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1年以來,我局全面貫徹國務院、省、市關于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和《安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切實加強建設工程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安政辦發〔2011〕36號)精神,全面部署和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切實加強建筑施工領域安全生產各項工作。2011年,全縣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形勢總體保持平穩,責任考核范圍內未出現安全生產亡人事故,一般事故也呈明顯下降趨勢,現將2011年全縣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 1、2011年我縣機構改革設立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由于人事變動,為加強全局安全生產領導工作,我局成立了由局長為組長,局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科室長為成員的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對分工作了重新調整,進一步強化了全局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領導,明確了責任;同時局有關科室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也作了具體分工,明確了工作職責和任務,完善了有關工作程序和制度,強化了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 2、我局在4月初組織召開了由全縣建筑施工、監理企業、部分重點工程建設單位及局相關科室參加的“全縣建設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會上分管局長回顧總結2010年全縣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工作,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對2011年質量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部署,并傳達了部、省、市有關文件精神,通報了2011年省、市優勝標化工地及2010年秋冬季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大檢查通報批評的單位和個人,最后局長對如何做好2011年建設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5點要求。 3、為強化了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施工、監理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責任的監督和管理,進一步明確各施工、監理企業切實落實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生產責任,健全和完善質量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局長代表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與建筑施工、監理單位和有關科室簽訂了2011年安全生產責任書。 4、根據《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施工領域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浙建建〔2011〕6號)和《湖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建筑施工領域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實施意見》(湖建發〔2011〕99號)的通知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我局制定并下發了《關于建筑施工領域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實施意見》(安住建〔2011〕56號),以落實好五項新制度為重點,部署全縣建筑施工、監理企業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 二、突出重點,加強隱患排查治理 1、今年全縣建筑施工企業在我局統一布置下,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截至11月底,全縣共有51家建設施工企業的257個項目開展了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其中發現隱患數3854項,整改到位3812項,整改率99%。 2、積極開展對建筑工地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今年以來,我局積極對全縣建筑工地安全生產、文明施工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共檢查工地198項,對存在問題或隱患的工地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169份,停工整改通知書29份,并督促相關單位及時落實整改處理。 3、在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基礎上,我局組織全縣建筑施工領域開展一系列安全生產專項活動。一是根據我局《關于建筑施工領域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實施意見》(安住建〔2011〕56號)精神,組織全縣建筑施工、監理企業開展以落實好五項新制度(一是領導帶班制度;二是重大隱患掛牌督辦制度;三是生產安全事故查處督辦制度;四是企業檢查月報季報制度;五是質量安全交底監督制度)為重點,以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進一步嚴厲打擊非法違法行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為主要任務的“安全生產年”活動,截止11月底,全縣共有51家建筑施工企業根據要求將“安全生產年”活動情況統計表及工作總結報我局備案。二是根據縣委縣政府《關于開展創建全國文明縣城的實施意見》(安委〔2011〕5號)和《安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縣城區建筑工地創建全國文明縣城相關要求的通知》(安住建〔2011〕77號)精神,組織縣城區在建工程開展 “全國文明縣城”創建活動,并將創建工地具體落實到有關科室和個人,以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環境衛生以及民工工資管理為檢查重點,對存在問題的企業和工地,督促其及時落實整改處理,同時,我局編制了《建筑工地創建全國文明縣城宣傳手冊》1000余冊,發放給創建工地各方責任主體和工地民工手上,宣傳創建工作的重要意義及要求,讓所有工程建設的人員都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創建工作中來。