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貨幣對的獨特個性
作者:Brian Dolan
編譯:Leon Huang
每個貨幣都有其不同的特性,本文將介紹幾種主要貨幣的具體特性。
技術分析在外匯市場的適用性無庸置疑,然而,尤其是對於新進的交易者而言,如果因此認為所有的技術分析工具都具有同樣的效果,這將導致交易成果大打折扣,也可能誤導交易者以為一定有一種萬用的技術工具,能在任何時間、有效地分析任何貨幣。然而,任何已有交易外匯經驗的人士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例如美元/日圓 (USD/JPY) 與美元/瑞郎 (USD/CHF) 的市場走勢就完全不同。
這樣看來,我們還有必要苦尋一種萬用的技術分析工具嗎?事實上,如果我們可以認清主要貨幣不同的特性并采用不同的技術策略,我們將有更大的機會提高交易成果,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探討一些主要貨幣的特性,并提出相應的技術分析策略。
主要貨幣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最近的統計,歐元/美元 (EUR/USD) 是外匯市場交易最活躍的貨幣對,僅此一種就占有每日全球交易量的 28%。諸如 EUR/GBP、EUR/CHF 與 EUR/JPY 等歐元交叉盤,又更進一步推升歐元的交易量,而這些間接的作用通常與美元的走勢相反。例如,在看淡美元的盤勢中,市場拋售美元將具有提振歐元買氣的效果。不過,對於那些交易量較小的貨幣對,例如 USD/CHF,將會因為 EUR/CHF 的下跌而跟著下跌,進而導致市場賣出 EUR/USD。
相較於其他主要貨幣對,這種雙向走勢經常會延緩歐元的走勢,有利於短線雙向炒作的交易者。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意味 EUR/USD 經常會呈現冗長、看似沒有方向性的技術性走法,不斷地測試趨勢線或費波那契關鍵價位。這也就是說,根據突破策略從事交易的人,將必須給予更大的空間:20 到 30 點,來判定技術價位的突破有效性。另一個判定 EUR/USD 是否有效突破的方式,是看看 USD/CHF 以及 GBP/USD 這些交易量較小的貨幣對是否已經突破相對的技術價位,例如近日的高點,如此 EUR/USD 也將可能跟進,相反的,如果瑞郎與英鎊在這些關鍵價位踟躕不前,EUR/USD 也可能不會有突破性的走勢。
變更自己的設定
就技術分析而言,EUR/USD 的這種盤勢意味震蕩指標是很適合的工具,不過交易者仍必須適當地變更一些參數設定,例如將期數提高,以應對 EUR/USD 特有的來回區間走勢。圖 1 顯示了這種特性的走勢。從這種特性來說,小於 30 分鐘的短線指標有可能導致交易者落入上下波動的圈套,但是 MACD 這種勢頭指標則相當適合用來觀察 EUR/USD,尤其是因為它使用了加乘移動平均線,減少了錯誤性交叉訊號的發生。短線的勢頭背離現象則必須使用趨勢線來確認它的真實性,而在較大幅度波動發生時,DMI 系統的有效性則較強,可用來觀察方向性的趨勢是否存在,此時交易者對於勢頭指標的讀數則必須給予幾分折扣,而把重心放在 DI+/DI- 的交叉訊號。
第二號人物
外匯市場第二號活躍的貨幣對是 USD/JPY,占有全球每日交易量的大約 17%。USD/JPY 傳統上是最具政治敏感性的貨幣對,美國政府屢屢使用匯率手段來與日本進行貿易談判。如今中國已取代日本,成為美國在亞洲主要的貿易火線,但是,USD/JPY 仍然扮演著人民幣與其他流通性不強貨幣的標竿,就這一點來講,USD/JPY 經常因此在貿易或區域性地緣政治局勢變動中,具有長期趨勢性走勢的特性。
