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鈣化灶該不該切核心提示:乳腺增生鈣化會癌變嗎?是否需要手術治療?據了解,少數的乳腺增生會發生癌變,需要積極治療。有以下情況者考慮手術:以結節或腫塊為主要癥狀,經系統服藥后,癥狀無緩解者,腫塊漸增大者;乳腺腫塊質硬,疑似乳腺癌者;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因乳腺腫塊思想負擔過重,影響生活者。 問 題 患者黃女士:最近,我感覺左側乳房像針扎一樣痛,常在月經前數天出現或加重,行經后疼痛減輕或消失。我在當地醫院做了乳腺導管造影,結果顯示為乳腺增生鈣化。醫生建議我手術治療。請問,乳腺增生鈣化有癌變的風險嗎?是否需要手術? 答 復 在乳腺病變中,存在著一組十分常見的非炎癥性、非腫瘤性的以乳腺主質和間質不同程度增生為主要表現的病變, 有人稱其為乳腺結構不良、有人稱其為囊腫病, 目前一般叫做乳腺增生癥。乳腺增生癥為育齡婦女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其發病機理為生理性增生與復舊不全造成的乳腺組織結構紊亂。主要發病原因有:卵巢內分泌失衡,不合理的孕史、哺乳史,精神因素和生活習慣等。 而黃女士所說的乳腺增生鈣化是指在乳房造影片上看到鈣沉積物。乳房鈣化點有兩種類型:大鈣化作用和微鈣化作用。大鈣化作用通常是乳房內部的退行性改變,形成原因多是由于曾經有損傷、發炎,一般與癌癥無關。微鈣化作用可能在迅速分解細胞的部位找到鈣斑點。這些由迅速分解細胞留下的殘留物可以顯示為微鈣化作用。當其大量出現時,則表示有小腫瘤的可能。 乳腺增生癥臨床表現以周期性乳房脹痛、乳房腫塊為主要特點。約10%的患者有乳頭溢液史,多為漿液性,少數為血性。周期性乳房脹痛表現為月經前1周左右開始。其疼痛特點為乳房(單側或雙側)脹痛、刺痛、觸痛等,疼痛可因情緒或勞累而加重,經后疼痛緩解。但部分患者這種規律性并不明顯。 診斷乳腺增生癥的輔助檢查有乳腺鉬鈀攝片、超聲檢查、乳頭分泌物細胞學檢查。如果患者癥狀嚴重,觸診結節或腫塊明顯,臨床鑒別良、惡性困難,用穿刺細胞學檢查或腫塊切除病理切片組織學檢查有助于診斷。病理學檢查是鑒別確診乳腺增生與其他乳腺疾病最可靠的方法。 少數乳腺增生患者(乳腺囊性增生病中的中末導管乳頭狀瘤病及導管上皮非典型增生)會發生癌變,故應積極治療。乳腺增生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中藥對癥治療為主,用藥時間在經前1周治療最佳,經期停用,用藥期限一般為1~2周,疼痛緩解后停服,必要時輔助其他藥物(雌激素受體拮抗劑等)聯合治療。 大多數乳腺增生患者無需手術,但如有以下情況可考慮手術:以結節或腫塊為主要癥狀,經系統服藥后,癥狀無緩解者,腫塊漸增大者;乳腺腫塊質硬,疑似乳腺癌者;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因乳腺腫塊思想負擔過重,影響生活者。對于黃女士來說,如果鈣化灶不再變大,可以通過服藥來緩解乳房疼痛的癥狀,并定期復查。一旦發現鈣化灶短期內迅速增大,應高度懷疑癌變,必要時做病理活檢或手術治療,以腫塊局部區域切除為主。術中冰凍切片查到癌細胞者,應按乳癌處理,術后做常規病理學檢查。因為該病好發于絕經期前婦女,且不能根除,又有癌變可能,所以要定期復查(半年左右復查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