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樸學醫筆記:羅大倫《神醫這樣看病》之黃元御之二 一、齁喘===茯苓甘草半夏生姜細辛橘皮桂枝砂仁 趙彥威,齁喘(哮喘),腹脹,嘔吐,矢氣好轉。二十多歲時,傍晚吃飯,黑貓從屋檐掉下,落到后背,驚嚇,做病。不敢吃飯,夜里冷風吹,陰雨天,白天吃多,均犯病,發作即兩三天,或二十幾天,病程12年。 黃元御:肺氣上逆,胃氣不降脾濕被郁,誘因驚嚇,陰雨濕重,病情加劇。 治法:祛濕舒肝。 處方:茯苓甘草半夏生姜細辛橘皮桂枝砂仁。 方解:茯苓,祛濕,升脾土。甘草,坐鎮中州,補脾胃。半夏,燥濕,降胃氣。干姜,暖脾胃腎。細辛,排風寒。橘皮,梳理肺經之氣,止咳降逆。桂枝,暖肝勝脾,肝氣上升。砂仁,行氣調中,醒脾開胃。 十幾副,痊愈。
二、中風===溫水燥土、滋木清風 馬孝和,生計憂勞,生氣,中風(腦梗塞或腦出血)。左手左腳卷曲,左邊肢體麻冷,無知覺,如無血。渾身骨頭痛,晚上煩躁,說胡話,無法睡覺,能吃飯,不能喝水,喝水氣逆,身體皮膚發黑。 痰?多! 大小便?大便干燥,小便發澀,痛感! 首先脾胃虛弱,濕氣多,脾土不升,肝氣郁。肝風體內亂竄,久之,津液消亡,導致筋脈攣縮,中風。悲傷之因,肺,其志悲,肺少津液輸布,燥氣動,產生悲觀情緒。左邊冷,肝氣左升,被郁。失眠,心火不能下降,陽氣不斂。煩躁亂語,肝病則心病,心神亂。嘔吐,胃氣不降。法:溫水燥土,滋木清風??上]有記載藥方。 但是在《四圣心源》記載了中風治療方法。就是熨法。藥末,布包,加熱。放在患處熨。 熨法方劑: 左邊癱瘓:何首烏茯苓桂枝附子。 右邊癱瘓:黃芪茯苓生姜(另研后放)附子。 煎湯方劑: 左邊癱瘓:桂枝白芍甘草何首烏茯苓砂仁。 右邊癱瘓:黃芪人參甘草茯苓半夏生姜 黃元御傳人麻瑞亭經驗: 右半身偏廢叫做氣虛型,左半邊偏廢叫做血虛型。 左半身血虛型:加雞血藤丹參路路通,通血絡。 右半身氣血虛:加夏枯草茺蔚子決明子,舒肝氣。 此外,均加杏仁,降肺氣。 十多副,痊愈。
一、關于鼻炎(《四圣心源》): 桔梗元參湯:治肺氣郁升,鼻塞涕多者。用法:煎半杯,熱服。 五味石膏湯:治肺熱鼻塞,濁涕粘黃者。用法:煎半杯,熱服;胃寒,加干姜。成分:五味(一錢)、石膏(三錢)、杏仁(三錢)、半夏(三錢)、元參(三錢)、茯苓(三錢)、桔梗(三錢)、生姜(三錢)。 黃芩貝母湯:治鼻孔發熱生瘡者。用法:煎半杯,熱服。成分:黃芩(三錢)、柴胡(三錢)、芍藥(三錢)、元參(三錢)、桔梗(三錢)、杏仁(三錢)、五味(一錢)、貝母(三錢,去心)。 苓澤姜蘇湯:治鼻塞聲重,語言不清者。用法:煎半杯,熱服。成分:茯苓(三錢)、澤瀉(三錢)、生姜(三錢)、杏仁(三錢)、甘草(二錢)、橘皮(三錢)、柴蘇葉(三錢)。 二、關于久咳(林鶴和) 排除因腫瘤或者肺結核引起的咳嗽。針對西醫煙源性咳嗽,就是感冒后引起的慢性咽喉炎。細辛3五味子5薄荷9射干9法半夏9杏仁9枳殼9桔梗9沙參9陳皮6瓜蔞殼9甘草3.如有黃痰加黃芩5桑白皮9。此方,我曾用過一次,效果很好。其人多年咳嗽。 歡迎師友指點:qq:2524630552 群:203490642
2013062821:50于隨緣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