然而,對於短線、每日的交易而言,USD/JPY 最重要的特徵是深受日本機構投資人與資產管理業的集體影響。鑒于日本特有的同儕文化,日本資產管理業經常在外匯市場同進退,使得日圓在某一相同或技術性的價位產生爆量,進而使得這些價位扮演著關鍵性的支撐或阻力,一旦這些價位失守,爆量性的停損單也會涌進,進而促使突破的量能大增。此外,日本投資界也具有集體進行某一交易的特性,他們經常會在某些期間將價位拉抬或壓低至某水準,同時并將其交易價位調整至新的水準,例如在價位上升後,把限價單的價位提高。
日本投資界另一個常用的策略,是利用價格回檔時機,趁機跟隨更大的趨勢囤積部位,例如,如果 USD/JPY 目前的價位是 115.00 而且趨勢向上,日本投資界將於價格回檔至諸如 114.75 、114.50 、114.25 以及 114.00 等主觀性的價位加碼買進,這也正是為何 USD/JPY 經常會在整數位形成支撐或阻力的原因,即使這些價位并不具任何技術性的地位。
趨勢線
在技術性方面,先前的觀察意味著趨勢線分析也許是 USD/JPY 最重要的技術分析工具。由于日本投資界在重要的技術價位傾向于集體進場,USD/JPY 因此也比較少發生假突破現象。例如,除非市場能在某一技術阻力位吸納大規模的賣單,否則該技術價位并不容易被突破,因此,只有當一個更大的市場趨勢開展時,這種突破現象才會發生,而且該突破的有效性也將相當高。了解這些特性後,我們可以得知,USD/JPY 很適合使用停損單進行突破策略的交易者,而且諸如小時圖或 15 分鐘圖的短線趨勢線也相當有效,但是投資人也必須因此保持著短觀的心態,重視每日收盤價位的意義。
此外,日本投資界也相當重視陰陽燭圖形結構,所以交易者最好能辨識各種重要的型態,例如十字、吊人、鉗頂/鉗底等,如圖 2 所示。至於顯著的趨勢反轉或停頓,美東每日下午 5 時的收盤蠟燭是相當可靠的指標。
至此,有關日圓的討論也說明了 USD/JPY 具有維持數周趨勢的原因,這意味交易者應該著重於趨勢性的分析工具,像是移動平均線、DMI 以及 Parabolic SAR 等工具,相較而言, RSI 、MACD 或 Stochastics 等震蕩指標,通常則較不管用,尤其是在日間的盤勢中,即使震蕩指標顯示趨勢可能反轉,但是由於機構投資界的勢力,USD/JPY 與其跟隨震蕩指標反轉,它更經常出現的現象是橫向走勢,最后還是回歸原本的趨勢。最后,云頂圖分析是另一個交易 USD/JPY 的重要趨勢辨識系統,該工具可顯示趨勢與主要反轉的訊號。
其他較次要貨幣
在看過先前兩個最重要的貨幣對之後,我們現在來檢視一下其他相對而言交易量較小的貨幣對 USD/CHF 以及 GBP/USD,這對技術型的交易者具有較大的挑戰。鑒于瑞士特有的中立國地位,瑞士成為全球投資天堂的角色也令瑞士法郎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估計,全球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私人資產是存放在瑞士,因此瑞士法郎也就成為僅次於美元的「避風港」貨幣,尤其在世界政治局勢不穩時。如今,USD/CHF 的走勢大抵是由美元整體的市場觀點帶動,而非由瑞士的基本面主導,瑞士央行主要的關注也是瑞郎相對於歐元的匯率,畢竟瑞士主要的貿易對口是歐盟國家,因此瑞士的基本面通常僅反映在 EUR/CHF 交叉盤匯率上。
