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收錄的中醫秘方,凡末尾注有“撰方人、獻方人、薦方人的”均出自古今名醫的嘔心瀝血之作,為臨床驗方,可作參考的珍貴醫家資源。歡迎選用和轉藏,造福先下百姓!
病例:陳某,女,58歲,2013年5月20日因“腰痛伴雙下肢放射痛10余年,最近加重。自訴下腰部疼痛,活動受限,晨起明顯,間歇性跛行,不能久行(約200米)、久立,雙下肢麻木疼痛,畏寒。查體:腰椎右側彎,活動受限
,L4-5棘間壓痛明顯,左側直腿抬高及加強實驗陽性,左側足背伸抗阻減弱。舌質暗紅,苔白,脈沉滑。綜合病情,考慮腰椎間盤突出癥,辨證屬血痹,宗仲景黃芪桂枝五物湯之意,補氣行血,益氣通陽。
秘方:生黃芪30克,防風10克,全蝎5克,桑寄生15克,川斷15克,雞血藤15克,赤芍10克,當歸15克,茯苓10克,三棱10克,鹿角霜10克,生杜仲15克,天麻10克,秦艽10克,防風10克,生白術10克。七劑。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颊咴V服藥后癥狀明顯好轉,腰痛癥狀減輕,雙腿沉重感減輕,行走距離明顯加長。繼服二十八劑,腰椎側彎改善,下肢肌力增強,疼痛消失。告治愈。
方解:《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問曰:血痹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FONT>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郭振江認為骨病日久大都有關節肢體腫脹,因此都離不開濕邪。濕留肌膚,可見肌膚腫脹疼痛;濕留關節,則腫痛不已;若痰濕瘀久,還可致關節腫脹變形。其中虛、邪、瘀是其病理基礎。
此時必須注意扶正,以固本祛邪,他臨床治療慢性腰腿痛用黃芪桂枝五物湯益氣通陽和血,遣方必重用黃芪以固氣,為避免補血生瘀,輔以活血又能補血的當歸,以達到補血不生瘀,祛瘀不傷正的目的。加入川斷、桑寄生、木
瓜、雞血藤之類補腎通絡,方中黃芪用量頗大,氣足自能生血、行血、通痹,陽虛者在此基礎上加仙靈脾、補骨脂、附子等;至于陰虛者,又當加入熟地、龜板、鱉甲養陰和血之品。獻方人:郭振江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