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紅樓品茗)
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這第一段言詞,不但對古人有著深刻的啟示作用,而且對今人同樣有著深刻的啟示作用。讓世人以向往、追求、覺醒、正確對待人生觀和價值觀?!跋旅鎸Α逗昧烁琛返谝欢窝栽~談談粗淺體會。
一、世人都曉神仙好,神仙真好
“世人都曉神仙好”,這是《好了歌》中的頭一句,也是四段之中每段開頭的首句。我認為神仙有四個特點:
1、神仙給世人的印象是與世無爭。神仙到底有沒有,誰也沒看見,只是從古典小說,演的古典電影和古典電視劇中, 由作者或編導塑造的神仙??匆姷纳裣?,大多數是老者,白發童顏,手里拿著'手?!被蛘摺笆稚取被蛘摺笆终獭钡任?,當世人遇著困難時,他排憂解愁,救人出水火之中,給人第二次生命或指點迷津,被解救之人千恩萬謝,贈金送銀不要,給好處不受禮,婉言謝絕,然后悄然離去。神仙給世人的印象是只作好事,不作壞事,與世人無爭,不爭名,不爭利。世人崇敬神仙。
2、神仙給世人的感覺是本事之大。當貧窮之人餓得奄奄一息之時,神仙能弄來米飯,救人不死;當窮人疾病纏身生命垂危之時,神仙拿出靈丹妙藥,手到病除;當窮人受惡人欺壓之時,神仙扶弱鋤強,懲治惡人;當窮人受貪官污吏陷害之時,神仙通過改判詞,去偽存真,除霸揚善,伸張正義。神仙這些扶弱濟貧,除邪懲惡,救人之危,憑自身的本事,或智慧過人,或武藝過人,神通廣大。世人羨慕神仙。
3、神仙給世人的外觀是生活愉快。在古典小說,演的古典電影和古典電視劇中,神仙不愁吃穿,住的地方有山有水。風景雅致,有各種鮮果吃,過著無憂無慮、優哉游哉的愉快生活。世人向往神仙的生活。
4、神仙給人的形象是來去自由。神仙不當官,不執政,不爭名奪利,不氣人有笑人無,不欺軟帕硬,不惹是生非,行無蹤,去無影,過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世人夢想神仙的幸福生活,世人都曉神仙好,神仙真好。
二、惟有功名忘不了!功名真不能忘
“惟有功名忘不了”!是《好了歌》第一段四句話中的中心句,“功名”兩字是關鍵性之詞。功名,封建時代科舉稱號或官職名稱。我對功名有如下認識:
1、追求功名是世人普遍的心理狀態。世上活著的人誰不追求功名,追求功名首先有本事,本事的前提是要努力學習,把書讀好。古今世人精辟總結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要把書讀好.就會給世人帶來益處,同時,也明確指出了世人求取功名的主要途徑?!敖鸢耦}名、洞房花燭夜、喬遷之喜、喜生貴子”是人生的四大喜事?!敖鸢耦}名”是四大喜事的頭等喜事,為今后追求功名創造了良好的先決條件,也為洞房花燭夜、喬遷之喜鋪平了道路。不然,為什么要受十幾年的寒窗之苦,努力想考上大學,千方百計想考上重點大學,拼命想考上名牌大學。有的不過千里、不遠萬里,跨洲越洋,不惜花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費用到外國求學呢?家里生活困難,拿不起那么多錢,或孩子學習成績差,不能升學,那又是一回事了?,F實社會中的機關在職人員、企事業干部、職工,不少人念函授大專、本科、研究生嘛。一句話,就是想提高學歷、提高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在自已工作崗位上能夠勝任,在專業上有所建樹,在科技知識上能夠領先,在仕途上能夠取得進步。按著《好了歌》的提法叫做取得新的“功名”。這里指的“功名”是褒義之詞,不是貶義之句。追求功名是人的普遍心理狀態,也是世人想生存和發展的本性所在。
2、建立功名是有志之士的奮斗目標。人活著都有自已的美好理想和奮斗目標。理想是指路明燈,有理想就樹立了堅定的方向。有目標就能產生力量。前蘇聯革命領袖、大元帥、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斯大林對目標給予極高的評價:“只有為了偉大的目標,才能產生偉大的力量?!笔廊说哪繕擞写笥行?。如:有的讀書是為了“振興中華”;在民族分裂時期,有志之士要“統一中國”:在國家被外寇侵占之時,有志之士要“驅除外寇”;在國家經濟貧窮時期,有志之士要為“祖國富強”做出貢獻??偠灾?,凡是有志之士都想在仕途中建立功名,體現自己人生價值,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奮斗目標。
3、正常追求功名的人是心理素質高的表現。追求功名基本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心理素質好的人;一種是卑劣小人。心理素質好的人稱為君子。君子參加各級組織領導人的競選、各行業經理的競聘、各部門負責人的競爭、各工作崗位的聘用,是通過正常渠道和程序,憑自己的知識水平,憑自己的業務能力,憑自己為人處事,憑自己對事業的責任心,憑日常的工作業績等優勢進行競聘。競聘或聘用上自然高興,敬業愛崗,不斷作出業績,為企業、為單位、為民族、為國家多做有益之事,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沒有競聘上或聘用時,不氣餒、不怨天尤人、不找客觀原因。從自身素質找差距、找不足、找弱點,吸取教訓,抓緊學習,提高素質,以利進取。即使一時著急上火,然后很快調整心態,坦然處之。這是君子追求功名心理素質高的表現。
