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不宜過早配眼鏡核心提示:孩子近視了,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配眼鏡,但是一段時間后,往往發現孩子的視力仍然下滑,又要重新配眼鏡了。為什么戴鏡后度數還在加深?以后怎么辦?孩子一輩子就只能戴眼鏡嗎? 中科院視力防護專家季皖中教授指出:6-14歲、處于身體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近視不宜過早配鏡。 戴眼鏡不能控制視力下滑 “今年3月份,我發現孩子總瞇著眼睛看東西,去醫院一檢查,已經有150度近視了。趕忙給才上二年級的紅紅配了眼鏡。”這幾天,紅紅的父母又帶孩子去查了一次視力,發現原來150度的近視,現在已經成了250度了。近視程度非但沒有控制住,反而加深了。 父母納悶:“是配的眼鏡不好,還是戴眼鏡根本無效?” 專家給出的答案是:眼鏡只能通過光學原理幫助孩子看清楚,并沒有治療近視的功能。而孩子一旦戴上眼鏡,就會對它產生依賴感,“用進廢退”,眼睛自身的調節功能逐步喪失,結果反而導致視力急劇下滑,度數越來越深。 未滿16歲不宜過早戴眼鏡 中科院視力防護專家季皖中教授說,孩子近視不宜過早配鏡。季教授解釋說,配鏡可以解決孩子目前“看不清”的問題,但近視的根本原因是睫狀肌痙攣,由于孩子一般在18歲才發育成熟,在功課繁重以及看電視、上網等不斷造成用眼過度疲勞的情況下,睫狀肌痙攣在配鏡后依然會持續惡化,最終導致孩子一次又一次配鏡,度數卻不斷加深,直至高度近視。 季皖中教授強調,6-14歲是孩子的發育期,也是近視的“易感期”,尚未發育完全的眼組織可塑性大,孩子一不注意就會患上近視。反之,趕在發育期結束前、趁眼組織未定型,及時給予改善,孩子的視力就能得到恢復。對于6-14歲的孩子處于身體生長發育階段,近視時間越短、年齡越小、度數越淺、改善越早,視力恢復與防止下滑的幾率越高。 所以,專家建議,未滿16周歲的孩子不宜過早配鏡。尤其是近視時間不長、年齡小、屈光度在300度以下的孩子,應該通過科學的調整手法來改善視力。 父母應特別注意,您的孩子有沒有以下近視征兆: 1.近期體檢發現孩子視力在0.6-0.8之間或度數持續加深; 2.經常揉眼,眨眼頻率增加,斜視、瞇眼看東西; 3.看電視喜歡往前坐; 4.出現眼干澀酸脹、怕光、流淚等視疲勞癥狀; 5.因視疲勞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 專家告誡:警惕近視先兆,及早采取措施。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對近視先兆這一問題沒有足夠的重視,沒有及時給孩子眼睛進行調整,錯失改善視力的最佳時機,最終造成近視,給孩子帶來一生的痛苦,也帶給父母無法彌補的愧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