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Hung)姓出自嬴姓,為陸終之后,其后建立黃國,后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帝舜時代,東夷部落的首領叫伯益,是“帝顓頊之苗裔”,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傳說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合稱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黃氏大約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因被周朝封為子爵,又稱黃子國。得姓始祖:陸終。上古時期火神祝融(掌管火的官)吳回之子。后其繼任祝融。周代時,其后被封于黃(今河南省潢川西),建立了黃國。黃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位的大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二點二。 寬和堂孝友堂思敬堂群堂挺秀; 江夏郡會稽郡巴東郡各郡爭芳。 ——全聯典出黃姓的郡望、名堂。 江夏賢聲,穎川德政; 春申風范,山谷光輝。 ——全聯典出黃姓的源流和郡望、名堂。 詩書驚世蘇門士; 技藝超人紡織娘。 ——上聯典指北宋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詩崇杜甫,藝術上用工深刻,開創了“江西詩派”。與張耒、晁無軌、秦觀同為“蘇門四學士”。有《山谷集》等。下聯典指元初女紡織家黃道婆,三十多年間,在崖州學習了海南黎族先進紡織技術,制成捍、彈、紡、織等一整套生產工具,使生產技術迅速發展,名聞全國。 清代蜚聲詩史; 中華民國元勛。 ——上聯典指清末詩人黃遵憲。,其創作的詩歌被稱為“詩史”,著有《日本國志》、《人境廬詩草》。下聯典指黃興:湖南長沙人,民主革命家,早年參加民主革命運動,是著名領導人之一。 樹廿一宗支,追崇宋代奎章韻士; 禮三千客食,配享春申楚國遺風。 ——上聯典指唐末饒平縣黃氏始祖黃峭山。曾組織鄉民御寇屢建奇功,官至刑部尚書,奎章閣學士,封太子少保。卸任返鄉之后創辦書院,培養學子,代出英才。他生有21個兒子,155個孫子,13個孫女,還有334個曾孫子,116曾孫女,創造了一個古今罕見的巨大家族。晚年的黃峭山送出21房兒子奔向閩、粵、贛各地開創家業的壯舉更是人世間開拓奮進精神的典范,千古流芳。下聯典指楚國名相黃歇即春申君養游土三千的盛事。黃歇曾任楚國宰相近三十年,政績卓著,是戰國著名四君子之一。 附: 赤日遠銜葵影; 薰風濃帶荷香。 ——此聯為唐末工部侍郎黃峭山《夏》詩句聯。 詩罷春風榮草木; 書成快劍斫蛇龍。 ——此聯為黃庭堅詩句聯。 看花臨水心無事; 嘯志歌懷意自如。 ——此聯為清代畫家黃慎自題聯。黃慎字恭壽,福建寧化人。為“揚州八怪”之一。 萬象函歸方丈室; 四圍環列自家山。 ——此聯為清末詩人黃遵憲自題聯。黃遵憲,字公度,參加戊戌變法。 光前已振家聲久; 裕后還留世澤長。 ——馮驥才著《陰陽八卦》第八回《黃家后門聯》語。 積善允征祥百世,應懷祖澤; 立心思濟同一源,共振家聲。 ——此聯為浙江陡亹黃氏字派。 江夏黃童,天下無雙,公樹勛庸垂漢史; 瓊南孫枝,海外生聚,世傳孝友振家聲。 ——此聯為黃氏宗祠聯。 清白傳家,若不滌慮洗心,曷以光昭令緒; 文章報國,須知稟經酌雅,庶幾黼黻隆時。 ——此聯為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學正“永享堂”聯。 湘水紹家聲,肯構肯堂,位葉乾坤鐘地脈, 穎川傳世澤,善繼善述,序分昭穆振人文。 ——此聯為廣東深圳龍田黃氏“祖公堂”聯。上聯典指三國著名人物黃蓋。下聯則指東漢黃霸。 啟后光前,想當年事業炳炳麟麟,自是既明且哲; 元功碩德,愿來世子孫繩繩繼繼,無忘顯祖榮宗。 ——此聯為福建漳浦縣湖西畬族鄉黃氏宗祠聯。 世篤忠貞,歷宋、元、明以際國朝,百代冠裳垂統緒; 家傳孝友,合綏、會、通而聯黔芷,一堂俎豆薦馨香。 ——此聯為湖南省靖州縣城的渠陽“黃氏家廟”正殿聯。上聯既突出了黃氏“忠貞孝友”的家族傳統。下聯又說明了靖州渠陽黃氏總祠為綏寧、會同、通道、黔陽、芷江等地為黃氏的共同祖祠。 漢史著蜚聲,記與胡呂諸公,梗和議、上彈章、翦除誤國權奸,松柏后凋撐宗室; 膚功鎮蠻服,歷受元明數代,建專祠、隆祀典、酬報當年惠澤,梓蓀繁衍遍渠陽。 ——此聯為湖南省靖州縣城的渠陽黃氏總祠(又叫“黃氏家廟”)正殿聯。 文人慧業播江西,看世譜留貽,八百載炳炳麟麟到今日,手澤摩挲、椒衍瓜綿,難忘舊德; 烈祖洪圖開南國,喜家聲繼起,二十傳原原本本在后昆,心香禱祝,箕裘弓冶,永迪前光。 ——此聯為湖南省寧鄉縣箭樓黃氏祠堂正殿堂柱聯。全聯典出箭樓黃氏是由江西分派,至題聯當年(1886年)已歷八百多年,傳世20余代。 梅江江上舊華堂,閥閱相傳江夏黃。百里華封留政績,千年翰院擅文章。 綿綿世澤留孫子,赫赫家聲繼漢唐。如見普譜應起敬,今人遠仰昔高陽。 ——此詩為“黃氏源流”歌之聯句。“黃氏源流歌”。詩中梅江,指廣東嘉應。高陽即顓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