4、不擇手段追求功名是卑劣小人的行為。有的人,為了晉級、升學、升官、謀到有權、有錢、有勢的工作崗位,請客送禮,托人走后門,拉選票,不擇手段,徇私舞弊。當他們的職務到手之后,千方百計斂財聚財。有的人因賣官自己被罷官丟官:有的人收取施工單位賄賂,施工單位便偷工減料,橋斷房塌,造成工程重大經濟損失,收取賄賂之人被入獄判刑;有的人上臺后,貪污腐化,事情敗露后,帶巨款潛逃國外避罪;有的人侵吞國家財產;有的人贖職;有的人危害人民的生命等等。這些卑劣小人最后被送上人民的審判臺,拋到歷史的垃圾堆。“功名”促使卑劣小人丟官罷職或銀鐺入獄或送上斷頭臺。
5、正確對待功名是良好心態的主要特征。世上的人都想長壽,有了病及時吃藥打針治療,減少痛苦,治好病很好地活著。只有遇上解不開的疙瘩,才尋短見自殺。我們目睹社會上,真的因升大學無望、喝毒藥或投河或跳樓尋死;有的職稱晉級無望,有的競爭領導崗位無望,憋氣上火得了肝病或癌病等等,一年半載就一命嗚呼了。這種不能正確對待仕途中的“功名”,古往今來不一而足,不勝枚舉。有的一蹶不振,無所作為;有的自暴自棄,怨天尤人。挖其根源,就是缺乏良好心態。這時,忘記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至理名言;忘記了“是藝就養人”的人生格言;忘記了“此處不養爺,自有養爺處”的勸人警句:忘記了“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一發人深省的千古言詞。
三、古今將相在何方?很難說清楚
這里的“將相”泛指大小不等的文官武將。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古代戰爭連續不斷。有的“將”馳騁疆場,戰勝了要乘勝追擊,戰敗了要急速撤退,相持時要固守城池。有的“相”在一個地方執政期滿后,根據封建王朝對官員的管理制度,要定期進行輪換,以防官員在一個地方長期執政徇私情,混淆是非,貪臟枉法。所以,戰爭動亂時期,文官武將在什么地方很難說清楚。
“古今將相在何方?”是勸世人,不要為了“功名”背井離鄉,遠離親人。我認為,這是一種消極對待人生的態度。今天,社會競爭這么激烈,世人要想生存就要上下求索,努力奮斗,敢于拼搏,志在四方。
1、為了生存就要上下求索。歷史名人、大詩人屈原在《離騷》中,提出了振奮人心的口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比藶榱嘶钪?,不管貧民百姓,還是為官執政,都得上下求索。例如,農民種地為了多打糧,到十幾里或幾十里的縣城種子公司買優良品種。化肥緊張時,要托人買合格化肥,春種、夏鋤、秋收,人手不夠,要與人家互相換工、求工、或雇工。工人在企業要參加崗位培訓、技術培訓、安全培訓,提高技能,不至于在競爭上崗聘用時被淘汰。在城市打工的農民,或者城里下崗工人,有的托人、有的求親朋好友,以不同的方式方法上下聯系、求索,只為那真實的生活。
2、為了脫離困境就要努力奮斗。世界名人、法國政治家和軍事家拿破侖對擺脫困境指明了正確方向,“人是從苦難中成長起來的,惟有樂觀奮斗,才能不斷茁壯,反之,則易埋沒,默默終生?!爆F今作家古古所著《窮人缺什么》這本書,明確指出窮人的弱點:“窮人缺錢,窮人缺心計,窮人缺方法,窮人缺品位,窮人缺幫助”。同時一針見血地告訴,“窮人要奮斗,只有到了上層,你的生命、你的尊嚴才能有保障。至少,為了在極端情況下不挨打、不挨餓,你要盡量往上爬。”窮則思變。你比別人要多付出,多流汗,多投入時間,多花費精力。只有努力奮斗,才能擺脫困境,過上溫飽或稍為富裕生活。美國著名散文作家、詩人、先驗主義作家默生對功名作出精辟總結,“凡是欲其成功,必須付出代價——奮斗?!?BR> 3、為了出人頭地就要敢于拼搏?,F代韓國名人鄭周永生于1915年的農民家庭,16歲小學畢業,為了生存,不被饑荒餓死,離家出走謀生。從仁川碼頭工人到糧店老板;從汽車修理工到礦石運輸經理;從現代自動車初創者到現代土建的建設者;從現代汽車到現代造船;從國內建設發展到國外投資,賺外匯支援本國建設。鄭周永是“現代集團”轎車的創始人,他吶喊“建設”——開路、架橋、設廠、造車、造船、圍海造田、興醫辦學等,全世界到處留下他建設的神話。鄭周永創造了自已的輝煌。他對成功感觸最深的體會是:“人生是連續的磨練。在這磨練中,抗爭、拼搏、奮起、最后匯集一個人的一生。”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敢于拼搏的志氣和勇氣,就能把事情辦成。志氣鋪起致富路,勇氣吹開智慧門。人,只有敢拼才能贏!
