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指出新課程的實施要關注學生的不同性格,不同的智能潛力。課程實施的過程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活躍思維,展現個性和發展心智的過程。《新課程標準》強調課堂教學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倡導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力發展和整體語言能力水平的全面發展。而多元智力理論恰好提出了“用多元智力來進行教與學”的主張,強調通過合適的教學策略優化課堂教學。根據多元智能理論,英語教學的目標不應是孤立地提高學生的語言智能,而是應盡可能地充分利用學生地其他智能來發展語言智能,讓英語學習帶動學生其他智能地發展。也就是說,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充分挖掘、開發學生地潛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地提高。有效的運用多元智能理論來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多元智能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這一理論對教學最大的啟示就在于,教學不但需要走出以往的以傳授知識為最終目的的陰影,將教學的目的定位在學生智能的培養和開發上,而且應該改變傳統的單一智能觀,以開發學生的多種智力潛能為根本目的。有效的運用多元智能理論來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將各種智能的核心能力嵌入現在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之中,或者將它們與英語課程“編織”在一起,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發展、加強和提高自己的多種智能。 通過英語教學實際實踐,我認為可以把多元智能理論融入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理論來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開發了學生的多元智能,使每個學生成為多元化的人。 一.利用Greeting,Listening, Writing和Drill開發學生的語言智能。 語言智能是指有效地聽、說、讀、寫的能力。它的發展對學生取得任何學科學習成績的成功都有顯著的影響。英語教師面對語言智能發達的學生,應該創造一定環境,提供聽、說、讀、寫的學習教材,上課時可以依循學生的專長,讓學生多嘗試閱讀、朗讀、寫作等活動。Greeting是每一節課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也是開發學生語言智能的好時機。比如在集體問候以后,教師可以找一些不太愛講話,不喜歡開口的學生進行交流。剛開始時,不管他說的怎樣,哪怕他只是開了口,教師也要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他,并讓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因為他畢竟跨出了艱難的一步。Listening也是教學內容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教學中教師應訓練學生有效傾聽,在聽的過程中判斷內容、抓住中心主題,在聽后針對重點進行概括。Writing在英語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提供多方面的閱讀素材。如在教Pep Book7 Unit4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閱讀一封e-mail,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寫一封回信給自己的老師、同學或朋友。從而開發學生書面表達的能力。 Drill也是學習新句型時必不可少的環節。每次學習新句型后,教師能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進行有意識的操練或交際性訓練。這些活動能給學生制造開口說英語的機會,使他們敢說、想說,有效地開發了學生的語言智能。 我的反思:在我的課堂中,在Greeting環節我設計了duty report,讓每個孩子輪流利用課前三分鐘進行一個簡短的口表,內容可以是本單元學習的話題,也可以談論自己的喜好,也可以分享自己喜歡的好書,好音樂等等,其他的同學可以針對這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提問。形成班級一個小小的英語角。開課之前,我都會設計一個與本課相關話題的free talk. 比如Unit 11 Cooking with Mocky 是以做蛋糕為話題,在開課前我就請同學們討論what food do you like?引出新課,同時調動學生的語言儲備。
二.利用Songs和Chant開發學生的音樂智能。 音樂智能主要指對于節奏、音調和旋律的感悟和直覺能力,以及用音樂表達思想感情的能力。小學生聽覺敏銳,善于模仿,具有音樂的潛能。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教材或課外的音樂資源,把音樂與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是培養學生音樂智能的主渠道。英語教師可以提供唱游課程,從唱歌中學習英語,甚至從英語歌曲中學習英語語法,此外英語教師可以透過敲打樂器幫助學生抓住語言的節奏,用音調來詮釋課程的內容(熱鬧、喜悅、沖突、安靜等)、(概念化音樂)、旋律歌曲、節奏美語等方式把課程重點變成旋律,使學習變得更容易有趣。在Pep教材中,Song和Chant一直是最受學生歡迎的內容。在教授《What day is today》一課時,為了避免學生在學習一周七天時的發音困難和感覺枯燥的問題,就借助了歌曲“Days of the week”來輔助教學。隨后又播放了幾首同學們熟悉的英文歌的旋律,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所學的詞匯填到旋律中去,同學們隨著熟悉的旋律一邊唱一邊學,還配上了手勢。自譜歌曲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大大降低了學習難度,增強了記憶。每次學習Song或Chant是,教師可以讓學生認真地聽,同時跟著音樂打拍子。這樣學生可以毫不費力地學會要求掌握的內容。并且單詞、句型也記得更加牢固,同時他們的音樂素質也得到了培養。正因為這樣,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改編歌詞,這樣可以充分開發學生的音樂智能。 實際課堂實踐表明,聽歌會促進輸入、內化和習得目的語;唱歌既可以提高音樂的理解力、增強節奏感,也可以學習語音、語法和句法,增加詞匯量,還可以增強語感和語言文化的熏陶、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機。 我的做法:根據不同的話題,我嘗試讓學生自己編寫chant,比如學習四季的單詞時,我讓學生總結四季的一些顯著地特點,讓學生把這些特點編寫成朗朗上口的chant: Spring, spring, green and warm.
Summer, summer, red and hot.
Autumn, autumn, yellow and cool.
