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師與美軍師比較 1944年美軍所采用的步兵師編制是1943年的改良,使用三三制,下轄3個步兵團,每團3個步兵營。團部的直屬連隊包括一個摩托化輕型榴彈炮連(105mm榴彈炮6門)和一個摩托化反坦克連(57mm反坦克炮12門)。在諾曼底的德軍則采用1944年制步兵師編制,下轄3個步兵團,每團2個營。團部的直屬連隊包括一個步兵炮連(75mm PaK 40輕型步兵炮6門、150mm s.FH.18榴彈炮2門,馬車牽引)和一個反坦克連(兩個反坦克排配備88mm PaK 43反坦克炮6門,一個摩托化反坦克排配備75mm PaK 40反坦克炮3門)。德軍步兵團不論是營的數量還是團部直屬連隊的質量都不如美軍步兵團。
美軍對于步兵使用的觀念與德軍不同,美軍重視步兵整體的火力發揮,采用半自動步槍,而將輕重機槍集中到重武器排和重武器連。一個美軍1944年制的步兵班有12人,裝備M1“伽蘭德”式半自動步槍十支,M1918BAR“勃朗寧”式自動步槍一挺,M1903“斯普林菲爾德”式狙擊步槍1支。而德軍則更重視輕機槍的運用,一個德軍1944年制的步兵班有9到10人,裝備MG42輕機槍2挺,其余人員裝備步槍。如果美軍和德軍的步兵班正面交火,德軍的整體火力強過美軍,主要是因為MG42的強大火力。不過美軍步兵的一大優勢是火力支援非常強大,當受到正面敵軍火力壓制時,可以通過無線電呼叫團部進行炮火支援,美軍的無線電在步兵排廣泛普及,因此部隊呼叫上級支援比德軍方便的多。 美軍步兵師的炮兵團有三個摩托化輕型榴彈炮營和一個摩托化重型榴彈炮營,總共有105mm榴彈炮36門和155mm榴彈炮12門。德軍步兵師的炮兵團也是三個輕型榴彈炮營和一個重型榴彈炮營,裝備105mm le.FH.42榴彈炮36門和150mm s.FH.18榴彈炮12門,不過都是由馬車牽引。美德在火炮數量和性能方面差異不大,但是美軍炮兵的機動性較強。 美軍步兵師有一些額外的支持部隊,例如機械化騎兵連,獨立炮兵營,獨立坦克營,獨立防空營,獨立坦克殲擊車營等等。機械化騎兵連是裝備M8裝甲車,德軍步兵師則是以輕步兵營當做偵察部隊,其火力相當于一般的步兵營,而機動力則是依靠自行車,這個營也常常做為師屬預備隊使用。美軍的獨立坦克營和裝甲師的坦克營相同,而德軍步兵師則沒有坦克。美軍的獨立坦克殲擊營裝備M10(裝備76.2mm M7火炮)或M36(裝備90mm M3火炮及M2HB機槍1挺)坦克殲擊車,而德軍的反坦克營則有一個摩托化反坦克連(75mm PaK 40反坦克炮12門),一個突擊炮連和自行突擊炮連(Sd.Kfz.142/StugⅢ自行突擊炮10—14輛,裝備75mm StuK L/24火炮),一個摩托化防空連(20mm Flukabwehrkanone 38或37mm Flukabwehrkanone 36/37防空炮9—12門)。因此德軍在反坦克武器方面不論數量還是性能都比美軍遜色。美軍的防空營是由車載或牽引的四聯裝M2HB重機槍及牽引的40mm M2博福斯機炮組成,德軍步兵師沒有防空營,只有反坦克營里的摩托化防空連。 美軍步兵師的摩托化程度也遠超德軍,除了后勤補給系統之外,美軍步兵師所有炮兵單位全都是摩托化,步兵團雖然沒有自己的車輛,但師部卻有六個運輸縱隊可以負責部隊機動。而德軍步兵師除了后勤補給系統,只有反坦克部隊為摩托化,其余的炮兵部隊則依賴馬車牽引,步兵團不但沒有自己的車輛,師部也沒有多余的運輸縱隊可以運載部隊機動,步兵團的后勤補給也是依賴馬車。 美軍步兵師實際上比較接近德軍的裝甲擲彈兵師。德軍的裝甲擲彈兵師是兩個摩托化擲彈兵團六個營,團部的直屬連隊為摩托化步兵炮連,摩托化工兵連,有些團則有摩托化防空連。另外有一個坦克營,一般是用突擊炮替代坦克,共45輛. 數量比美軍獨立坦克營還少。摩托化炮兵團有兩個摩托化輕型榴彈炮營和一個摩托化重型榴彈炮營,有幾個師的炮兵團有一個機械化榴彈炮營,不過在數量上比美軍步兵師少12門105mm榴彈炮。