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股票的基本面(2011-06-11 15:48:46)
如何分析股票的基本面--家電連鎖行業為例
梁軍儒
基本面是股票長期投資價值的唯一決定因素,每一個價值投資者選擇股票前必須要做的就是透徹地分析企業的基本面。許多投資者沒有系統的分析方法,甚至僅僅憑某一短暫的或局部的利好因素就作出草率的買入決定。投資者很容易受一些感性因素的影響而作出錯誤的操作,如聽信其他投資者的言論,或者生活中對某一消費品牌情有獨鐘,就買入其股票等等。怎樣才能理性地投資呢?建立系統是一個最好和最理性的方法。下面從行業、企業和宏觀經濟三方面并具體結合蘇寧對基本面涉及的要素進行簡單的分析。 一、行業層面的基本面因素 行業基本面因素十分重要,有時比企業層面的基本面影響還大,差的行業即便是龍頭企業也很難獲得好的長期回報。 行業的特性 行業的波動性是否很大,是否有強周期性。 家電連鎖業波動比較小,超長期來說有很弱的周期性。 行業的市場空間 如果行業發展空間很大,則企業的成長性相對較好。 消費升級以及經濟高速發展使家電連鎖業有廣闊的市場空間,龍頭企業將會高速成長。 行業生存環境 過度激烈的競爭必然會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惡性競爭更會使所有企業陷入虧損泥潭。 家電連鎖業經過前幾年的激烈競爭后,形成了國美、蘇寧、百思買三大巨頭寡頭競爭的格局,五星、永樂被收購,大中、三聯只能扮演陪太子讀書的角色。行業競爭趨于平緩,未來進入持久戰階段。 回顧國內和歐美國家同行業發展的歷史軌跡 以史為鑒,歷史總會給予我們啟迪。歐美國家行業的發展歷史經常就是中國同行業的未來,根據國內外的歷史,我們可以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家電連鎖業正沿著美國相同的軌跡運行,如同美國經歷過BBY、CC等幾大寡頭競爭的格局,中國家電連鎖也正經歷著同樣的時期。BBY苦練內功,慎對并購,CC則只注重外延擴張,偏好多元化,最后BBY大獲全勝。今天的國美與CC何其相像,而蘇寧則是BBY第二,未來蘇寧會是最后勝利者嗎? 是否存在并購或被并購的可能 并購的風險很大 作為蘇寧的股東,我并不希望并購大中。 行業是否簡單易懂 復雜的行業往往包含很多不確定性。
二、企業層面的基本面因素 企業作為個體如果沒有競爭力,即便處于很好的行業也是徒勞。好行業還要好企業。我們可以通過分析波特的五力競爭模型和企業經營情況、財務數據對企業基本面作出綜合評價。五力包括顧客、供應商、競爭者、潛在新進入者、替代品五種基本競爭力量。 顧客即是買方的討價還價能力 行業處于買方市場,則賣方要么通過差異化經營獲得超額利潤,要么只能竟相打折降價爭取買方。相反的話,產品供不應求,賣方很容易就獲得超額利潤。茅臺是經典的例子。 家電連鎖業處于買方市場,但由于競爭對手的減少,競爭趨于理性。 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 與顧客相類似,只是企業的角色由賣方轉變成買方。除非是賣方稀缺資源,一般企業對供應商都處于強勢地位。 家電連鎖對家電廠商的強勢地位是無容置疑的。 競爭者之間的競爭 這是五力中最重要的一個力量,企業是否處于強有力的競爭地位是決定企業存亡的重要因素。 蘇寧規模雖然落后于國美,但后臺力量遠超國美,而百思買剛剛起步,蘇寧又占據先發優勢。 潛在新加入者的威脅 如果新進入者擁有新的生產能力和強大的資源,對行業將形成巨大威脅。 現階段家電連鎖企業的已經形成的巨大規模和廣闊的地域分布,都對新加入者構成高門檻,而且從發達國家經驗看,家電連鎖最后都形成極少數的幾家巨頭壟斷市場,如日本的小島電器、山田電機,美國的BBY、CC。因此出現潛在新加入者的可能性較少。 替代品的威脅 替代產品的價格如果比較低,而且性能優越,對現有產品是致命性的打擊。替代品可能完全替代,也可能部分替代。但無論是那種替代品都會使本行業產品受到嚴重打擊。科技類產品最容易出現替代品。 