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姓家譜文獻目錄
《江州義門陳氏世系表》詳細記載了陳朝滅亡之后,陳叔明隨其兄陳后主(叔寶)一起遷往長安,其后世陳伯宣遷往江西德安縣太平鄉常樂里,成為江州義門陳氏開山始祖,繁衍生息了19代的大致情況。 《陳氏兆祥宗譜》,修于明代。
臺灣臺中縣后里鄉舊社村《舊社暮江頃川族譜》 修于1952年 廣東梅縣《陳氏族譜》
(明)陳(臨玉)纂修明嘉靖間歙西仇氏刻本 四冊 書名據譜序標目題。 上圖:917874—7
存卷3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6429 河北阜平陳氏宗譜(清)陳嘉謨修清嘉慶十一年(18%)鈔本 一冊國圖 河北阜平·陳氏宗譜不分卷 (民國)陳繼(王宣) 陳繼秸等修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 歷史所 人民大學 遼寧圖 日本 美國
(清)陳永壽輯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陳氏鉛印本河南圖
(民國)陳裕平纂民國二十一年(1932)石印本河北故城縣檔
(清)陳茂桂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木刻本 四冊 河北大學
(民國)陳敬棠修民國七年(1918)文蔚閣排印本 三冊 吉林大學
(清)陳允中等重修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 四冊 人民大學
(清)陳汝楫等纂修清道光十三年(1833)木活字本 一冊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926589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寫本 遼寧鳳城縣圖
(民國)陳家棟等修民國十三年(1924)永譽堂鉛印本 遼寧圖(存卷1)始遷 上海(陳氏)支譜一卷 (清)陳汝馨纂修清鈔本 一冊 記事至清光緒間 上圖:JPll01/B
(清)陳步梯纂修清道光年二十一年(1841)怡怡堂刻本 五十四冊 殘本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了P1104
(清)陳瓚等纂修民國元年(1912)怡善堂刻本·三十二冊 書名據譜序題 版心刻陳氏家乘 上圖:6306/A
(清)陳瓚纂修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怡善堂刻本四4冊 殘本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6307/A 上海·崇明陳氏宗譜不分卷 (清)陳瓚纂修清光緒七年(1881)怡善堂刻本 一冊 殘本 書名據版心題 上圖:6297/A
陳祖衡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敦誼堂稿本一冊 上圖:了P1085
(民國)陳作儀 陳詒紱同編民國間稿本 十四冊國圖
(清)陳錫祺纂清光緒二十年(1894)聚星堂木活字本 江蘇溧水縣石漱鄉山口村
(清)陳傳富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聚星堂木活字本 江蘇溧水縣云合鄉孔家白石觀
上海圖(缺卷2、3、5、7、8、11、15、24—26)
江蘇贛榆縣贛馬鄉陳三莊
民國鈔本 江蘇淮安縣圖
(民國)陳為軒 陳伯盟修民國二十二年(1933)揚州犁頭街浦聚成齊刊本科圖 美國
(清)陳翮纂清道光十一年(1831)祠堂刻本 十二冊國圖
(民國)陳廣淵等修 劉嵩泉輯民國六年(1917)活字本 國圖 吉林大學 注:書口題《陳氏宗譜》
(民國)陳萬林修 陳耿耀纂民國八年(1919)活字本湖南圖(存卷1、2)
(民國)陳延(礻+翼-羽)修民國十六年(1927)北京和濟印刷局鉛印本 一冊 國圖 吉林大學 廣東中山圖 日本 美國
(民國)陳世(火文)等修民國十六年(1927)德星堂活字要本 國圖 河北大學 哈爾濱師大
(清)陳安策修清嘉慶十一年(18%)刻本 二冊 吉林大學
(民國)李小山輯民國十二年(1923)刻本 四冊 南開大學
(清)陳安策纂修清嘉慶十一年(18%)刻本 四冊 上圖:923747—50
(明)陳學禮修明天啟七年(1627)寫本 二冊 美國
(清)陳大武修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木刻本 江蘇高郵縣一溝鄉佛塔村
(清)陳桂琛等修清光緒十一年(1885)德星堂活字本二冊 美國
(清)陳會璋修清宣統元年(1909)慎達堂活子本八冊 吉林大學
江蘇泰興縣珊瑚南洋村
清木活字本 二冊 存卷2、6 書名據版心題 記事至清道光間 上圖:6232
(清)陳樹獻 陳其壟等修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活字本遼寧圖 美國
(民國)陳桂林等修民國二十四年(1935)如皋新明印刷社鉛印本 二十六冊 國圖
陳桂林等纂修民國二十四年(1935)如皋新明印刷社鉛印本二十六冊 八修本 上圖:了P1062;又一部900843—868,26冊
(清)陳夢原等撰清嘉慶九年(1840)刊本 二冊 美國
(清)陳昌煥修清嘉慶十六年(1811)活字本 國圖 美國
(清)陳逢柱修清光緒十一年(1885)活字本日本 美國
(清)陳培富等修清道光十一年(1831)紹武堂活字本日本 美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