但是 USD/CHF 的交易量向來不大,使得此一貨幣對成為避險基金以及其他投機性基金利用市場波動獲利的標的。較低的交易量以及較高的市場波動性,也令瑞郎成為美元的一個重要領先指標。圖 3 顯示 USD/CHF 率先跌破一個主要日線圖趨勢線,一天之后,EUR/USD 以及 USD/JPY 才跟進突破相對的關卡。
在短期間的波動中,瑞士法郎同樣也具有領先的效果,但是 USD/CHF 整體的波動性使得它出現假突破的現象變得稀松平常,而這些假突破經常是由停損單帶動,所以價位在突破支撐與阻力大約 15-25 點之後又回到原本趨勢區間乃是經常有的事。在強勁的趨勢中, USD/CHF 的交易方向通常都具有一面倒的特性,不像 EUR/USD 具有來來回回的特色。
同樣的,英鎊/美元 (GBP/USD) 也深受交易量較小的影響而波動劇烈,并且在較巨幅的波動中呈現一面倒的方向性走勢,不過,與瑞郎不同的是,GBP/USD 的走勢同時受到英國與美國基本面的變化。
謹記風險管理
由于英鎊與瑞郎的波動性強烈,交易者必須采取更為主動性的操作模式,尤其是有關風險的管理,例如交易量相對於停損水平的大小。至於在技術分析工具上,此二貨幣經常出現短線的假突破意味交易者必須特別謹守紀律,不但應該給予較大的假突破波動空間,例如 30-35 點,停損機制也萬萬不能忽略。就這方面來講,低於 1 小時的線圖趨勢分析可能會出現許多不足為信的突破假訊號,因此建議使用 4 小時或日線圖等較長期的圖表來判定突破的有效性。一旦價位突破幅度超過誤差范圍,緊接著將發生的一面倒走勢將有利於即時進場的交易者,此時預設停損進場單將可降低滑點的風險,如果冀望擷取到整個波段,則可在倉位設置一個移動式的 Trailing Stop 停損單。
預期較大的回調幅度
由于英鎊與瑞郎的波動性較強,其回調幅度通常也都超過 61.8%,但通常會在 76.4% 的比例穩住,此時短線的交易者很可能已經停損出局。短線的急沖回調超過 30 點,通常也是一個方向性波段結束的訊號,尤其是發生在當日盤間時,但是如果交易者想據此進行逆向交易,停損則必須放在價格的極高或極低位不遠處。另一個適用于英鎊與瑞郎這種具有爆發性走勢貨幣的技術分析工具是 William %R,但是交易者必須把參數放寬至 -10/-90 以因應其較大的波動性。一如其他所有超買/超賣訊號的震蕩指標,交易者下單的前提是價格必須已經反轉。
沒有萬用的工具
技術型的外匯交易者必須明了,由於不同的貨幣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所采取的技術分析模式也會略有不同,例如雖然英鎊與歐元對美元的交易都相當熱絡,但是彼此對美元的匯率變化模式并不盡相同,因此,根據貨幣不同特性采取不同的技術分析策略,交易者將有較大的機會在此市場獲利。
如何選擇正確的技術指標
作者:Brian Dolan
編譯:Leon Huang
外匯市場一個耳熟能詳的諺語是「順勢交易」,不過,如果當前市場沒有明顯的趨勢時,交易的依據將為如何呢?這是一個很務實的問題,因為,外匯市場即使深受經濟趨勢主宰,例如貨幣政策周期,而呈現長期性的趨勢性走勢,但是,這種方向性的趨勢仍僅占市場價格行為的三分之一,意味有大約三分之二
的時間,市場價格變化其實是沒有方向性可言的。
趨勢與區間的謎思
更糟糕的是,許多交易者通常僅仰賴一、兩種技術指標來辨識市場的方向以及作為交易時機的依據,這種“ 萬用型”的取向使得他們經常受困于趨勢與區間的市場,因為,適用于辨識市場方向趨勢的技術指標在市場呈現區間走勢時,可能嚴重的誤導交易者。結果是,交易者可能太早了結獲利、錯失了一個更大的方向性波段,或是誤以為趨勢仍在而導致持有一個短線交易太久。
