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治療冠心病仍然是冠心病治療的重要手段。有人會有所顧慮,長期服藥會產生耐藥性,一旦病情惡化就無藥可用了,那么冠心病患者服藥應該遵循怎樣的用藥方針呢。治療心絞痛的藥物種類很多,只要各種藥物合理、交替使用,就可減少產生耐藥的機會。 (1)阿司匹林減少心肌梗死危險 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已證明阿司匹林是有效抗血栓病的藥物,通常認為夜間睡眠時血流緩慢,易發生血栓病,而阿司匹林的半衰期較短,僅15 - 20分鐘,故許多人認為睡前服用阿司匹林更有效。正常情況下,胃排空為4-6小時,雖然腸溶阿司匹林不直接損傷胃黏膜,但在體內分解成水楊酸后對胃腸黏膜仍有損傷作用,因為阿司匹林在抑制血栓素的同時也影響了前列腺環素的合成,削弱了后者對胃黏膜的保護作用。阿司匹林的半衰期雖短,但其有效抗凝作用可持續24小時。 (2)急性發作舌下含服速效藥 如長效硝酸甘油或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l片(10毫克),每日3次,或5-單硝基異山梨醇、硝酸異山梨酯(異舒吉)或單硝酸異山梨酯(魯南欣康)1片(20毫克),每日1-2次,它們的血清半衰期長,生物利用度高,作用可持續8小時以上。如單硝酸異山梨酯(異樂定),一般每日l片即可。此類藥物的基本作用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由于周圍靜脈的擴張使回心血流量減少,左心室負荷降低,從而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絞痛,并且近年來已證實該類藥物對有病變的冠狀動脈具有明顯擴張作用,還可擴張側支循環,使缺血區血流增加,所以硝酸酯類對心絞痛有良好的療效。 (3)長期用藥選擇鈣拮抗藥 地爾硫革(怡爾心),口服l片(30毫克),每日3次,其主要作用是使血管平滑肌和冠狀動脈擴張,增加冠狀動脈血流和抗冠狀動脈痙攣。其副作用不明顯,少數人有心動過緩。隨機對比試驗結果顯示鈣拮抗藥和B受體阻滯藥有相同的緩解心絞痛和增加運動耐量作用。但由于長期應用鈣拮抗藥沒顯示能提高遠期存活率,僅處于次要地位。只有對疑有變異性心絞痛或有應用B受體阻滯藥禁忌證的患者,鈣拮抗藥比B受體阻滯藥優先選用。在冠心病應用中主要應用長效制劑。 (4)心絞痛病人可用B受體阻滯藥 B受體阻滯藥類藥物有普萘洛爾(心得安)、阿替洛爾(氨酰心安)、美托洛爾(倍他樂克)等,可用于心率較快的心絞痛病人。每次1/4-1片(6.25-25毫克),每日1-2次。這主要是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運動耐量,從而改善心絞痛,同時由于心率減慢、舒張期時間延長以及血壓下降后負荷減輕而改善室壁張力,這使心內膜下心肌的血流相應增加,從供求兩方面改善心肌缺血。它們的主要副作用是心動過緩或傳導阻滯。曲美他嗪(萬爽力)20毫克,每日3次,可調節能量代謝途徑,降低心肌耗氧量,促進缺血區心肌需氧新的供求平衡,從而達到抗心絞痛作用,是近年來抗心絞痛的新藥。 (5)穩定粥樣斑塊藥宜晚上服 他汀類藥物如辛伐他汀(舒降之)、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氟伐他汀(來適可),其作用是降血脂,它還有穩定或消除粥樣斑塊,減少血管內白色血栓形成的作用。由于血脂主要于夜間在肝內合成,故這類藥物宜晚上服用,每晚1次,每次10 - 20毫克(1片)。其副作用有一過性轉氨酶升高。 (6)復方丹參滴丸不宜長期貼身放置 復方丹參滴丸、冠心丹參滴丸5 -10粒,每日3次,地奧心血康1粒,每日3次水溶性甾體皂苷(維奧欣)2片,每日3次。速效救心丸,一般只在心絞痛發作時作為急救用藥,每次3 -10粒均可。此類藥物都有活血、化瘀、理氣、定痛、解痛、護血管、疏通微循環和冠脈循環作用,故能減輕胸悶、緩解心絞痛發作。如果有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則不宜選用含冰片的復方丹參滴丸,并且這些藥物都不宜長期放置在貼身衣服的口袋中,因有些藥物成分由于揮發可導致療效下降,甚至消失。 (7)同類藥物只宜選用一種 幾類藥物可聯合應用,但同類藥物只宜選一種,也可選1-2類加中成藥類。地爾硫革(恬爾心)、B受體阻滯藥一般不宜聯合使用,如需使用,劑量要小。少數心絞痛藥物治療不能緩解者,需做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或冠狀動脈內支架,或主動脈一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等。而針對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如降膽固醇、控制高血壓、糖尿病以及戒煙、減肥、適量運動等,都對冠心病心絞痛的防治有益。 |
|
來自: 神醫圖書館318 > 《真心痛,冠心病=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