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癥是以骨量減少骨組織顯微結構退化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險性增加的一種全身骨病代謝性骨病。易發(fā)生的人群有:1、老年人2、絕經(jīng)后女性3、缺乏運動和日曬4、煙酒過量或咖啡因攝人過量5、慢性肝病、腎病、甲亢6、長期服用類固醇激素及抗癲癇藥7、偏食8、體重過輕。
1、適當參加體育運動:每天曬太陽1小時,運動至少半小時(如散步、打太極拳、做操或游泳)。
2、注意合理營養(yǎng):飲食營養(yǎng)豐富,清淡、低鹽。從兒童期開始,就要注意飲食中鈣質的攝入,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比如牛奶、豆腐、蝦皮、紫菜等。在嬰兒期、青春期適當補充鈣劑。鈣在體內吸收必需維生素D的參與,有些兒童明明在不斷補鈣,一檢查,還是缺鈣,主要原因是補鈣的同時,沒有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通過日曬在體內激活,也可通過適當補充魚肝油來獲得。人在35歲以前,骨代謝非常旺盛,攝入的鈣很快吸收進入骨骼中沉淀,骨骼生成迅速,骨鈣含量高,骨骼最為強壯。35歲以后,骨丟失將逐漸大于骨形成,體內含鈣量將逐年減少。如果在35歲以前讓骨骼最大限度地儲存更多的鈣,可以為中年后減緩骨量丟失速度打下良好基礎。每人一天一杯奶(牛奶和酸奶都可以)有助于骨質健康。
3、防止跌倒:平時注意避免跌倒,以防范骨折的發(fā)生,選擇地面平整、干燥、光線充
足的場所進行活動鍛煉。上、下樓梯時扶扶手,借助手杖、助步器保持身體平衡。改變體位時動作宜慢,夜間床旁備便器。保持正確姿勢,不要經(jīng)常采取跪坐的姿勢。
5、定期接受骨質疏松檢查。女性45歲、男性50歲后應每年測一次骨密度。絕經(jīng)后女性、有骨質疏松家庭史及有骨折經(jīng)歷等高危人群尤應定期檢測自身骨骼狀況,以提早發(fā)現(xiàn)骨質疏松和評價骨折風險。
衰老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規(guī)律,骨組織也不例外,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疏松起來,但只要我們善于自我保健,就完全可以延緩和減輕骨質疏松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