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羊皮筏子,是古代沿習至今的擺渡工具。古代勞動人民“縫革為囊”,充入空氣,泅渡用。唐代以前,這種工具被稱為“革囊”,到了宋代,皮囊是宰殺牛、羊后掏空內臟的完整皮張,不再是縫合而成,故改名為“渾脫”。 渾做“全”解,脫即剝皮。人們最初是用單個的革囊或渾脫泅渡,后來為了安全和增大載重量,而將若干個渾脫相拼,上架木排,再綁以小繩,成為一個整體,即現在的“皮筏”。它是黃河上游的主要運輸工具。
我國的皮筏歷史悠久。《水經注.葉榆水篇》載:“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船(即皮筏)南下水。”《舊唐書.東女國傳》:“以牛皮為船以渡。”《宋史.王延德傳》:“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于水”。
來自: tjhx0526 > 《圖說歷史》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20130821實拍筏子客制羊皮筏:羊皮筏制作修理圖解
劃羊皮筏子的水手被稱為“筏子客”。《水經注》中有關于皮筏子的記載,《宋史》中說“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于水”,那時的羊皮筏子...
感受“黃河之城”的獨特魅力
感受“黃河之城”的獨特魅力。當夜幕降臨,此時的蘭州又顯得現代而時尚,黃河之畔燈火通明,那座標志性的建筑中山橋在燈光的點綴下更顯...
夸口說大話為什么被稱作“吹牛”?
早在漢代就有了皮筏渡河,如《水經注·葉榆水篇》上載:“漢建武二十三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舊唐書·東女國傳》記載:“用牛皮為船以渡。”唐白居易《長慶集·蠻于朝》有詩句:“泛...
蘭州黃河邊的“羊皮筏子” 12只羊才能做一個 制作工藝瀕臨失傳!
蘭州黃河邊的“羊皮筏子” 12只羊才能做一個 制作工藝瀕臨失傳!當你在中山橋附近的濱河路上游覽時,偶爾會看到有小小的皮筏子在湍急的...
[轉載]印象蘭州:一排筏
如果你行走在黃河風情線上,沒有親身體驗坐羊皮筏子來一次黃河漂流的話,那么,你至少算沒有真正領略西部的黃河風情。雖然現在很少有人...
塞上行<7> 漂過流金的河(2009-02-24)
“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寧夏人對黃河獨有情鐘。黃河自甘肅進入寧夏,流經寧夏12個市縣長達397公里,中衛是黃河...
羊皮筏子:黃河上消失的水運風景
羊皮筏子:黃河上消失的水運風景。據說河中間有一個巨石,羊皮筏子必須直沖而去,就在相撞瞬間,舵手梢板輕輕一點,筏子與石壁擦肩而過...
蘭州丨在沒有黃河穿過的城市,你吃到的牛肉面很可能是假的。
蘭州丨在沒有黃河穿過的城市,你吃到的牛肉面很可能是假的。蘭州的朋友說,有了黃河,他們不用指南針,因為黃河上游是西方,下游是東方...
羊皮筏子過河忙
羊皮筏子過河忙。那時候過河只有一種工具,就是羊皮筏子,我們叫做排子,從來不知道什么叫羊皮筏子;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運載貨物這種...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