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空港新城作為重慶的北大門,是重慶與國際最近的地方。隨著新一輪重慶主城戰略規劃的確定,未來,一座集臨空經濟、西部國際商務、國際都市風貌展示為一體的全國一流的城市發展新中心將展示在世界面前。
客廳,居家休閑的地方,溫馨待客的場所。
重慶的客廳在哪里——中央公園!
重慶中央公園:
一個正在高速建設中的火熱戰場;
一個呼之欲出的精彩地標;
一個寄托著重慶人期望和夢想的美妙客廳!
攻堅克難,熱汗揮灑“重慶精神”
中央公園區位圖
重慶中央公園位于渝北空港新城核心區域,西距重慶國際博覽中心3公里,東距江北國際機場5公里。公園占地1.53平方公里,南北長2400米,東西寬770米,同茂大道連接東西,節慶大道貫穿南北。公園定位為面向國際、充分展現重慶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形象氣魄的中央公園;依托重慶山水風貌特色,氣勢宏大、簡潔豪邁,又兼具傳統韻味、婉約精致,體現自然和諧之美的現代城市公園。
中央廣場
中央公園作為我市的一座現代城市地標,在規劃理念、總體布局、山水格局和空間序列上均體現了中國傳統園林文化和西方園林文化的融合,中國文化、重慶特質在公園的總體規劃設計中和各景觀功能區中得以體現。公園包括中央廣場景區、活力水景區、陽光草坡區、半島鏡湖區、密林溪流區五大核心景區,含周邊市政道路建設和征地安置在內,項目總投資約46億元,于2011年7月動工建設,計劃于2012年5月初步建成開園,2012年10月全面建成開放。
12月17日,站在中央公園的建設工地上,一陣陣寒風吹得筆者瑟瑟發抖,而不遠處的工程管理者和施工人員干得熱火朝天,他們似乎并未感覺到寒冷的侵襲。
“中心城區寸土寸金,建如此大的中央公園,展示了渝北的實力,也讓我們看到了黨委政府干大事的膽識和氣魄。”渝北市民龍先生驕傲地說。
“這是重慶史無前例的公園建設攻堅戰!”公園建設指揮部負責人范賽虎介紹說,整個項目高峰期單日土石方工作量達35萬立方米,創造了我市單個工程單日土石方工作量之最!
實際上,這場攻堅戰還創造了一系列令人震驚的數字:工程高峰期單日出動機械1200臺套,如果將它們首尾相連長度超過7公里,相當于從朝天門到觀音橋的距離;工程單日貨運車次超兩萬臺次,總行程約2.5萬公里,相當于繞行赤道多半圈;自實施征地至今共計約110天,累計完成投資15.55億元,每天平均投入約1400萬元;工程共吸引30余家大型單位參與土石方、地下車庫、周邊道路、園林景觀等項目施工,“參戰”人員上萬人!
嚴謹縝密,“鐵軍”書寫恢弘詩篇
參戰大軍上萬人,如何管理這么龐大的施工隊伍?
“指揮部給每一家施工隊伍都劃定作業面,每天早上7點準時召集各單位老總開例會,對一天的工作作出安排,把工程精細到每一個小時每一分鐘。當出現作業面交叉、道路臨時占用等情況時,我們及時召集涉事方老總直接協調,確保施工不耽誤一分一秒!”
中央公園項目負責人郜建人介紹,建設指揮部就設在工地上,7月份以來大家沒休息一天,遇到問題保證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指揮部領導幾乎每天都要到工地上檢查,指導協調處理具體問題,確保了工程建設高效有序推進。
“攻堅克難時總有黨員沖在最前面,極大地促進了項目的實施,能及時解決工程實施過程中的諸多問題。為了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我們還采取物資統購統供,避免了組織油料和炸藥等物資的困難。”重慶建工集團中央公園項目經理黃志和說。
重慶城建控股集團不僅將黨支部建到項目上,還在項目上建立了工會組織,來聽取員工意見、回應員工訴求。項目經理蔣明武告訴筆記,公司狠抓文化建設,激發起員工十足的戰斗力,在不到45天的時間里,項目部施工土方量達300萬立方米。
重慶對外建設集團在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狠抓項目部職工的思想工作,不斷強化大家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由于公園南區施工區域比較分散,項目前期缺水少電,但全體職工毫無怨言,熱情高漲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公園南區土石方開挖高峰時日工作量高達12萬立方米,開挖設備多達80臺,運輸車輛300多輛,每一個點都有設備在作業,運輸車輛排成長龍,場面頗為壯觀。
正是30多家施工單位、上萬參戰職工發揚“鐵軍”精神,夜以繼日,輪番作業,才創造了一個個讓人難以置信的奇跡。
目前,中央公園場平土石方工程基本告一段落,公園北路、東路北側已基本形成,車庫工程將于春節前進行第一次澆筑,同茂大道下穿道即將完成,公園主干道旁已經開始栽種銀杏和香樟。
以人為本,建設拆遷彰顯“民生指南”
中央公園的征地拆遷涉及渝北區雙龍湖街道鹿山、鄭家等數個村莊,征拆時間緊、任務重,指揮部是如何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征拆任務?
