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恢復后的網師園殿春簃張大千、張善孖兄弟畫室的陳設布置。□記者杭興微攝 蘇報訊(記者 徐蘊海)一窗綠意濃,一卷展山河。這是記者昨天在網師園殿春簃看到的情景,殿春簃曾是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張善孖生前的寓居地,今天起,重新布置過的廳堂對外開放,重現了上世紀30年代大師們在此作畫、雅集的生活場景。 據網師園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20世紀30年代,張大千、張善孖兄弟曾寓居網師園長達5年之久,殿春簃為張氏兄弟會客、作畫之所,他們廣交師友,切磋畫藝,章太炎、徐悲鴻等名流常歡聚于此。善孖擅畫虎,于園中豢養一虎,名虎兒,并以其為模特作畫,大千補景而成《十二金釵圖》,傳為畫壇佳話。張大千還以網師園為基地進行創作,在作品的題跋上會寫上“作于吳門網師園”,或蓋上“網師園客”的印章。抗戰爆發后,張氏兄弟離開了網師園。后來張大千到了臺灣,仍心系網師舊居。1982年,張大千緬懷兄弟,念及虎兒,遂題“先仲兄所豢虎兒之墓”遙寄蘇州,蘇州園林主管部門據此刻碑于殿春簃西墻,供游人參觀。 為了再現張氏兄弟這兩位國畫大師當年的寓居場景,4年來,網師園管理處精心搜集資料,編制殿春簃陳設方案,并多次征求專家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于近日布設完成。 重新布置的畫室分客廳和書房兩間,其中書房近40平方米,名“檀采蟬蜎之室”,語出張大千一幅畫作上的落款,書房里陳列著線裝書、畫臺等物。客廳里陳列著張大千、張善孖的字畫,張大千印章、印譜等物品的復制品,再現了當年張大千、張善孖在網師園畫室作畫、交友、雅集、唱和等活動場景。有趣的是,客廳里還增添了南京鐘、青花瓶等擺件,據介紹,南京鐘是我國自制的最早的鐘,產地在南京,為純手工制作,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很時髦的物件。 同時,廳堂里新設置了觸摸屏,游客可以輕松查詢到張大千的簡介、畫集、年表和印章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