為避免陷入這種到底有沒有趨勢存在的謎思,本文的目的即在于建議交易者同時使用數個技術指標,以辨識市場是否存在著方向性的趨勢,以及使用不同的指標來決定進場、出場點。不過,與其條列出一串交易規則,本文主要將提出一種彈性的技術分析方式,以協助交易者解決市場趨勢是否存在的疑慮。
適合趨勢交易的工具
首先,我們必須定義何謂趨勢。從技術分析的觀點來看,趨勢的含意是價格行為在所謂阻力位與支持位的變化是可預期的。例如,在一個上升趨勢中,價格在接近支持位的時候將會反彈,最后會再創新高點;反之,在一個下跌趨勢中,價格的回升將受阻于阻力位,最后還是會出現新低點。這個定義其實已經說明,趨勢線分析是我們用來辨識趨勢是否存在的第一個工具,這種分析并可用來建議所謂的支持位與阻力位。
有些市場人士認為趨勢線的分析太過主觀,但是他們忽略了一點,這種分析其實有助我們看清礎市場隱含的價格型態。有鑒于此,趨勢線分析應該是用來決定趨勢是否存在的第一項工具,如果該分析并無法顯示出一個可以辨認的趨勢,很可能的,市場目前便根本沒有趨勢可言。此外,趨勢線分析也可用來辨識價格型態,這些型態本身也具有預測性的價值。
使用趨勢線分析最好的出發點是采用較長時間的價格圖表,例如日線圖或周線圖,然后才一步一步縮小至 4 小時以及 1 小時圖,如此也可發掘較短線的支持位與阻力位。這種作法可以依序彰顯出各種支持位與阻力位的重要性,避免交易者因為遵循了一個較短線的趨勢線突破而忽略了一個可能就在不遠處的主要趨勢線。
另一個較客觀的趨勢判定工具是方向指標 (DMI,dirctional movmnt indicator),此一指標可以有效排除關于趨勢是否存在的疑慮,并進一步確認從趨勢線分析所得到的結論。 DMI 系統系由 ADX (aag dirctional movmnt indx) 與 DI+ 及 DI- 兩條線所組成,ADX 是用來判斷目前市場是否處于趨勢性的走勢,如果指數高于 25,便意味趨勢性的走勢存在,低于 20 則意味目前并無趨勢可言。 ADX 同時也可用來衡量趨勢的強度,指數愈高便意味趨勢性愈強。使用 ADX 指標不僅可判斷市場是否處于趨勢性的走勢,更重要的是,交易者可據此決定是否使用趨勢追隨的交易系統。
DMI 系統的兩條線可產生交易訊號,當 DI+ 由下向上穿越 DI- 時,這是一個買入訊號,當 DI- 由下向上穿越 DI+ 時,這是一個賣出訊號,不過如果要確認此一訊號的有效性,訊號當期的最高或最低價必須在下一個期間受到超越。
因此, ADX 可用來做為趨勢是否即將停頓的領先指標,當 ADX 開始從高位下降時,原有趨勢如果不是停頓便是已經結束,此時交易者將可了結既有的部位,然后等待下一個 DI+/DI- 的交叉交易訊號。
區間走勢的工具
諸如 RSI 、 Stochastics 或 MACD 這些判定價格勢頭的震蕩指標,是許多交易者最常應用在沒有具體趨勢或橫向走勢的市場工具,這些震瑪 ? 指標的最主要功能,是顯示商品是否具有超買或超賣的跡象,并提前顯示可能的價格反轉訊號。
然而,一旦市場處于強勁的趨勢中,這種勢頭指標將可長時間地維持在超買或超賣的區間,并促使價格持續走高或走低,使得純粹仰賴勢頭指標的交易者不是太早了結獲利的頭寸,就是反向交易,但是原有的趨勢并不因為震蕩指標已達極端位置而改變。
勢頭指標第二種用法是觀察價格與勢頭的背離現象。這一理論的基礎是,唯有隱含的勢頭存在,市場價格的變化才能被視為有效。例如,當價格持續出現新高時,只有其背后的勢頭也跟著出現新高,這種新高的價格才能穩住,否則所謂的背離現象便出現。背離現象在外匯市場頻繁出現,價格通常也會跟隨勢頭的逆轉而逆轉。