答案是:將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能不能保護好群眾利益,是我們的工作能否獲得群眾支持的基礎;能不能獲得更多群眾的支持,是公園建設能否快速推進的源泉。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充分聽取群眾訴求,最大程度解決好民生急難問題,努力做到和諧拆遷、和諧安置、和諧建設,努力把中央公園建成一項民生工程。”公園建設啟動伊始,區委書記周旬就為指揮部明確了“民生指南”。
2011年9月2日晚七時,中央公園所處的鄭家村十九社突發山火,天干物燥,火勢兇猛,幾戶還未搬遷社員的房屋和苗圃即將被山火吞噬。危急時刻,中央公園指揮部與重慶建工集團中央公園項目部迅速組織了10余臺挖掘機,全力搶挖隔離帶阻斷山火蔓延,成功挽救了社員們的苗圃和房屋。
“人民群眾的利益重于一切!雖然這幾戶社員都處在中央公園紅線范圍內,且征遷談判十分艱難,但如果我們任由山火燒毀群眾房屋,那就是對人民群眾財產的極大漠視,也背離了黨委政府建設公園、造福人民的初衷。”范賽虎說,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中央公園指揮部組織了以指揮部牽頭,征地辦、街道、村社干部、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聯合的征遷工作小組,集中辦公,及時研究解決征遷中的矛盾問題,和諧協調與社員間關系,堅持以被拆遷戶利益為本,未發生一起群眾集訪和群體性事件。山火過后,幾戶社員主動配合指揮部清理房產及苗木,并很快完成了搬遷,為中區施工建設掃清了障礙。
鄭家村19社村民曹新勇大兒子身患殘疾,家庭比較困難,10月4日機械清表作業到他家附近時,曹新勇提出,他家的小豬要出售,需要一周時間找買主,并希望修一條便道到他家旁方便搬家和運豬。重慶對外建設集團中央項目部不僅全部答應了曹新勇的要求,而且主動提出給予2000元資助,并立即著手調集設備為他家修路,幫助他按時完成了搬遷。
為有效保護群眾利益,指揮部組織各施工單位主動購買被拆遷戶來不及處理的蔬菜和鮮魚,不方便運出去的可用的建筑材料。施工單位在處理施工區域中的無主墳時,自覺尊重當地的民俗,舉行簡短的祭奠儀式后才組織施工。幫助被拆遷戶聯系租房,免費提供搬遷用車,協調解決子女轉學……指揮部及各施工單位心系群眾,積極解決好被拆遷戶燃眉之急。
群眾利益無小事。多為群眾想一點,多為群眾做一些,成為公園建設者的工作原則和要求,也為公園建設集聚了更多支持和力量。
美不勝收,渝北新城宜游宜居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斗角……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對阿房宮的描繪。未來的中央公園,呈現給我們的又將是個什么模樣?