4、為了功名志在四方。功名利祿是世人的美好理想,也是世人一生不斷追求的目標。而要實現理想,達到目標,就要改變“父母在不遠游”舊的傳統觀念。觀念是什么?觀念就是在你頭腦中形成的能夠左右你行為的一種巨達的精神力量。轉變觀念,才能改變一生。有志者四方創業,無為人一事無成。出外打工,出國留學,出國做勞務賺錢,都是為了生存與發展?!盁o名草木年年發,不幸男兒一世窮”。“志當存存高遠,氣貫無止境”。這是鼓勵和鞭策世人到外面去創造美好的明大。
四、荒冢一堆草沒了,草沒了
“荒冢一堆草沒了”,喻指人死后就象一堆干枯的草放火燒后,如焚后的灰被風吹向天空,飄灑在大地的沒了,一個人的原形實體沒了。我們要正確對待一個人的生與死。
1、生與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世間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如果只生不死,地球就總有一大裝不下了:如果有死無生,最終地球就無人生存了。生生不息,死亡不斷,生與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我們不要以死與生,禍與福,累其心志。南宋文學家、民族英雄文天樣說得好,“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敝袊F代著名女作家丁玲說:“一個人不怕生前有人評論,而怕在死后遭到非議。更可悲的一個人生前為眾人所不敢評議,只能稱好,但在死后卻有人暗地稱快。“人活著要多做有益于人類的事,免得死后被人唾棄。
2、人死后埋葬的地方由活人說了算。從古自今,有的古代帝王在他活著的時候修墳墓,知道死后葬在什么地方。現代的偉人、領袖、名人或者老人,活著時有遺囑,把自己骨灰灑在江河湖海或高山森林,或者葬某某公墓。死后,活人按故人的遺囑去葬或者不辦,是活人說了算。貧民百姓死后葬什么地方,多數自已難以預料,仍由活人說了算。至于空難、海難、地震、火災、交通事故等突發死亡的人,葬在什么地方, 自己更是不知道了。
五、惟有功名忘不了,給世人的啟示
現代人理解“功名”泛指官職名稱的大小,或技術職稱的高低,或個人資產的多少,或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所做貢獻的模范人物。
——功名是世人美好的理想。理想是建立功名、追求幸福的啟蒙老師。沒有理想,也就永遠不會有美好的現實。
——功名為有志之人樹立豐碑。有志之人立志長,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氣、有理想的人,是不畏艱險、不怕困難、不怕挫折、不怕別人嘲笑諷刺、不瞻前顧后、不患得患失,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的人,最終將達到勝利的彼岸。
——功名是目光短淺人的陷阱?,F實社會中,世人可以看到聽到,有的人在社會上有了一定的工作地位、職務、官銜,由于放松學習,不能自律,違紀違法,害人利已,借機斂財,危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最后,刑之以法,判刑或送上斷頭臺。功名成了目光短淺人的陷阱。早知現在,何必當初。這種人違背了元代張氏提出“三知成人”的家規:“知恐懼成人,知羞恥成人,知艱難成人。否則,禽獸而巳?!?BR> ——功名是懦夫的一堵墻。功名是成功者的標志,是勇氣和毅力的結晶,是克服重重困難與堅韌不拔努力的豐碩成果。遇著困難,強調客觀,繞道而行;遇著挫折,灰心喪氣,畏縮不前;遇著失敗,發生動搖,萎靡不振,功名將永遠和他無緣。
世上的人,對待“功名”兩字,用什么樣的觀念去理解,用什么樣的態度去對待,用什么樣的做法去實踐,全由自已說了算。但是,古往今來,千萬人總結的一句名言要牢牢記?。悍N瓜得瓜,種豆得豆。
筆者試探訪照《好了歌》的言詞,以表明自已對“功名”的感悟:
世人都曉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艱苦創業走四方,
取得佳績人見了。
發表于《紅樓研究》2007年3月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