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意識到自己有可能是抑郁癥,一定要去醫院診斷和治療。發現家人出現抑郁問題,也要積極的找尋治療資源。我是心理咨詢師,而不是醫生,所以這些起因和臨床的診斷還是要找專業的心理醫生去解釋。推薦您看看北醫六院心理醫生叢中的關于抑郁癥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f793d0100qpie.html 。
目前醫學的看法是對于抑郁癥的治療是認知療法配合藥物最有效。認知療法主要是改變人的一些負性的思維模式,但嚴重的抑郁癥,病人自知力喪失,必須用藥。同時你家庭對你的支持和幫扶更重要,需要學教會自己和你家人如何幫你處理負面的想法和思維。 
對于因家庭影響造成的抑郁癥的治療過程需要多年,然后可以恢復過來。抑郁癥形成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恢復當然要需要時間。看到一本書,是個抑郁癥患者寫的是10年的奮斗史。當然個體肯定有差異。還有因應激形成的抑郁癥,但和家庭影響人格形成的抑郁癥似乎不同,治療起來更容易。所謂來得快去得快,來的慢的去的也慢吧。
我現在就從我個人的了解說下我對因家庭環境影響造成的抑郁癥的認識。抑郁癥病人也許是原生家庭內本來就有矛盾,父母把不良的情緒和情緒模式傳遞給了孩子。其中主要的問題是父母過多的替代孩子去感受。這就是情商或共情的問題,就是一個人能不能體會到對方的感受。如果你家人可以經常的體會到或關注到你的情緒和感受,你就會感覺很好。這樣父母和孩子關系就會很順暢,你也就不會有不好的感受。
人的情商高低之分,情感弱情緒感受能力不好的人就不容易適應交流,就容易封閉自己,而抑郁。抑郁癥是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了。當然在家庭中是被父母封閉起來了。父母過多的要求你而不是理解和支持你的感受。而這樣的人在社交上適應困難,容易對抗,不合群,就容易抑郁。所以問題會表現出在社交上,而正好社會活動也是治療抑郁癥的很有效的方法。積極參與友好的社會活動非常必要,如慈善或公益活動就會對個體有積極的支持作用。能參與團體心理治療就更好了(當然需要花錢付費)。
現在的新衛生法已經明確要求心理治療要在心理醫院進行,但如你認為僅僅去醫院治療就夠了,也許會陷入一種窘境。有些父母會把照顧孩子的任務推給醫院,認為自己不需要任何的付出,這樣下去,孩子的抑郁癥會更嚴重的,到了最后孩子如真的自殺死了就慘了。看心理疾病不是看其他疾病就是掛號開藥那么簡單。在我國精神科或臨床心理醫生的待遇是非常低的,治療任何一個心理病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但精神科或臨床心理醫生的回報和臨床做手術的大夫的境遇相差非常懸殊。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心理醫生也受困于治療和咨詢環境還不夠完善且回報過低的現狀,所以他們不可能(確實沒招他們也需要謀生)去按國家規定的定價來給患者治療的。
所以針對抑郁癥這樣的心理疾病,就必須了解我國目前精神醫學和心理咨詢業界的情況,然后去找到適合的治療方法。要和心理醫生建立互惠的關系(必須要遠超過國家的定價),讓他來給診斷用藥,同時進行長程的心理咨詢,才是解決抑郁癥的良方。所以按市場上而不是國家定價來給一個水平高的心理醫生付費才可行。稍有名氣的咨詢或治療需要500/每小時,而出名的肯定是過1000/小時。不要想著按國家對醫藥的定價來治好抑郁癥,一是可能存在著某些醫生開提成藥的問題,二是按國家每小時80元的咨詢費,不會有人給你做長程心理治療或心理咨詢的。也許你會問了,那些窮人怎么辦?我覺得窮人沒招辦,自己自強自立吧。看看當地有沒有社工幫扶體制。如果沒有錢、家庭沒有溫情、自己能力喪失,結果是啥可想而知吧。
心理咨詢實際上是有錢人的高級養生方式。就像楊鳳池說的:“就‘最適合學心理學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有錢人,一種是有病的人’來說,我還沒有看到沒病的有錢人。沒錢的人問題好解決,基本上就是兩個字“掙錢”。有錢的人這兩個字沒用,所以需要心理學家專業治療。”而他也提到:“中國心理學歷盡曲折坎坷,正恢復發展。目前心理學科建設屬于初級階段,但是心理學的魅力強大,大量的熱心人士涌入。現實是:執業困難、就業艱辛、督導不足、生存壓力使初入此門的人士陷入了嚴重的困惑之中。我特別想提醒準備入行的各位,需要先調研再加入心理學隊伍。“行業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所以,那些搞心理咨詢的人如果自己謀生都難,就不可能做好心理咨詢。你要是找一個心理咨詢師給你做咨詢,他提出每小時300-500元一點都不高。你想找個80元每小時的,估計肯定是新手拿你練習技能了。想想你找個力工或家教每小時多少錢?
普度眾生靠心理治療或咨詢行業并不容易的。倒是希望自己可以堅信自己可以好好的活下來,如果你們相信自己是好人,就去積極的找尋方法吧。自己也要學相應的知識和技術,不是單單的去求人給你治。很多的咨詢師治療師以前也許也是有抑郁癥或其他的心理疾病的人,他們中有些人會帶著自己的心理問題去學習咨詢和治療。最后成為了杰出的心理大師或治療師。我覺得上天是公平的,就是給了很多不同的角色來給各樣的人機會活下來,甚至是讓他可以從生命最低谷逆轉,而絕處逢生。你們自己可以找尋下這樣的路。當然你也要意識到有些心理醫生或咨詢師并不是合格或有水平的,他們有可能會誤診或錯誤的治療你。所以歸根結底,就是自學加找更多有效的資源來幫助(治療)自己,而非就是單靠他人來救你,依賴是最大的問題,如不改變這個認識,估計很難恢復。
我以前也經歷過心理困境。好在不但走過來,現在還可以幫他人走過來。正是這樣的經歷讓我更能體會那些身處困擾人的感受。也讓我能細致的體會人的內心,以及人活在世界中的原因和可以有的意義。孟子曰:“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閑,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