Winter, winter, white and cold. 三.利用Drawing開發學生的空間智能。 Drawing是小學英語中常見的一種教學手段,也是學生喜歡的活動之一。小學生幾乎都喜歡繪畫,不管畫得好不好,都有各自的特色。英語課堂教學與繪畫相結合,可以使繪畫為語言教學服務,開發學生的視覺空間智能。比如教師在教授方位的單詞時,可以讓學生根據你的提示來畫。這樣對于學生來說印象更深刻。或者在學身體部位單詞時,教師也可以用畫的形式讓學生來掌握并鞏固單詞。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運用多種顏色、圖片、形狀的變化來營造英語教學環境,提升教學效果。 反思:這個建議我是在低段的教學中運用的比較多。通過形象,直觀的圖畫讓學生能更快,更好的記憶單詞。比如我在處理一年級的“They are cows”時,請孩子們自己畫農場的小動物,并且向大家介紹你的農場。在教學反義詞:tall, short,long, short, big, small, scary, cute時,我請孩子們畫出身邊的實物來體現這樣的反義詞。結果孩子們很喜歡這樣的活動和學習方式,都能快速的掌握至少一種反義詞。 四.利用Actions和Making開發學生的身體—運動智能。 小學生生性好動,動手操作和表演能使學生在動中學、在動中用,開發身體運動智能和學生的創造力。比如教師在上牛津英語4A Module2 Make a puppet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在教師示范過程中,讓學生學會draw,cut,stick等詞。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對所學內容記憶更加深刻。每一單元的Action也是深受學生喜愛的內容之一。學生可以在游戲中學習英語,有可以把所學的英語用于游戲中。如教學牛津英語4A Module2身體部位單詞時,教師可以播放《Head and shoulders》這首歌給學生聽,同時配上相應的動作,學生學會后,在互相觸摸。這樣不僅使學生輕松地理解了新知,而且開發了他們的身體—運動智能。 五.利用“numbers”開發學生的邏輯—數學智能。 學生非常喜歡趣味數學。教師可以運用趣味數學使學生掌握英語數詞,并融入教學數學邏輯智能的開發。小學英語第一、二、三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的新詞都是numbers,尤其是第一冊,學生第一次學英語,要一下記住十個數詞,實在是有點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一年級數學的組成與分解,讓學生學習數詞。用這個方法,學生不僅輕易學到了知識,而且有效地開發學生的邏輯—數學智能。 六.利用“work in pairs”、“Work in groups”開發學生的人際關系智能。 人際交往智能是人的智能最重要的方面,它主要指與人交往合作,覺察、體驗和解讀他人的情緒、情感和意圖,并能據此做出適當的反應的能力。創設積極的人際交往環境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與人相處的能力是學生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因此在學習句型、Song和Chant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活動中對話或接句唱,使學生學會與同伴合作。英語本來就是一種溝通的工具,他有助于人際間的交往,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活動時,應運用分組合作學習方式,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此外教師可安排學生參加一些英語活動,如英語角的相關活動(比如圣誕節交換禮物,萬圣節制作面具,復活節繪制彩蛋等) 反思:每節課我基本都會安排有四人小組的活動,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人際智能,又能帶動后進生。因為我的四人小組安排都會是以優帶差,輔助教學。當后進生不懂的時候,可以在組內就進行幫助了,減少了老師因為關注不夠,后進生開不了口的局面。特別是我在處理文本的第二課時的時候,一般會要求學生根據線索復述課文,這樣四人小組合作復述,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降低難度,達到人人都能開口。 七.利用“Play games”開發學生的自我認識智能。 “Games”是每一個學生都喜歡的。鑒于此,教師應該經常安排一些游戲進行課堂教學,比如單詞接龍、挖地雷、小貓釣魚等游戲。這能讓學生正確認識到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使他們明確自己在這個群體中的位置。通過游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同時也使學生的自我認識智能得到開發。 八.利用“CAI”或戶外采風來開發學生的自然觀察者智能。 自然觀察者智能是指觀察自然界中的各種形態,對物體進行辨認和分類,能夠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統的能力。培養自然觀察者智能是各學科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當然英語學科也不例外。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植物和動物方面的知識,可以通過CAI,運用課件演示,讓學生觀察變化,激勵學生設疑引發想象。此外,我們還需培養學生對自然物的敏銳的注意力,英語教師安排學生戶外或校園內采風,觀察自然景觀。如在不同地方讓學生分辨north ,south ,west ,east這幾個方位詞。或者讓學生說說校園內的建筑物,以及說說各種花的顏色。其他學生的活動。求知欲強的學生會詢問很多英語單詞,當然英語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唱英語歌,做英語游戲。這樣能夠很好的開發學生的自然觀察者智能。 反思:多媒體教學是這學期教育局提出的要求,其實對于我們英語學科的教學來講,利用多媒體來服務教學是很有必要,也是很便利的。很多單詞的理解我們可以通過圖片,甚至實物來展示,讓學生直觀理解。很多句子的理解,我們也可以通過光碟動畫或者課件來幫助學生。比如我在處理 Unit 11 Cooking with Mocky時,就選用了一段制作蛋糕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他們在第一時間就明白了制作一個蛋糕用了哪些原材料。 總之,我們相信英語教師基于多元智能的觀點,將多元智能理論融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中,根據每一個學生的智能特點因材施教,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促進學生優勢只能和弱勢智能的互補,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
|
|
來自: 昵稱13772487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