中央公園鳥瞰圖
手撫中央公園規劃模型,一幅幅精彩畫卷躍然浮現在人們眼前:中軸統領、緩山拱合、灣湖環抱、景園點彩,休閑廊橋、綠谷濕地和廣場噴泉抬眼可望,碧波平湖、水灣池亭、峻峰緩丘觸手可及;
陽光大草坪
陽光草坡區,布局在坡地中心的陽光大草坪,舒適清爽,喜迎游人;
半島鏡湖區,靜立在其中的鏡湖,波光粼粼,清水瑟瑟,令人憐楚;
密林溪流區,緩山林地、溪流小徑與五彩花園自然呼應、相得益彰。
整個中央公園,山水相挽,綠樹成蔭,銀杏香樟,桂香撲鼻……
中央廣場夜景
“空港新城是重慶主城新中心、國家中心城市風貌展示區,要把中央公園作為加快新城建設、提升宜居形象的戰略機遇和重要抓手,以國際化大都市的新地標定位公園規劃設計,以世界名園的高水準統領公園施工建設,這是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也是市民群眾的期許,更是我們肩負的責任。”渝北區區長黃玉林給予中央公園建設規劃、景觀設計、工程施工等各個環節充分關注,并充滿信心。“6萬平方米的中央廣場、700余畝休閑草坪、5萬余株大喬木,超過7公里的健身步道,體現了中央公園大樹大草坪大廣場的空間布局。”
園城一體,依城建園,以園興城。中央公園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規模的城市中心公園。中央公園周長6公里,可直接帶動約5平方公里的高強度城市中心區開發,間接帶動周邊建設區域超過10平方公里,可開發建筑總規模超過1500萬平方米,包括商住規模900萬平方米,商業辦公及文化娛樂建筑600萬平方米。
不久的將來,在兩江之畔、新區之中,一座大氣典雅、精美絕倫的中央公園將展現在世人面前。行進其中,你會感受到大自然懷抱的溫暖,盡享悠然自得的快樂。那一刻,你能體味到,宜居重慶,因中央公園平添了無盡亮彩;渝北大地,正展開一幅宜游宜居的錦繡畫卷。
新聞背景》》
崛起中的空港新城 啟動重慶“再向北”的引擎
10年前“重慶向北”,吹響了重慶城市向北發展的號角。2007年,以航空城的概念布局為背景,為充分發揮臨近機場的區位優勢、帶動周邊產業的布局發展,空港新城正式成立,完成了“重慶向北”的布局構想。
如今,在“加快空港新城基礎設施建設,加速與重慶北部新區的融合,以國際化為導向,重點發展國際商務、總部經濟等外向型產業,空港新城將成為重慶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都市功能區”的城市發展新規劃引領下,“重慶再向北”的發展引擎再次啟動。
未來10年,空港新城將再增加100萬以上城市人口。消費群體的崛起,將令空港新城成為一個新的百億級CBD商圈。預計到2020年,空港新城將建設成為功能完善的現代樞紐空港和現代服務業發達的綜合性城市功能區,成為繼解放碑之后的城市新中心,全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鑄造西部文化高地
11月8日,重慶新聞傳媒中心在空港新城破土動工。重慶新聞傳媒中心項目位于空港新城同茂大道和秋城大道以及輕軌4號線和11號線交會處,距正在建設的悅來重慶國際博覽中心不到2公里,距占地2000多畝的中央公園1公里,距江北機場約6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項目占地面積52畝,總建筑面積約14.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6.6億。
重慶新聞傳媒中心項目,將進一步壯大重慶文化事業和產業的實力,成為西部高端文化高地。中心建成后,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除自身經營和使用外,還將吸引一大批與文化創意相關的企業總部入駐,成為重慶重要的文化產業孵化和生長基地。同期開工的重慶有線電視網絡產業基地將主要涵蓋互聯網數據中心、媒體云業務中心、三網融合產業鏈聚集中心三大功能板塊,成為輻射西部地區有線電視網絡未來業務發展的核心樞紐。
預計2015年空港新城將實現文化產業收入300億元,成為新的產業支柱。
服務功能日趨完備
今年,空港新城圍繞“兩江新區核心區、重慶主城新中心、國家中心城市風貌展示區”定位,以中央公園、同茂大道等“十大工程”建設為著力點,在基礎設施建設、征地拓展、規劃及產業發展等方面快速推進。已形成大企業和連鎖經營為主導的格局。金港國際商業街、新世紀、重百、歐洲名品等眾多國內外一線品牌和餐飲企業,將相繼入駐。同時,重慶市8中,華川、華港、華辰3家五星級酒店以及海航西南總部、渝北區房產交易中心等一大批項目成功引進。
項目總投資6億元,占地近100畝,實際展開床位1000張,按照“三甲”標準建設的新渝北區人民醫院在空港新城奠基。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未來兩江新區的醫療急救中心。
完善的交通網絡、基礎設施、優良的產業和居住環境,國際水準的城市功能配套,空港新城,這座100平方公里的重慶主城新中心,正在崛起。
相關鏈接》》
空港新城五大建設主題
