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食因素是高血壓患者最容易忽略但又最容易改正的調理方式。在吃的方面,有沒有食物可以起以輔助降壓的作用呢?于康教授給出五大飲食原則,對預防和控制高血壓有一定的益處。
●原則一:少鹽少油清淡膳食 高血壓患者必須將口味變清淡,每日限制食鹽總量在3至5克。需注意,不只是食鹽中含有鈉離子,6毫升左右醬油的鈉含量就相當于1克食鹽,所以在限鹽的情況下,還要注意減少高鈉食品的攝入。烹調時,要后放鹽或醬油,也可以采用無鹽烹調,然后采用點、蘸醬油的食用方式;選擇高鉀低鈉鹽;蒸饅頭時,避免用堿,應改用酵母發面。 在控鹽的同時,還要注意控油,同時限制動物脂肪的攝入。烹調多采用植物油,膽固醇要限制在每天300毫克以下,減少食用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肥肉、魚子、魷魚等。如果長期進食高膽固醇食物,可能導致高脂血癥,使動脈內脂肪沉積,加重高血壓的發展。在肉類中,可以選擇吃深海魚、去皮雞肉。 ●原則二:多食含鉀、含鈣的食物 補鉀有利于排鈉,進而降低交感神經的升壓反應,增加血管彈性,有利于改善心肌收縮能力,并且可以穩定和改善壓力感受器的功能,故應該注意補鉀。專家按含鉀量多少做出以下排序,建議高血壓患者視情況而定,適當多吃一些:紫菜、黃花菜、桂圓、銀耳、香菇、木耳、干紅棗、苦瓜、土豆、竹筍、油菜、香菜、菠菜、玉米、藕、紅薯、番茄、橙子。 多數研究報告還認為,膳食中鈣不足可使血壓升高。原因是鈣離子有膜穩定作用,使血管不易收縮。鈣還可以對鈣泵和細胞內的鈉離子濃度起到調節作用,防止血壓上升,所以,防治高血壓應注意補鈣。日常飲食要增加奶制品和新鮮蔬菜的數量。 ●原則三:忌食促使神 經興奮的食物 高血壓患者應忌食促使神經系統興奮的食物,如酒精、濃茶、咖啡等,這些刺激性食物會加重內臟的負擔,對高血壓病情不利。 酒精可以導致血管對多種升壓物質的敏感性增加,使血壓升高,對于有高血壓危險因素的人應該嚴格控制飲酒。 ●原則四: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及膳食纖維,有利于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環,還可以促進膽固醇的排出,防止高血壓病情的發展。 ●原則五:食用谷薯類食物 專家提倡多食用玉米、小米、紅薯等膳食纖維比較多的食物,它們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利于膽固醇的排出。同時,玉米和紅薯中鉀含量也相對較高,對于穩定血壓有幫助。 本文摘編自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你吃對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