不過,在現實中,背離現象即使經常在趨勢市場出現,價格卻未明顯逆轉,使得原有的趨勢仍然有效,而且價格最后還是加速隨著趨勢方向變化,連勢頭也再度反轉順著趨勢,使得根據背離訊號逆向操作的交易無利可圖。這也就是說,背離現象可以產生許多假訊號,導致沒有注意到趨勢指標的交易者作出許多錯誤的交易。
綜合運用
接下來我們看看一些實際的范例,來綜合運用以上所談的技術分析工具,以期解決市場有時是趨勢走勢、有時是區間走勢的謎題。在這些范例中,我們將使用 MACD 這個勢頭指標,雖然交易者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其他類似的工具。
圖 1 是個 EUR/USD 的 4 小時圖,所搭配的技術指標是 MACD 與 DMI 系統 (ADX, DI+, DI-),在這個數日的價格圖表中,有兩條趨勢線分別反映了該期間的價格趨勢,當價格上升至點 A 時,ADX 指標上升至具有趨勢走勢意義的 25,意味此時對于震蕩指標的仰賴性必須降低。事實上,如果只看 MACD 的訊號,交易者很可能會以為價格向上的趨勢已經停頓,然而,價格隨后的行為仍持續向上。
然而,價格稍后跌破了趨勢線 1,而且 ADX 指數也于 B 點開始滑落,雖然此時的波動性相當強烈,但是因為 ADX 讀數仍高于 25,所以交易者對于此時 MACD 的交叉訊號以及支持線破位的有效性應該打一些折扣。到了 C 點,ADX 已開始滑落至 25 以下,意味此時 MACD 的重要性提高,也即價格的新高其實沒有背后的勢頭支撐。緊接著,價格的急遽滑落也促使 MACD 產生賣出的交叉訊號,由于此時 ADX 讀數低于 25,我們可在大約 1.3060 (D 點) 建立空頭部位。
沿著第二條趨勢線,我們可以看到 MACD 隨著價格滑落而走低,ADX 一開始持續下降,意味此時市場并無趨勢性,但稍后于價格測試阻力線 (E 點) 失敗之后爬升,不過讀數仍低于 25,顯示我們仍必須把焦點放在 MACD 上。隨著價格下跌速度減緩,MACD 逐漸向上交叉,意味我們可于大約 1.2900 (F 點) 的位置了結獲利。隨后的價格行為相當詭異,而且 ADX 也再度顯露沒有方向性的訊號,證實我們的平倉決策無誤。
圖 2 則是一個方向性強烈的走勢,換句話說,勢頭指標在這種市場的重要性并不高。我們一開始仍以趨勢線來分析這個 USD/CHF 小時圖,價格行為在 A 點突破了先前的趨勢線阻力,MACD 位置也愈來愈高,支持著價位的突破,而且 ADX 也上升超過 25,意味我們可在大約 1.1650 的位置建立多頭倉位。
隨后價格一開始的爬升速度不快,但是由于 ADX 讀數仍高于 25,意味我們不應該太看重 MACD 在 B 點顯示的回檔訊號。的確,價格繼續沿著上升趨勢線攀升, MACD 也反轉向上,雖然它又于 C 點顯示賣出訊號,但是此時 ADX 的讀數接近 50,意味趨勢強勁,果真,隨后的價格升勢出現爆發性的特色,而且 ADX 也續創新高。
相對的,MACD 從 D 點便開始顯示看跌的背離訊號,ADX 不久后也顯示趨勢的強度逐漸轉弱,不過只有當價格在 E 點跌破趨勢線以及 ADX 低于 25 時,才是我們最好的平倉時機,此時價位大約是 1.2000。這個范例顯示,同時參考 ADX 指標,可讓我們更佳掌握到短期間的波段,相反的,如果我們只仰賴勢頭指標,我們很可能在這個上升走勢中太早平倉,或甚至太早建立空頭部位。
結語
金融市場變化無常,尤其是本文討論到的趨勢存在與否問題,有時能適用的交易規則到了隔日也可能變成一文不值,所以,在技術分析上,我們也應該采取彈性式的策略,以因應市場的多端變化,本文建議的同時使用趨勢線、DMI 系統,以及勢頭指標,便是一個可在多種市場環境創造較佳成績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