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讀者劉女士問:我女兒今年26歲,從16歲開始,頭皮就特別愛出油,現在頭發黃、軟、稀疏,可以看到頭皮,被診斷為脂溢性脫發,喝了中藥效果不大。請問要怎么調理?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徐薇答:脂溢性脫發是伴有皮脂溢出且頭頂部脫發的皮膚病,男性多見。臨床表現為瘙癢較重,頭皮油膩且發亮,附著大量的灰白色糠秕狀的頭屑,頭發稀少脫落、干枯變細。發為血之余,如果腎精虧損、精不化血、血不養發,則發無生長之源,可導致脫發。過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從而濕郁化熱淤阻經脈,也可導致脫發。此外,素來血熱的人,如果感受風熱病邪,時間長了燥邪傷及陰血,使其不能養護頭發,同樣能導致脫發。
西醫對本病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免疫、遺傳、局部微炎癥反應、神經和環境因素等有關。長期精神緊張、飲食失調、心理失衡及病菌感染(如糠秕孢子菌、痤瘡棒狀桿菌)等,也可以誘發或加重本病。
中醫治療可對癥口服中成藥(如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黃芪、菟絲子、補骨脂、女貞子),外用中藥洗劑(如外洗1號、復方桑白皮酊、附子柏葉蒺藜方、止癢生發酊、祛脂生發酊)。此外,梅花針、針灸治療該病亦取得了較好療效。
西醫治療可長期服用非那雄胺(不適合女性患者)和外用2%米諾地爾洗劑。本病后期,毛囊萎縮變性,以致脫發不可逆轉,可以考慮外科手術植發。毛發移植已成為臨床治療重度和晚期脂溢性脫發的一種主要方法。▲
責任編輯:李芬