航空之城:2015年,江北機場要達到45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達到90萬噸/年;2020年達到70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達到250萬噸/年,建成亞洲領先、世界一流的大型商業門戶樞紐機場,實現發展定位從承接主城疏解到引領主城升級的轉變。
會展之城:空港新城將借力重慶會議展覽館建設,大力發展會展及酒店、現代服務、商貿等配套產業,打造重慶國際交往的新基地和重要平臺。
總部之城:以“總部經濟加文化中心”的模式打造總部之城,力爭2012年投入100億,建設200萬平方米研發場所,形成空港新城發達的商務區及總部新核心。
創意之城:空港新城將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更加重視文化藝術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打造以高科技支持的文化創意產業,吸聚動漫、影視、網游、工業設計、廣告策劃、數碼城以及主題樂園、時尚消費等產業。
宜居之城:以建設“綠色建筑示范區”為重點,按照生態良好、環境優美、出行便捷等要求,規劃建設一批高檔次生態型住宅,著力打造涉外經濟居住區,為下步迅速在空港“落戶”的外來居民打造舒適的生活環境。
新聞背景》》
悅來新城 國際會展城大氣磅礴
隨著兩江新區的開發,悅來新城作為國際會展新城、國際生態城已呈現出其獨特的“魅力”。這個西部最大、全國第二的多功能的國際會展城即將“閃亮登場”,成為繼上海、北京、廣州的中國會展第四城。
定位:城市副中心
悅來新城規劃總面積18.67平方公里,處在兩江新區西部片區的中心位置,屬空港國際新城拓展區,向北輻射水土,南與“觀音橋—人和”片區呼應,東連空港城市中心,西接蔡家,距江北國際機場約8公里,距觀音橋約15公里,距江北嘴中央商務區15公里,距解放碑約20公里。
悅來組團被納入正在修改的重慶市城鄉總體規劃“一城五區、多中心組團式”空間結構的15個“城市副中心”之一。
根據規劃,悅來片區分別由悅來會展城、悅來國際生態城以及智能互聯城3部分組成。悅來片區將建設成為未來重慶最具國際化都市特質、山水生態特色突出、文化特色鮮明,以發展優勢明顯的貿易博覽業為主,培育現代服務貿易業和會展特色品牌,多層次、多功能、復合型的會展新城。
功能:國際會展城
悅來國際會展城總面積8.68平方公里,位于悅來片區中心位置,西臨嘉陵江,東接郊野公園,北為規劃的寶山大橋,南接嘉悅大橋。
最主要的建筑“重慶國際博覽中心”,位于會展城中心區域,占地1.3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約6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74億元,建筑規模西部第一,全國第二。
在悅來國際會展城建設現場,這里已經從昔日的農田和荒地,變身為一個巨大的工地,幾乎每隔10多分鐘,就有一輛滿載泥石的大卡車呼嘯而過。據介紹,工地有近2000名工人、300多輛大卡車24小時輪流工作,主體建筑預計一年以后建成。
建成后的重慶國際會展中心,從空中鳥瞰就像一只巨型的蝴蝶。中心共設有16個國際標準展場。悅來會展城就是基于會展中心圈理念,規劃建設一個能夠產生產業集聚效應,集展覽中心、會議中心、商業、娛樂、酒店、辦公樓、高級住宅、景觀等多功能于一體,能夠承擔制造業、商業等行業舉辦的大型國際展覽和綜合性會議、節事等活動,國際化、智能化、生態化的國際新城。
悅來會展城將借助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的建設,集聚各類高端公共服務設施,與空港新城、蔡家聯合互補,服務兩江新區,輻射重慶的城市新中心。
環境:水蘊山城
悅來新城的建設,將分為三步走。博覽中心是第一步,也是龍頭,在5年之內投資1000億元,完成范圍8.63平方公里、面積1100萬平方米的會展城建設,入住人口15萬。第二步,在5~8年內完成悅來生態城建設。第三步,10年之內,悅來新城基本成型。
“悅來國際生態城”,總占地面積3.44平方公里,位于悅來新城南部,將以“水蘊山城”為理念,體現“以山為型,以水為蘊,山水共生”的意境,運用生態經濟、生態社會、生態環境、生態文化等新理念,結合現狀地形地貌,形成濱江優美的生態城風貌,打造生態、環保、節能、自然、宜居、和諧的人居環境,將成為中國四個國際生態示范區之一。
交通:“三縱兩橫”立體成網
目前,悅來會展城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三縱(濱江大道、會展大道、金山大道悅來段)、兩橫(同茂大道悅來段、柑悅大道)、一橋(會展大道張家溪大橋)、一隧(金竹灣隧道)、兩園(悅來公園、濱江公園)、一鎮(悅來古鎮)”建設全面鋪開。
軌道6號線支線也在加快建設。6號線支線起于6號線一期工程終點禮嘉站,止于悅來會展中心北站,將滿足兩江新區腹地沿線交通需求、促進兩江新區加快開發建設。2012年通車后,前往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即可乘坐6號線支線直接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