiàn)他的就是四逆湯,就是四逆這一個法。因為我們說陰陽合一,合一就是在極上合一,不在極上沒法合一,這個推極之方就是四逆。
既然四逆湯是推極之方,所以它是陰陽兼顧之方,人的身體陰陽協(xié)調(diào)才不病。在四逆上面既有陰又有陽,它能夠協(xié)調(diào)人身整個陰陽。它不是在病的層面上和合陰陽,而是在氣上面和合陰陽,所謂治病治氣在這里也就有了一個分別。
“仲景立四逆,專為救元氣”,元氣就是人體的根本之氣,這個氣就是陰陽和合之氣,所以救了元氣就救了命,元氣是來自先天乾元,乾分一氣落于坤中化為水。
那么四逆是怎么去救這個元氣呢?這就到了四逆中最重要的附子上,附子的辛熱能夠直補坎中的真陽,即先天乾元之氣。
那么干姜是什么?干姜的性溫而散。而附子沒有味道,干姜的味道很大,所以性溫散。所以后世講的干姜“守而不走”這個不是很確切。因為它很辛散,它肯定也走,反而附子是守的。附子上的辛熱才能夠直補坎中的真陽,這個陽是在海里,不是在沙漠,所以附子要透下去怎么辦呢?往往到了要用這個方的時候,群陰都是彌漫的,陰霾阻隔,附子是不能夠直入根底,故以干姜滌蕩陰邪,迎陽歸舍。那么只有這樣,附子才能夠直到根底,才能真正的迎陽歸舍。
炙甘草是秉坤氣最全的一味藥。陽氣歸舍后,附子已經(jīng)到了極上。要土來扶,真火才能夠真正地伏藏起來,才能構(gòu)成一個坎。坎就是陽在里面,在坤體里面,這樣命根才能永固。這就是一個陰陽和合的象,坎就是一個陰陽和合的象,四逆實際上就是陰陽的和合之象。
四逆法第一點是納下,也就是迎陽歸舍。因為真陽之氣要在本位上,這個真陽又叫做相火,《內(nèi)經(jīng)》里面講:“相火以位”。相火最重要的是“位”。它處在本位上,火就起用;不在本位上,它就是邪,就要壞事,所以四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迎陽歸舍,使真陽回到本位上,起到它根本的作用。
第二點,四逆是收藏之道。我們知道腎是封藏之本,所以納下之法起的是收藏作用。不是滋陰來收藏,是四逆來收藏。
所以這幾百年來,比如說治療結(jié)核,為什么在過去中醫(yī)治療結(jié)核的效果不理想?我們看《紅樓夢》,病到咳嗽的時候,用一個手絹一捂,里面有血,就判死刑了,就好象現(xiàn)在得癌癥一樣的。盧門治療結(jié)核是小菜一碟。李老說過治療結(jié)核沒有什么難處,甚至有些人認為他就是專治結(jié)核的。空洞性結(jié)核,很大的空洞就能夠治好,他在書里面也談到過以前在治療結(jié)核上面的沉痛教訓(xùn),開始用滋陰降火,很尷尬,差點把病人的命送掉,最后改成甘溫。盧門走的也都是扶陽的路子。我們看到很多骨蒸潮熱好象就是不能收藏,午后發(fā)熱,兩顴潮紅,不能夠收藏,不能夠降,因此用甘寒去降,苦寒去降,但是甘寒苦寒一去,時間久了,中土敗壞,必死無疑。可是如果能我們用甘溫辛溫扶陽的方法來降,在降的過程中,土越來越旺。而前者在降的過程中,土越來越衰。人一生出來,先天已經(jīng)定論了,就要靠后天了,如果你連中土都不行了,連飲食都不能化了,你怎么去運藥?一切都免談了!
四逆是陽行陰令,而陰是什么?“陰者,藏精而起亟也”,《內(nèi)經(jīng)》講“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陰者藏精而起亟”,所以在四逆法納下的過程中,它就起到了藏精的作用,又為藏精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條件。
四逆還是一個收功之法,所有的方法最后都是為了用四逆創(chuàng)造條件,治病最后是為了什么?不是為了收功嗎?這個四逆法之所以是收功之法,就因為它是歸根之法。
《老子》十六章里講:“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歸根叫什么呢?歸根叫做靜,所以歸根之道是靜,靜道是陰,陽躁陰靜。四逆是陽行陰令。而“歸根曰靜”下面這句話就很重要了,“靜曰復(fù)命”,靜是什么?靜就是復(fù)命,恢復(fù)生命,生命到了這樣一個程度就能夠進入可持續(xù)的良性循環(huán),“復(fù)命曰常”,只有能夠復(fù)命了,恢復(fù)生機了,這才叫常,常就是可持續(xù),歸根就是這樣。“知常曰明”,對醫(yī)來講,才算明白,否則是糊涂。那么,“不知常,妄作,兇”,
四逆是歸根的大法,復(fù)命的大法,能夠建立復(fù)命的機制,恢復(fù)生命的機制建立了,自愈的機制才能夠建立,只有這個機制建立了,我們才可以講這個病收功了,因為機體進入良性循環(huán),病不治而治。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夠說收功的問題,才能叫做病好了。沒有到這一步,這個病會反反復(fù)復(fù),會顛三倒四。
所以,四逆就是這樣一個法,歸根之法,復(fù)命之法。總體來講四逆法是這兩大點。如果從概念上來講,一個是納下之法,一個就是收功之法。
四逆的用藥實際上它是一個純陽的方,可它貴就貴在既是純陽,又能夠行陰令,是收藏之道,這實際上是整個技術(shù)的關(guān)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