反坦克營則是兩個自行反坦克炮連(Jagdpanzer Ⅳ式坦克殲擊炮,裝備75mm PaK 42L/70火炮),一個機械化反坦克連或一個摩托化反坦克連(75mm PaK 40反坦克炮12門)。摩托化防空營是一個摩托化重型防空炮連(88mm Flukabwehrkanone 37防空炮8門),兩個摩托化輕型防空炮連。這個重型防空炮連無疑大大強于美軍的防空單位。摩托化偵察營是另一個火力,機動力強大的部隊,一般是一個裝甲偵察連(Sd.Kfz.221/Sd.Kfz.223輪式裝甲偵察車),三個摩托化偵察連(搭乘軍用卡車或裝甲輸送車,也有幾個師是裝甲化偵察連,搭乘Sd.Kfz.250/Sd.Kfz.251半履帶式裝甲輸送車),一個摩托化重裝備連。這個營也是美軍機械化騎兵營無法匹敵的。 參考實戰經驗及裝備發展,美軍在1942—1943年間進一步改組步兵師編制,在新編制中步兵師人數略有下降,為14253人。主要改變都在裝備上,首先M1“伽蘭德”式半自動步槍成為標準步兵武器,巴祖卡火箭筒也大量配備到步兵師中(每個師557具),57mm反坦克炮取代37mm反坦克炮成為了主要的反坦克火力,75mm榴彈炮則完全被105mm榴彈炮取代;更多的改變在運輸工具上,2.5噸載重車取代1.5噸載重車成為主要運輸車輛,同時更多的“威利斯-奧佛蘭”軍用吉普與0.25噸尾車配發到基層單位中。不過雖然師建制中的運輸車輛大幅增加,但在裝備數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步兵師還是需要大量上級單位支援的運輸車輛方能完成機動。 以1943年7月公布的步兵師編制表為例,每個步兵班12人,配備M1“伽蘭德”式半自動步槍10支、M1918BAR“勃朗寧”式自動步槍1挺和M1903“斯普林菲爾德”式狙擊步槍1支。步兵連編制為193人,由三個步兵排和一個重武器排構成,重武器排裝備M1919輕機槍2挺、60mm迫擊炮3門、巴祖卡火箭筒3具與M2HB重機槍1挺。步兵營編制為871人,由營部連、重武器連與三個步兵連組成;營部連下轄一個反坦克排(57mm反坦克炮3門),重武器連則有81mm迫擊炮6門、M1919輕機槍8挺、巴祖卡火箭筒7具、M2HB重機槍3挺。 步兵團由指揮部、團直屬連、3個步兵營與其它直屬部隊組成。團直屬部隊包括:團炮兵連(105mm榴彈炮6門)、反坦克連(57mm反坦克炮12門和一個地雷埋設排)、后勤連。 師炮兵部隊人數為2,160人,由指揮部、直屬連、3個輕型炮兵營加上1個中型炮兵營組成;輕型炮兵營中除營部連、后勤連外另有3個炮兵連(105mm榴彈炮12門),中型炮兵營的編制與輕型炮兵營類似,只是以155mm榴彈炮取代105mm榴彈炮。 1943年制的步兵師總員額數為14,253人,除前述戰斗部隊外,尚下轄偵察單位、工兵營、衛生營、補給連、彈藥連、通信連及憲兵排等直屬部隊。 而隨著戰爭規模逐步擴大,許多任務性配屬給步兵師的單位漸漸演變為半永久性的建制單位,一般來說這樣的單位包括:1個機械化騎兵連、1個以上的野戰炮兵營、1個化學兵營及其它坦克、坦克殲擊車和防炮單位。這使得在1944年步兵師日常管制的員額數超過了15,000人,相比裝甲師司令部較成熟的組織運作方式,步兵師司令部無論在編制員額或組織上都無法負擔如此龐大的作業量,因此變通的方法是以下轄各步兵團指揮部為基礎,依據任務特性不同以聯兵方式組織臨時性的團戰斗隊。 1944年的德軍步兵連由兩個突擊步槍排、三個步槍班、和包含五名狙擊手的狙擊班所組成。其步兵營下轄三個步兵連與一個重裝連。重裝備連下轄兩個重機槍排(重機槍8挺)、一個迫擊炮排(81mm迫擊炮6門)、一個野炮排(75mm PaK 40火炮4門)。共有111人(軍官3人,士兵109人),其步兵團由兩個步兵營、150mm s.FH.18榴彈炮與120mm Gr.W.40迫擊炮混合的迫擊炮連與一個自行突擊炮連.當反坦克炮缺乏時,由鐵拳火箭筒代替. 美軍自建軍起,就深受德國先進的軍事體制影響,但是由于優越的環境和孤立主義政策,陸軍的發展水平在二戰前一般的是落后于歐洲先進水平的。大戰中,通過血的教訓,美軍向德軍學習,戰術和編制終于逐步完善,直到今天,成為地球上最先進的暴力工具。