全球發達國家的家電渠道都是家電連鎖占據優勢,家電連鎖是家電分銷行業的大勢所趨。因此出現替代的可能性比較小。但不排除類似沃爾馬這種大型連鎖超市搶奪市場份額。 企業在行業所處的地位 強者恒強,行業龍頭企業通常擁有更優異的產品,更優秀的人才,更雄厚的實力,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蘇寧作為三大寡頭之一,與其他競爭者都處于暫時的均勢地位。 是否擁有持續的核心競爭力 優于對手的競爭力是企業能持續發展并取得勝利的關鍵所在。 先進的信息平臺、物流基地、后臺服務是蘇寧暫時領先的核心競爭力,競爭對手能否趕上還要看他們的以后的競爭戰略。無論如何蘇寧現在占據有利地位。暫時落后的是規模。 企業戰略是否清晰和正確 在波特競爭理論中,競爭戰略占據顯要位置,戰略失誤將帶給企業毀滅性打擊。 蘇寧的戰略比較清晰,穩中求快,苦煉內功,慎對并購。 管理層是否誠實、優秀,大股東是否誠信 管理層的誠實比能力更重要,而大股東的誠信也是不能忽視的。 蘇寧的張近東理性、素質高、心胸廣闊,應該是不錯的大股東。 是否有穩定的經營史 經營史雖然不能決定未來,但也是很有價值的參考之一,巴菲特對穩定的經營史很重視。 通過公開信息收集企業經營情況 包括收集企業的經營情況、市場狀態、管理水平、技術能力、制度等細節,為最后的判斷提供依據。 市場份額 市場份額跟企業的行業地位息息相關。 是否有多元化 多元化往往是危險的,即使是多元化計劃我們也要留意。特別是跨行業的多元化,經常是以失敗告終。 蘇寧的主要競爭對手國美最近頻頻涉足其他行業,包括地產、百貨、保健品等,這對蘇寧來說是好事。 是否擁有特許經營權 特許經營權是企業獲利的利器。 財務數據 歷史財務數據可以讓我們對企業的歷史經營情況、資產情況、盈利能力、成長能力、償債能力等有全面的了解。數據應該追溯到盡量早的歷史,有可能的話最好是企業存續期內的財務數據都看一篇。主要財務數據有: 凈資產收益率 是判斷資產回報率指標,是最重要的財務數據 凈利潤增長率 企業成長的參考指標 凈利率 企業獲利能力的指標 毛利率 企業獲利能力的指標 資產負債率 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也是重要的風險指標之一 其他還要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關注不同的指標,如家電連鎖的庫存周轉率、銀行業的總資產收益率等。 三、宏觀經濟、政治因素的影響 實際上宏觀經濟、政治對企業的影響可以包含在行業層面的分析中。經濟周期、利率、通貨膨脹等宏觀因素對真正優秀的企業影響甚微。出口導向型或者原材料進口比例較大的企業應該關注人民幣升值和匯率變動帶來的影響。分析基本面時只要關注經濟發展能否為行業帶來重大發展機會和政策的改變是否對行業造成毀滅性打擊,不需要考慮其他如經濟周期、利率、通貨膨脹等宏觀因素,也沒必要花太多精力研究其他宏觀經濟、政治因素的影響。 基本面分析容易進入的誤區: 以偏概全 只看到企業一兩個也許不是決定性的優點,就認為是優秀的投資對象。 包含個人感情色彩 生活中喜歡某一品牌,或者持續跟蹤某一企業許多年,在判斷企業基本面時包含大量的感情因素,只看好的方面,或者夸大企業的優點,對問題視而不見。 受輿論誤導 某一階段市場熱充于某一行業、題材或概念時,就認為這類企業都很好。 道聽途說的信息作為分析的依據 以一些謠傳和非正式渠道獲得的不準確的消息為分析依據。 胡亂發揮主觀想象力 脫離現實、不切實際的為企業未來勾畫出美好的藍圖。 一廂情愿地以過去業績推測未來 沒有很好地分析市場和行業的變化,只根據企業的歷史就簡單地推測出企業的未來。 簡單類比 沒有分析企業個體的差別,同行業公司簡單地進行類比,得出因為同行業某某公司股價多少,所以這個股票值多少這樣的結論。 輕信一些沒有誠信的上市公司 不加分析地輕信上市公司許下的業績諾言,有時候理性地分析一下市場狀況,就能知道這些是謊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