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綜合征是一組主要表現為膀胱激惹征(尿頻、尿急、尿疼)及排尿困難,而尿液檢查示非尿路感染的臨床癥候群。若該癥發生于中年女性,稱為尿道綜合征;若發生于小兒稱為小兒神經性尿頻癥;發生于老年則稱為老年性夜尿頻多癥。 分類論治
隨癥加減
臨床施治時,還應根據病人具體情況,辨證論治,隨癥加減: 從肺論治 老年性尿頻癥常因肺氣虛寒,不能下制致小便頻多;肺主肅降而通調水道,寒邪外束,肺氣失宣,津液不得四布,水液下流膀胱而尿多;肺之氣陰不足,通調失常,也致小便頻數。治宜溫肺祛寒、開宣肺氣或滋陰益肺之法。如用甘草干姜湯加黨參,溫肺祛寒以治愈老人夜尿頻多;或用麻黃湯加味,開宣肺氣治療老年性尿頻癥獲良效;或用成藥蛤蚧大補丸治療中老年夜尿頻多癥,均可獲得良好效果 從腎論治 證見中年女子,怕冷,尤以腰部為甚。除尿頻多外,尚有少腹墜脹、白帶量多清稀、六脈澀細、舌淡苔白等癥,診為脾腎陽虛,寒濕下注,發為濕淫白帶。投腎著湯加補骨脂、白芷等藥,出自《金匱要略》。腎著湯由甘草、白術、干姜、茯苓組成,具有溫脾勝濕的功用,原名“甘草干姜茯苓白術湯”。腎著,是指腎為寒濕所傷,留著不行,其癥狀偏重在腰,所以有“腰中冷”、“腰以下冷痛”等,本方通過補土制水,散寒滲濕而治療腎著病,故得其名。 脾腎兼治 脾腎兩虛,臨床常見多發于女性的壓力性尿失禁,為尿道綜合征的一種特殊類型。證見平時無尿失禁 ,但當咳嗽、噴嚏、大笑或改變體位等使腹壓突然增加時,尿液不自主地從尿道內流出。多因脾腎兩虛所致,須脾腎兼治。予補氣固脬湯(黃芪、山藥、黨參、茯苓、桑螵蛸、白術、杜仲、升麻、益智仁、烏藥、羊脬)隨癥加減治療,若氣虛明顯者加紅參 6g(另燉);陽虛甚者加制附片6g,補骨脂10g;若血虛加當歸 10g,熟地15g;若陰虛去肉桂、麻黃,加女貞子、旱蓮草各 10g。 調理陰陽 可用六味地黃湯、麻仁丸、清心蓮子飲等,調理陰陽,達到治療氣陰不足、虛火內動,或陰虧日久、風邪內動,或陰津不足、陰陽失調等所引起的尿道綜合征,可獲得滿意療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