1939年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陸軍現役部隊不到20萬人,體系上仍舊是為一戰模式而組建的遠征軍的繼承品,師編制采用普魯士大編制,一個師有2萬多人,極其臃腫。在閃擊戰的成果面前,陸軍逐步改用三三制,并把分散的裝甲力量整合為裝甲騎兵旅和裝甲師,并改用新式坦克。但是以馬歇爾為首的高層并不認為集中使用坦克力量可以造成重大的戰術革新,所以直到戰爭結束,美軍也沒有在戰斗中使用像蘇軍或德軍那樣的裝甲兵團。 下面是美軍1943年制的步兵師編制簡介
師部 3個步兵團 1個重型炮兵營(155mm榴彈炮12門) 3個炮兵營(105mm榴彈炮36門) 工兵營 通信連 其它勤務部隊 滿編制為14253人,大約2000輛各型車輛。 1943年制步兵團(大約4000人)
3個步兵營 直屬連 反坦克連(57mm反坦克炮9—12門) 炮兵連(105mm榴彈炮6門) 勤務連 1個步兵營:(871人)
營部、反坦克炮3到4門 3個步兵連(每連187人) 1個重武器連(81mm迫擊炮6門、M1919輕機槍8挺) 每個步兵連轄3個步兵排、1個火器排 每個排3個班,每班12人。 火器排有巴祖卡火箭筒3具、60mm迫擊炮3門 合計一個步兵營擁有的武器裝備如下
反坦克炮3—4門(最早為37mm,后來升級為57mm) M2HB重機槍3挺 M1919輕機槍14挺 M1918BAR“勃朗寧”式自動步槍27支 巴祖卡火箭筒16具 60mm迫擊炮9門 81mm迫擊炮6門 德軍1942年制的步兵師編制如下:
師部: 3個步兵團: 團部:團部警衛連、通信排、工兵排、騎兵排
炮兵團:
團部:通信分隊、3個輕型炮兵營: 營部:通信分隊、校射分隊、3個炮兵連(105mm le.FH.42榴彈炮4門,輕機槍2挺) 重型炮兵營: 營部:通信分隊、校射分隊、3個炮兵連(150mm s.FH.18榴彈炮4門,輕機槍2挺) 師直屬部隊:偵察營、騎兵連(輕機槍9挺、反坦克槍2支、重機槍2挺)、自行車連(輕機槍12挺、反坦克槍3支、重機槍2挺、50mm Gr.W.36迫擊炮3門)
摩托化支援連:1個摩托化反坦克排(輕機槍1挺,37mm PaK 36反坦克炮3門),1個步兵炮排(75mm PaK 40輕型步兵炮2門) 摩步營 營部:摩托化通信分隊、3個摩步連(50mm PaK 38反坦克炮6門、37mm PaK 36反坦克炮4門,輕機槍8挺) 工兵營 營部、2個工兵連(輕機槍9挺、反坦克槍3支)、摩托化工兵連(輕機槍9挺、反坦克槍3支)、摩托化舟縱隊、摩托化輕工兵連 通信營 營部:摩托化野戰電話連(輕機槍6挺)、摩托化無線電通信連、摩托化輕型通信連(輕機槍2挺) 衛生營:衛生連、摩托化衛生連、野戰醫院(摩托化)、2個救護車縱隊 師軍需處: 8個輕型補給縱隊、摩托化維修連、摩托化軍需連 師供應處:摩托化面包制作連、摩托化屠宰連、摩托化物資供應連 新兵營:3個步兵連(輕機槍9挺、重機槍2挺、50mm Gr.W.36迫擊炮3門) 獸醫連 摩托化憲兵連 摩托化郵局 人員:
軍官:518人 文職:102人 軍士:2573人 士兵:13667人 總計:16860人 其中戰斗營18個(含4個炮兵營) 武器裝備:
手槍:3681支 步槍:12609支 沖鋒槍:321支
反坦克槍:90支 輕機槍:425挺 重機槍:110挺 50mm Gr.W.36迫擊炮:84門 80mm Gr.W.34迫擊炮:54門 75mm PaK 40步兵炮:20門 105mm le.FH.42榴彈炮:36門 150mm s.FH.18榴彈炮:12門 火焰噴射器:9具 裝甲車:2輛 摩托車:530輛 汽車:394輛 馬車:536輛 自行車:500輛 |
|
來自: 微小書屋張 > 《二戰各國陸軍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