三是根據縣安委辦《全縣“一打三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在全縣建筑施工領域組織開展了建筑工程安全專項整治工作,自今年5月中旬以來,全縣共有51家建筑施工企業的257個項目開展了自查自糾工作。在各企業自查自糾的基礎上,我局對全縣27家建筑施工、監理企業(本縣5家,外地進安吉22家企業)的17個項目進行了抽查,針對抽查中發現問題和隱患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13份,停工整改通知書4份,督促相關責任單位落實整改處理。四是為切實落實住建部 三、加大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力度、夯實安全生產基礎 1、組織全縣建筑施工企業“三類人員”繼續教育工作和崗位培訓,全縣“三類人員”延期179人,辦理“三類人員”初始注冊5人,發放“三類人員延期證書”77人; 2、開展安全生產講座,邀請省、市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方面的專家對企業有關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參加人員達800余人; 3、組織全縣建筑施工企業參加省、市舉辦的《建筑腳手架安裝規范》和《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使用手冊》等培訓學習,全縣累計參加人數86人次; 4、鑒于建筑施工現場一線作業人員安全知識缺乏、基本技能低下、自我安全保護意識不強,在施工過程中違章作業、冒險作業和無證上崗等現象比較突出的現狀,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結合我縣創建“全國文明縣城”工作,明確要求我縣規模以上建筑工地(合同造價500萬元及以上、建筑面積5000m2及以上)必須設置民工學校,配備必要的教學設備和其他硬件設施,制定全年培訓教學計劃,并按計劃和方案的要求開展安全生產培訓教育活動; 5、“安全生產月”活動宣傳教育。根據《湖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開展2011年全市建筑施工領域“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通知》湖建發〔2011〕126號精神,我局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建筑施工領域“安全生產月”活動,成立了“安全生產月”活動領導小組,由分管局領導任組長,并制定印發了《安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開展2011年建筑施工領域“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通知》(安住建〔2011〕64號),安排足夠的人力,落實所需經費,結合當前“安全生產年”及“一打三整治”活動,以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普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嚴厲打擊非法違法施工行為和推進建筑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好轉為目標,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通俗易懂的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主要組織開展了以下幾方面活動:全縣“安全生產月”啟動暨班組安全建設活動啟動儀式;開展“安全責任、重在落實”職工演講比賽12場;開展安全生產知識競賽20場;開展安全生產咨詢活動12場;懸掛標語(橫幅)648條,張貼宣傳畫518余張,出黑板報162期,發放宣傳資料3500冊;開展安全文藝宣傳4場;組織參觀學習安全生產圖片展覽2120次。 四、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健全長效管理措施 1、今年以來,我局認真落實建設工程基本程序和各項管理制度,嚴格履行項目規劃許可、招投標、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合同管理、質量安全監督等法定建設程序,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兩項許可制度,認真做好建設工程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和三類人員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的實施工作,嚴把安全生產兩項許可審查關; 2、認真執行工程建設項目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費用單列、建筑起重機械登記備案等各項制度。截至2011年12月,共辦理建筑工程安全開工條件審查182項,總建筑面積2970933 m2,合同總造價312190萬元,其中工業項目建筑面積1731049m2,住宅項目面積1099177 m2,公共建筑項目面積140707m2,辦理建筑起重機械產權登記備案217臺,其中塔式起重機165臺,物料提升機(人貨兩用梯)52臺,辦理起重機械安裝告知登記403臺/次,其中塔式起重機189臺/次,物料提升機(人貨兩用梯)214臺/次,辦理起重機械使用登記381臺/次,其中塔式起重機197臺/次,物料提升機(人貨兩用梯)184臺/次,辦理起重機械拆卸告知登記95臺/次。 五、加大執法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2011年,我局通過開展“安全生產年”、“一打三整治”、“全國文明縣城”創建、全縣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大檢查及建筑安全專項治理等一系列活動,結合日常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條件審查和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安全監督抽查工作,對全縣在建工程進行監督檢查,檢查的重點是法定手續辦理情況、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落實及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現場實體安全狀況、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及執行情況和主管部門檢查要求整改的落實情況等,針對部分施工企業、建設監理單位的違法違規行為,我局給予了限期整改、停工整改、不良行為網上公示、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直至清退出安吉建筑市場等一系列處罰措施,今年以來,給予湖州興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16家施工、監理企業及項目負責人予以通報批評。對其中建筑市場行為、工程質量、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等方面較差,且又不及時、認真落實整改的:湖州興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方明】、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繆建盛】、浙江蟠龍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吳建山】、杭州天工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謝幫勇】4家企業和項目負責人暫停在安吉縣范圍內承接業務六個月(自 六、高度重視、全面做好各項預防和應急工作 1、加強應急體系建設。今年在我局修訂完善了《安吉縣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的基礎上,根據局統一部署,全縣各建筑施工企業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健全了企業的應急預案建設,全縣八家建筑施工企業共編制綜合預案8個,專項預案52個,現場處置預案24個,應急預案基本達到了全覆蓋,使全縣建筑施工形成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的格局。同時,全縣各建筑施工企業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在企業分別組織開展了預案的演練,通過演練,切實提高了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根據建筑施工特點,加強對建筑工地突發事件、重大隱患和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對全縣各建筑項目工地的起重機械設備、高大支模架、深基坑等易發生群死群傷的重點部位、重點環節嚴格執行登記備案制度,建立隱患監控管理責任制,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的監控管理的良好格局。 3、堅持預防與處置相結合。針對重大事故、特殊季節和災害性天氣,我局制定下發了一系列安全預警的文件通知,并結合短信平臺的方式,督促各企業和工程項目及早制定防范措施,有效控制了事故發生。 下一步工作打算: 1、全面落實建設工程領域安全生產責任。建設單位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負總責,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制訂對參建各方主體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方案,督促參建單位加強安全生產的組織、制度、資金、技術、設施設備等各項保障,落實安全生產各項措施。各參建單位對其參與的建設工程的安全生產負責,在工程建設活動中必須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各項規定,切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2、加強安全生產許可管理。認真實施建設工程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和三類人員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工作,嚴把安全生產許可審查關。嚴格審查企業和人員的持證情況,嚴把市場準入關,堅決杜絕無證企業、無證人員或證照不一的人員從事建設工程活動,重點加強對許可證的動態管理。 3、深入開展安全標準化管理和“平安工地”創建工作。加強建設工程安全標準化管理,擴大安全標準化工作覆蓋面。以“平安工地”創建活動未契機,全面提高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 4、創新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管方式。一是轉變監管思路,改進安全監督管理模式,實施以巡查、抽查為主要方式的安全生產監管模式。二是進一步充實、優化、整合監管資源,充分發揮資質許可、招投標監管、施工許可、安全監管、責任追究等各管理環節的效能,增強安全生產監管整體合力。三是建立完善監管體系,強化對重大危險源的辨識、排查與監控。 5、繼續深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深入開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三項行動”和“三項建設”,切實加強常態化的安全生產執法和隱患排查治理,加大對“高、大、難、新”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力度,繼續開展以深基坑、高支模、腳手架、建筑起重機械設備和預防高處墜落等為重點的建設工程安全專項整治,及時消除安全生產隱患。加強安全生產日常監督管理,強化層級督查,督促企業切實承擔隱患排查治理與防控的主體責任,建立并落實隱患排查和治理制度,做好各類重大隱患的整改工作。 6、完善應急救援體系。針對建設工程風險高、事故易發、易突發事故的特點,建立有效的應急響應機制,形成高效順暢、運轉協調的建設工程領域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完善建設工程領域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有計劃地組織各類應急演練,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和救援物資、裝備建設,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7、嚴格做好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工作。發生建設工程安全生產事故時,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和“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要求,認真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嚴肅責任追究,對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完善和落實層級督查、事故約談、事故現場會、事故通報、事故結案和事故責任追究報備,事故定期分析、事故評估等制度,對社會影響較大的典型案例,要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接受社會監督。 8、著力提高建設工程領域安全生產保障能力。認真貫徹實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加快制訂相關配套政策和標準,進一步完善工程專項方案專家審查、安全生產措施費用單列、安全保險、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施工起重機械告知登記等制度。加強對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能力,強化對一線操作人員的培訓和考核,重點做好對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作業人員和新務工人員等非專業人員上崗、轉崗前的培訓工作。凡未經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的,一律不準上崗作業。深化民工學校建設,強化民工安全教育培訓。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積極開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新技術應用,不斷提高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和技術水平,及時推廣、限制、淘汰設備和技術,引導企業更新設備,加快技術改造步伐,進一步推廣應用有利于控制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新型軟件及信息技術,充分運用遠程監控、網上監控、信息自動采集等現代科技手段,切實提高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控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